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一個鄰居,拒絕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至今延續了清朝的黃龍旗

中國一個鄰居,拒絕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至今延續了清朝的黃龍旗

中國作為遠近聞名的四大古國之一,無論是文化、經濟、發明創造、歷史傳統等,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強國,綜合實力遙遙領先。在國力和國望前面,很多國家,尤其是相鄰國,比如朝鮮、韓國等都渴望與中國發展關係,希望成為藩屬國,享受大國毗鄰。即使在清朝國力逐漸衰退的時候,仍擁有自己眾多的藩屬國。

更不用說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交通便利,貿易互相往來,整個世界已成為了一體,建立外交關係成為主流。而中國作為人口及資源大國,擁有眾多便利的優勢,很多國家也都迫不及待要與我們建交,並且在建交後國家的經歷實力都明顯發展壯大,如第三世界的國家。然而有一個國家,與中國毗鄰卻數次拒絕建交,並且仍在沿用清朝的藩屬國禮遇,使用清朝國旗。它就是不丹。

去旅遊過的人都知道,不丹的國旗是四爪龍旗,而這來源於清朝的國旗(黃龍旗)。當時,清朝大臣李鴻章在參加一次國際會議時,發現會議桌前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旗幟,只有他面前沒有,因為清朝當時沒有國旗,令人非常尷尬。回到國內後,他就速速召集人商議此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最終將具體的內容交由慈善審核。慈善看到方案後,非常認可五爪金龍,經過數番會議和民意徵集後,最終頒布法規。將五爪金龍定為代表清朝的國旗。(注1)

當時為了揚我國威,朝廷下令所有藩屬國都必須使用旗幟。不丹為了表示自己臣服的決心,減了一隻爪變為四爪龍旗幟,並懸掛在國土之上。令人驚訝的是,這面國旗跟隨不丹長達數百年。即使清朝亡國,中國國旗不斷更新換代之時,不丹依舊沒變,並且在如今的外交中一直拒絕跟中國建交,成為鄰國中唯一不跟我國來往國家,這令人匪夷所思。不僅如此,不丹還稱呼自己為"神龍之國",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常年雷鳴不斷,但他們認為這是龍在叫,是威力的象徵。

從歷史因素看,這是因為當時的大清處於國力衰弱、人心渙散的晚期,被別的國家和個人利用並攪局,導致不丹等很多地域從中國分裂出去,至今仍未回歸。但由於文化的傳承,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中國的文脈,比如儒文化、文字及語言等。

我國的歷史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在國際的談判桌上唯有被人弱肉強食的份兒。讓我們共同祝願祖國能越來越強大,儘快收復失地,讓台灣等地區的旗幟上印上紅星的標誌!

注1出自於:《北洋海軍章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風流一生,臨終前卻頒布一條命令,創造4字成語,傳頌至今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