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這位用「錯覺」打造魔幻世界的藝術家親自和我們聊了聊他的秘密

這位用「錯覺」打造魔幻世界的藝術家親自和我們聊了聊他的秘密






△Leandro Erlich,《泳池》(2001)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在鐘樓上攀爬或是小憩,這是怎麼回事?



試衣間的鏡子無限重疊延伸,這是怎麼回事?


站在樓梯口,樓梯向後旋轉而不是向下延伸,這又是怎麼回事?





△海報中即這次的特別展品:《建築—上海鐘樓(懸浮時間)》




去上海昊美術館看看阿根廷

「錯覺」藝術家萊安德羅·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大型個展「虛.構」(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就能親眼看看這一切不可思議的景象了,他的作品證明了一個道理:眼見為虛。



這是埃利希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展覽,共展出30多件代表作品

,涵蓋了大型互動裝置、影像裝置、攝影等創作形式,其中大型的「錯覺」互動裝置作品有13件。(註:藝術家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游泳池》被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永久收藏,因此展品沒有出現在本次展覽中。《建

築——上海鐘樓》是為本次展覽量身定做的特別版本。)






△《虛·構》展覽的現場





虛」意指虛擬、虛幻,代表了藝術家利用視覺的錯覺落差呈現作品的手段;「構」,意指建構、構築,是藝術家在錯覺基礎上對建築空間的改造和重建。埃利希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擅長使用鏡面、投影、建築結構來「虛構重現」出現實的「表象」,從而帶領觀眾身臨其境,思考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空間的關係。




我們在埃利希到達上海的第二天和他聊了聊。他喜歡大家叫他的中文小名「雷安」,2002年時他就在上海藝術雙年展上展出過他的作品《教室》、《試衣間》,這次又帶來了

《建築——上海鐘樓(懸浮時間)》

,雖然沒有在上海長住過,但這些年來上海已經成了他最常到訪的城市之一,從這個城市的變化里,他也找到了作品概念的新可能方向。





△藝術家Leandro Erlich






雷安的話:


從2002年到現在,我覺得上海變化很大。我對城市自身的活力更為關注也更感興趣,但現在有種感覺,所有的大城市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有所聯繫,比過去更為緊密,於是它們變得……越來越相似。




當然我們要牢記一點,

城市本身永遠比它街上的那些時尚流行品牌、快餐店、建築乃至交通方式擁有更多的東西,居住在其中的「人」是最為重要的元素。

不管今天的上海看起來如何摩登,擁有多少和其他世界大都市相似的特徵,但它仍然有獨一無二的東西,那源於它的歷史,「人」的狀態定義了文化的性質和質量,他們總會有獨特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和眼光。





△《試衣間》




往往用直覺去尋找城市中微妙的不同,當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越來越雷同的時候,

我想從那些大家都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的部分中找到可能被忽略的東西。

每當我到達一個新的地方,人們穿衣打扮的方式,他們的生活習慣都會讓我耳目一新,但那些細節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觀察。




我第一次來差不多是2000年,當時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人們在公共場所打太極拳、跳交誼舞。我在這裡待了一個月,和那些打太極拳的人一起編了一段舞,他們就好像鏡像一樣互相對照。那是個很不錯的作品,我非常樂在其中。






△《教室》




但讓你對城市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往往是建築,特別是它們的外觀。我的父母都從事和建築有關的事情,我在成長過程中不停參觀各種建築的工地現場,那當然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不過孩子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大人不同,他們不會去考慮那些實用性的問題,比如建築的實際可以面積,或者哪裡可以按電梯之類的,而

只是好奇這些空間會有怎樣的故事。




這也成了我之後理解空間的方法,

空間幾乎成了一種語言,它創造了我能夠表達想法的渠道。

建築當然也是

一種

藝術形式,但它從來逃脫不掉實用的規則,但在實用之外,空間或者說物品總會告訴你一些故事,透露許多信息。







△《窗外》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我們應該如何讓這些元素排列組合,去重新書寫另一段故事?




我曾經為香奈兒移動藝術展做過一個有關巴黎的作品,看起來就是雨后街道的積水裡倒映出城市的建築輪廓線。還有這次展覽中也可以看到的《窗外》,就好像無所事事的童年下午望出窗外的景色。很多人都會走到我的作品裡進行互動,

不管它的形式看起來多有趣,但背後總是有一個故事在支撐。






△《窗與梯》




新奧爾良的颶風災難過去之後,我去拜訪了當地,建築都被毀了,到處

都是狼藉一片,於是我做了一片殘存的窗戶和樓梯。這次的展覽中可以看到《

窗與梯

》的新版本,我把樓梯改成了更為古老的形態,就好像懸浮在半空中。除了作品概念的既定意義之外,我喜歡的一點是它可以發散出多重意義。




「當有人問你「這個作品是怎麼回事」的時候,我會說,你可以來告訴我你的理解。」







△《美髮沙龍》




我當然很清楚每一件作品創作背後的出發

點,但我始終認為觀眾也有他們的創造性,藝術的意義就是創造一些可以被解讀的東西。我們在學校里學到「1+1=2」,但

藝術的解讀沒什麼正確答案,尋找它的意義,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不然的話,人類的存在只能被局限在1+1這樣的線性規定上。




藝術的有趣之處在於,


人們擁有詮釋的自由。




人們接納一些東西,出於政治或者社會的原因,或者是心理上的因素,每個人對聽到的東西都會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我覺得他們的理解都是對的,只是他們把這個想法與他人分享的時候,又會出現一些變化,正是這種流動,慢慢會讓文化變得更豐富。






△《六個循環》




我現在正在寫一本書,主題就是人們在我的作品裡做過些什麼,他們如何看待我的作品。完成一件作品後我往往就離開展覽現場,但觀眾的參與會讓它發生不同的意義變化。我剛入行的時候還沒有Instagram這樣的社交媒體,至今也沒有Instagram的賬號——如果我也身在其中,就會想著如何發照片,會太清楚它的規則,就無法看到那種魅力。




我想要置身事外。但讓我驚訝的是,Instagram上有許多照片都標了我名字的TAG,

人們隨手拍的照片都是創造的一部分,這讓作品有了一種持續不斷成長的狀態。






△《堅硬的水》




很多人會用「錯覺」來概括我的作品,儘管這個詞是準確的,但我更偏愛

「認知」。

「認知」是你的原始本能,呱呱落地之後,我們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去認識世界,

父母、學校、社會會告訴我們更多,我們也漸漸學習到感知無法直接接觸到的知識,比如花草樹木、星辰大海的原理。




成年後我們漸漸停止發問,而是把一切都認為理所當然。但

感知始終存在,找到它也是我作品的目的之一。

希望大家可以重新有驚訝的能力,「這和我印象中的東西不一樣!」樓梯不該是平行的應該是垂直的,在你疑惑的那個片刻問題會冒出來,然後你會再次細看作品,可能又會生出新的角度和想法。






△《電梯迷宮》




我最早作品之一是有關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建築和城市中的紀念碑的,我做了一個一比一等比大小的紀念碑模型。想像一下:你已經熟知上海美術館的位置和模樣,卻在幾公里之外又出現了一座一模一樣的建築,會發生什麼事?




建築是一個地標,如果有兩座建築,人們會有困惑,哪一座才是你說的那座?再細想一下,這是否和我們現在日漸模糊的城市面貌有點類似?在上海的星巴克里你能聽到英語、法語、日語,而在馬德里或者巴黎的星巴克里你卻能聽到上海話,讓你確認自己身在何處的坐標系

到底是什麼?






△《電梯》




每一次展覽我都需要根據場地調整作品

,並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昊美術館那麼完美而巨大的場地,我也在很小的美術館裡做過展覽,完全就不是同一回事情。不過我從來不會因為場地而犧牲掉作品的需要和想法,畢竟我已經做了25年的裝置,所以總會把現場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





△《鄰居》




我不是畫家,並不是完成一幅畫,把它搬出工作室,掛上美術館的牆就算完事兒了。這次的展覽中我們想儘可能向上海觀眾展現作品的多個側面,空間的每個角落都被仔細考慮過。場地的變化也意味著創作可以一直繼續,

作品每次到一個新的場地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重新創作的過程

,而場地也會給我帶來全新的靈感。




這次的展覽是我作品一個全面的回顧,但

我的作品從來不按線性的時間線發展。

我平均每年會有四到五個項目產出,但說實話,製作的速度跟不上我想法冒出來的速度。哪一個想法可以繼續?我的甄選標準很簡單:首先是一個清晰的我想表達的概念,其次,有一種激情敦促我排除萬難把它完成。




作品有它自己的「命」,我們在成長過程里會意識到自己的生活中能擁有的部分非常有限,你有想法和雄心,但一旦有意外發生,你要學會改變和放手。





△《樓梯》(照片里為藝術家雷安本人)




《盜夢空間》以及《奇異博士》等等電影里都有提到空間的摺疊和扭曲,但它們都在我的作品面世後出現,我也常常在一些電影里看到和我作品類似的場景,如果說我的想

法對他們有所啟發,我也很欣慰。




電影給我很多靈感,但主要是老電影,它們讓我意識到,

觀看者可以打破旁觀性,而置身為演員之中。

古典藝術常常會和觀眾保持距離,這會讓我感到無聊,我為什麼要去解讀其中的既定意義?好像需要專業人員特別給我講解其中的細節才可以。如果你需要解釋,那就會造成問題,人們應該被激發興趣,並主動採取行動。





△《房間》




更年

輕一些的時候我已經扛過了一種壓力,那就是如何面對自己和他人對作品越來越高的期待。幸運的是我一直有新的作品產出,而且我認為有句話說的很對,

評價一個藝術家的創造應該看他作品的總和,特別是那些第一眼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因為它們還有變化和成長的可能性。




我有一個12人的團隊,他們幫我解決各種里里外外的事物。但創作的瓶頸是我必須獨自去面對的,有時夜半三更想不到解決的方法,可能再苦思冥想到凌晨也不會有答案,反而在第二天打網球或者做什麼無關緊要的事情的時候,解決的方法自己跑了出來。某種程度而言我已經習慣了困境,它不會打擊我的自信,也不會讓我手足無措,反而讓我越戰越勇,

但孤獨,也是在所難免的部分。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10月15日


開館時間:


周二至周五:13:00 - 22:00 


周六至周日

10:00 -22:00



昊美術館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祖沖之路2299弄1號






??

????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件作品?


說出你的理由,


我們提供門票讓你去現場親自體驗!






??


好物推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美貌+優質=貴?這個加拿大品牌偏要做個接地氣的萬人迷






一對酒館姐妹花,正在成為「網紅」的路上




??

戳這裡,發現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夜美學 的精彩文章:

從Aesop店鋪的御用設計師到裝滿腦洞的空氣花瓶,這對設計師CP簡直無所不能
波點印花界最會玩的北歐小清新,讓優衣庫、Google、Aesop全都搶著求合體

TAG:一夜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