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用教育編織上合精神紐帶

用教育編織上合精神紐帶

時隔6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重返該組織的誕生地——中國。6月9日—10日,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舉行。習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典範」。樹立典範,讓「上海精神」成為「成員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教育之力無疑具有基礎性、廣泛性和持久性。

上合弘精神

2001年6月15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黃浦江畔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準則,這些準則即「上海精神」。風雨共舟17年,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夥伴共同構成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最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僅成員國,人口便佔世界2/5,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超過全球1/5。合作內容,由最初的維護地區安全穩定,逐步拓展深化為政治、經濟、安全、人文、對外交往、機制建設六大領域。

在去年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中方接任輪值主席國。習近平主席提出五點建議,第四點為拉緊人文紐帶,促進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心靈相通,使睦鄰友好合作事業永葆活力。自上合組織誕生之日起,教育合作交流便寫在旗幟上。2002年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2003年發布的《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把教育領域合作視為組織的重要內容之一。2006年6月15日在上海簽訂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教育合作協定》開啟上合教育領域合作機制,要求兩年召開一次成員國教育部長會議,制定項目清單,並成立常設教育合作專家工作組。首屆成員國教育部長會議於2006年10月在北京召開。

弘揚「上海精神」,乃上合教育領域合作的價值取向。在上合組織成立15周年時,一場「上海合作組織模仿秀」在總部舉行。在模擬成員國國家協調員理事會會議時,俄羅斯駐華使館學校學生展開熱烈辯論並提出富有創意的建議。今年6月2日,上合組織總部舉辦「2018模擬上合」青年大會,來自8個成員國和4個觀察員國的大學生模擬召開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並發表聯合宣言。上合組織秘書處頒發紀念證書,以表彰學生們對「上海精神」的不懈追求。「上海精神」的種子由此在成員國青少年學生的心底深處播撒。

教育無國界

以教育為橋樑,青年一代由心靈相通而弘揚「上海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智慧為上合教育領域合作提供精神滋養。在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將在上合組織國家青年領導人訪華研修計劃的基礎上,自2016年起連續5年在華舉辦「上合組織青年交流營」。首屆交流營在新疆舉行。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年聯盟於2017年4月14日在北京成立。當年12月30日,中國—上合組織青年交流中心在昆明學院揭牌。2014年起,中方每年舉辦成員國中小學生來華夏令營,在2018年前完成2000個名額,去年又組織以「童心共築世界夢」為主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少年藝術展演。

共築世界夢,教育便無遠弗屆。「教育無國界」國際教育周活動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為教育領域合作提供的對話平台,每年一屆。2008年9月20日—10月3日舉行的首屆「教育無國界」討論並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籌建方案》。2011年11月6日—9日舉行的第四屆「教育無國界」表決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章程》,並簽署章程備忘錄。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是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項目院校網路,旨在培養掌握對象國語言、了解對象國文化、服務成員國建設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2006年,首屆成員國教育部長會議決議,各自遴選一批項目院校,在生態學、納米技術、信息技術、能源學和地區學,展開碩士研究生教育合作。2010年,第三屆成員國教育部長會議確定的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第一階段優先合作方向即為這5個專業。隨著院校與專業的增添,青年教師、博士、本科層面的人才聯合培養計劃的實施,以及雙學位合作培養模式的嘗試,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業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區域性多邊教育合作項目。所培養的人才活躍於上合組織各行各業,拉緊民心相通的紐帶。

絲路呈紛彩

習近平主席去年表示:中方願同各方一道,繼續做好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運行工作,辦好青年交流營、中小學生夏令營等品牌項目。聯通北冰洋與印度洋,橫貫太平洋與大西洋,上合組織所覆蓋的廣袤地區乃全球地緣文化最為紛繁的地區之一。以上合組織為歐亞大陸「構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安危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須牢牢把握安全、經濟、人文這三條主線,視人文交流為「發展之橋」,以教育弘揚上合組織主旋律,向世界講述更多「上合故事」,發出更多「上合聲音」。

作為迄今唯一在中國境內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總部設在中國境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的中國印記須愈擦愈亮。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出席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就在此次中亞之行,他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上合組織成員國分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吻合。對接「一帶一路」,乃上合組織使命所在。首屆青年交流營便倡導成員國青年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倡議,可圈可點。藉助「一帶一路」東風,上合教育領域合作既可成為「一帶一路」教育領域合作的先行示範,亦可彰顯中國新理念、新思路、新作為。

在「上海精神」的燭照下,上合教育領域合作還須把握釋放擴員紅利的契機,擁抱新成員國乃至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成員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8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安徽農大茶學教師團隊:一片小葉子支撐特色大產業
學生餐怎樣更營養更好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