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果導因」思維方式

「果導因」思維方式

GIF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最能滿足你好奇心、最能讓你產生共鳴、發泄小情緒的最新事件,源源不斷的吸引著你的注意力。

然而在這些信息下的世界了解再多,也很難增加我們對世界清晰的預知和深刻的認識,因為這些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結果只是表象,如果不能深入思考,很難發現事件的內因,反而會被媒體導向影響到我們的認知。

1980年,一對從事媒體工作的夫婦到濟州島旅遊時車子在路上突然壞了,關掉引摯後車子卻自己向坡上爬行,加上路邊的墓地和烏鴉叫聲,兩人非常害怕。事後媒體夫婦將此事作為靈異事件報道出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韓國濟州島神秘道路,也因此受到大眾關注,成為旅遊熱點。

媒體導向給出的結果就是神秘道路存在靈異能力,人們也將此路冠上『』神奇『』的桂冠。從事情的表現來看,車熄火停在道路的下坡處,理論上車應該往下滑,而靈異能力使熄火的車居然朝上坡爬去,的確很神奇。

可是如果我們用『』果導因『』思維方式,將因果法則倒過來的思考,逆推倒行,用結果分析過程,就很容易發現所謂的神奇背後的真相。

柚子用牛頓重心理論來解釋,由於C點高於A點,在視覺上感到從A到C都是上坡,但中間出現B點,它高於C點,因此車停在B點右側,車子向C點滑行,而不是向A點滑行;這就造成視覺上的誤差。理論上只要有較長的道路,就能產生這種視覺的誤差的效果,在中國大連海邊也有這種神奇道路。

『』果導因『』思維方式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合,借力。自己的"無"需要藉助別人的"有"來滿足,而前提是要了解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

物理學中有個知識點就是講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部分的性質通常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們的組織,它們組合起來的模式和形式『』。

舉例最多的是鑽石和石墨,同為碳元素構成,只是組織模式不同,呈現出來的性質就截然不同。所以,我們在運用結果導向思維方式時,要先學會思考背後的關係,而非某個單體的人或事物。

例如在職場鬥爭中,系統結構決定『』部分『』的行為。職場中的鬥爭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系統的結構和各部分彼此之間的關係決定的。

評判對與錯,輸與贏背後的行為,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這個系統『』部分『『』的性質,更要看具體事件中的互動方式,互動方式的過程決定最終的行為。

簡單的線性因果關係為:按職位高低決定事件對錯,上級要求下級無論對錯必須服從命令,反之就要被消滅。

系統的結構行為關係為: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需要按結果導向來反推最適合達成目標的過程,因為每件事情都會相互影響,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如果想要跳出簡單的因果關係,進行進行更深入的系統思考,就得從事物的互動『』關係『』入手,而非『』事物『』本身。

例如;

A經理有十箱蘋果想要賣掉,找到B同事進行推銷,C商家相信B的眼光,購買了蘋果;

A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渠道,於是採購了一車爛蘋果,再次找到B進行推銷;

B和C以為A的這批蘋果和第一次品質一樣,C再次購買蘋果;

收到貨後,C發現蘋果是爛的,於是找到B要求退貨,B找A協商處理這車爛蘋果的售後問題,A覺得只要自己沒有損失,其他都和自己無關,於是利用自己經理職位強壓B自行解決問題;

B看重自己的信譽,自掏腰包賠償給C,並看輕A的為人,辭職離開。

從表象來看,A是經理,要求B同事為其辦理私事並獲取利益,最終成功擠走知道內情的B同事,既獲取利益又沒有任何損失,B離職是因為胳膊擰不過大腿,也遵循了職場規則;

從系統思維思考角度來看,A作為經理找同事幫忙,接受幫助後覺得理所當然可以利用這層關係獲得更大利益,於是採取欺騙和強壓手段讓B承擔損失,B寧願承擔損失也要維護信譽,所以A和B之間的關係破裂取決於觀念上的差異,類似物理學定律中種族之間相互分離,就像油和水永遠不會融合一樣。B為什麼會選擇辭職,是因為A的強權嗎?不是,他是給企業又不是個人打工;是因為損失利益嗎?不是,因為C是他的客戶,維護信譽顯得更為重要。所以,B選擇辭職是因為對企業失望,覺得A作為管理階層做出這種行為僭越道德底線的事情,違背了企業持續運作的關鍵所在,如果企業不能發現毒瘤並及時清除,最終會消亡。

道家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反映到形形色色的事情中,看起來千變萬化,其實複雜變化背後的實質就是簡單的規則。

『』果導因『』思維方式,讓我們在解決較為複雜和困難的問題時,抽絲剝繭,通過結果反推布局,只要以始為終,學會運用結果導向的思維模式,逆向推演,完成布局,對中間的人、事物留一定的變數,就可以按設計好的順序執行,一切盡在掌握。

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元子 的精彩文章:

岌岌可危的水果店

TAG:遇見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