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王朝:姚啟聖明明已經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康熙王朝:姚啟聖明明已經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在《康熙王朝》中,因忠臣周培公的臨終的舉薦平台人選,處於當時在養馬的姚啟聖開始被康熙發現,在平台幾年裡,康熙對他可是又愛又恨啊!姚啟聖也算是劇中唯一一個能功成身退的臣子,得以善終。

而劇中姚啟聖深的康熙的聖心,為何最後不願意再為官呢?

1.姚啟聖晚年能遇到明君,讓他有生之年再次可以有所成就,已經很知足了,並不貪圖官場上的榮辱!

劇中姚啟聖這個老頭幽默風趣,又識事務,倒是吸引了一大批劇迷的喜愛!

從一品的封疆大吏最後做到一個九品養馬的司廄,而且還讓順治皇帝下旨永不錄用,讓康熙一下子來了興趣,正好現在缺一個平台之人。何不用用索額圖口中這個怪才。可姚啟聖確實恃才傲物,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是冷嘲熱諷,康熙也有那種征服慾望強烈的天子,偏偏要讓那個老叫花子低頭。

於是不說一個罪名直接把他關進牢房三個月,無一個跟他說一句話,這可憋死了老頭子了,徹底戳戳了他身上的傲氣。後面康熙又收攏人心,破祖宗先例,燒了順治的旨意,破例錄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台重任。

這兩件事算是把姚老頭征服了。

2.姚啟聖知道急流勇退,可不想等別有用心的人卸磨殺了他這頭倔驢!

「老不死」「酸臭味」「老叫花子」這些詞不好聽,但是能把他性格裡面的精髓描繪出來讓人細細品味。在康熙破例啟用姚啟聖之後,姚啟聖也看出他是千古一代聖君,心裡佩服康熙,也實實在在為康熙辦朝廷的事情,他正直清廉,才能卓著,不搞山頭派別,也不卑不亢,治理嚴明。康熙對其很是滿意,由衷的表示身邊多幾個姚啟聖這樣的人就好了。在這一點上,康熙和姚啟聖是共通有默契的。

兩人都深明對方的人品,做到了心中有數。也不由得李德全說,姚啟聖有些地方像皇上。 但是像姚啟聖這樣的人,其實並不被康熙所完全接納,姚啟聖不像周培公那樣直言頂撞皇上,也不像李光地那樣對康熙表面上的順從。

如在明珠對台招撫失敗後,姚啟聖知道康熙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在滿大臣上,而且失敗後明珠招回了朝廷,但是福建方面肯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姚啟聖要辭官丁憂,既向皇上表示無奈,也算給皇上台階下。

康熙心裡知道自己的決策錯了,還是讓姚老頭回去丁憂了。每每看到康熙無奈的感嘆:「唉,朕把這個姚老頭子也得罪了」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飽含了對姚啟聖的肯定和些許的無奈,既恨又愛啊!但是在陳廷敬的提醒下,康熙用自己痛斥的方式賜給了姚啟聖一道罵旨,姚啟聖也心服拜領,正應了那句「朕越是罵他,他和朕就是越貼心。」君臣二人的水火共濟真讓人閱之怡情。

但是康熙肯定是不喜歡姚啟聖這樣的臣子的,如果康熙不是皇帝,他們二人肯定能彼此為師為友。姚啟聖的才能讓康熙心悅誠服,但是他的刺也屢屢在挑戰康熙的極限,所以他多次說恨不得殺了姚啟聖,最後也說姚啟聖在他心裡已經死了一千次了。這些姚啟聖心裡是有數的,能得康熙的聖心是這一時,誰也不能保證能永遠的康熙的聖心啊

3.姚啟聖自己也知道他的脾氣在官場待不了多久,康熙也不忍這樣可愛又有時恨牙痒痒的忠臣步周培公的後路

姚啟聖憤世嫉俗,心性高傲的很,如果這樣的人待在官場那個大染缸中,會被圓滑的人害的很慘的。所以也明白康熙也不太願意這樣的漢人待在身邊,所以同意他立不世之功後歸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帶老鼠走上街 的精彩文章:

TAG:帶老鼠走上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