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一打仗,動物就遭殃

人類一打仗,動物就遭殃

(譯/onetwo123)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非洲大陸上,人類的武裝衝突與大型動物的減少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1977年,非洲國家莫三比克剛剛脫離葡萄牙的統治,獲得獨立的2年後,他們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在接下來的15年里,血腥的衝突至少奪去了100萬條生命,這僅僅是死去的人類的數字。

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中大約90%的哺乳動物,包括大象、斑馬、角馬、水牛和各種羚羊等都曾死於戰亂。圖片來源:Reuters

莫三比克擁有著名的戈龍戈薩國家公園(Gorongosa National Park),這裡曾經享有自然天堂的美譽,但在戰爭中,這裡也不能倖免。政府軍與抵抗組織在這片國家公園裡,對動物們大開殺戒。成千上萬的大象被殺害,僅僅是人類為了獲得象牙來換取武器與補給:斑馬、角馬、水牛被人捕食;公園中大約90%的哺乳動物被直接射殺或死於戰亂造成的飢餓。

耶魯大學的生態學家約書亞·達斯金(Joshua Daskin)評論道:「人類的戰爭幾乎給那裡的野生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我不知道這是一個獨立的偶發事件,還是一個普遍現象。」

很不幸,答案是後者。

戰爭導致了野生動物數量的急劇下降

達斯金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羅伯·普林格(Rob Pringle)一起,收集了非洲大陸上65年來大型哺乳動物的分布數據。他們發現,在和平時期,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的數量往往能夠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但是幾乎每逢戰爭時期,它們的數量就會急劇下降。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密度、城鎮的出現、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乾旱等等,但沒有一個因素比戰爭造成的影響大。

達斯金表示:「這說明了人類衝突的普遍本質。衝突會影響政府保護環境的能力、責任與積極性。戰爭會製造貧窮,並破壞社區結構,迫使一些人遷往自然保護區內生活,並通過捕殺野生動物獲取食物。戰爭會使非政府組織撤離,造成法律執行的問題,導致非法狩獵行為的增加。

一隻河馬沖入了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的烏雷馬湖(Lake Urema)里。圖片來源:theverge.com/Joshua Daskin

有研究發現了更糟糕的現象:發生戰爭最多的地區,往往不巧是野生動物本應該出現最活躍的地區。在1950—2000年期間,80%的大型武裝衝突都發生在生物多樣性的熱門地區。在這些地方,原本的動物數量與種類都最為豐富。達斯金稱,這是因為對野生動物的威脅因素——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的開發、高速增長的人口數量,恰好也是造成人類之間關係緊張的主要因素。因此,當人類互相宣戰時,他們也無意中對自然世界發起了戰爭。

上面的結論看起來符合常識。但也有一些案例發現,戰爭有時也會「造福」動物的繁衍。在羅德西亞叢林戰爭(也被稱為辛巴威解放戰爭)的惡劣環境中,偷獵者因為叢林中的槍林彈雨而無法實施偷獵行動,導致大象的數量回升到數十年來的新高。而處在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朝韓非軍事區則成了實際上的國家公園,人跡罕至的這片區域對於丹頂鶴、遠東豹、以及其他瀕臨滅絕的動物而言,是一處絕佳的避難所。

一頭被辛巴威象牙偷獵者毒死的大象。圖片來源:Philimon Bulawayo / Reuters

然而每一個美好的希望,總是對應著一個殘酷的現實。動物可能是戰爭的連帶犧牲品、肉類與金錢的來源,甚至是政治籌碼。在越南戰爭中,美軍使用化學武器破壞了森林中的植被,給生活在越南叢林中的居民帶來了長期的「有毒遺產」;在衣索比亞,內戰期間在黑市上交易的武器最終落入偷獵者之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反叛軍甚至在最近威脅政府說,如果政府軍再對他們採取行動,他們將殺害受保護的大猩猩作為報復。

戰爭的號角一旦響起,

野生動物的喪鐘便敲響

儘管有這些正面和負面的故事在先,但從總體上來說,戰爭對動物到底是福是禍也很難算清楚。達斯金表示:「和大家想的一樣,生態學家主要是在和平地區工作,因此在很多發生戰爭衝突的地區,動物數量的統計數據是缺失的。」儘管如此,達斯金和普林格還是竭盡所能,收集到了253組數據 ,展現了在126個自然保護區中,36個動物物種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隨後,他們將這些數據與有組織的戰爭造成的人類傷亡數據進行了匹配。

不同地區的自然保護區千差萬別,但總體上,達斯金和普林格發現處於和平的保護區更加穩定,動物的數量也穩步增長。然而,戰爭本身便能夠改變一切。事實上,對野生動物影響最大的因素不是戰爭的激烈程度,而是戰爭發生的頻率。達斯金稱:「小規模的戰爭和大規模的戰爭其實沒什麼區別。只要戰爭機器一旦啟動,野生動物的喪鐘便已敲響。」

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的水羚。圖片來源: 123rf.com/ Nicolas De Corte

想要保護動物,

戰後生態重建很重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生態研究的凱特琳·蓋諾(Kaitlyn Gaynor)稱:「在飽經戰爭摧殘的地區,人類對於野生動物通常有更強的依賴。一方面,野生動物可以作為人類的食物來源;另一方面,在人類生活的生態系統中,野生動物是維持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一環。野生動物的減少可能會讓那些導致野生動物減少的戰爭持續得更久。」

看起來,這些都是令人沮喪的發現:環境保護者平時的工作已經不堪重負,並且資金不足,更不用說面對戰爭時的無能為力了。不過達斯金和普林格也帶來值得欣慰的消息:在戰爭最血腥的地區,只有極少數的大型動物遭受滅絕。它們會受到戰爭的重創,但極少會被完全擊倒。因此,當戰爭結束後,我們還是有可能為受創的動物們提供幫助的。

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裡的雌性黑斑羚。圖片來源:Robert Pringle

以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為例,達斯金表示:「多數一度因戰爭而遭遇危機的動物隨後又恢復到令人驚訝的水平,有些動物數量甚至超越了戰爭前的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政府與一個美國資助的非盈利組織「戈龍戈薩恢復計劃」。

在戰爭後的數十年,這項合作計劃招募並訓練了一些叢林戰士來打擊偷獵者。該項目還派遣人馬幫助居住在公園附近的居民提升健康水平,採取了接種疫苗、產前檢測、生育建議,以及通過蚊帳阻止蚊子傳播瘧疾等等手段。他們還修建了四所學校,每年會招收超過2500名孩子,教育他們如何正確看待野生動物,而不是僅僅把它們當做食物。達斯金稱:「我們要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意識,打造一個良好的保護動物的經濟社會環境。」

蓋諾表示:「在戰爭衝突發生地區,往往有極高的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對於戰爭對這些地區環境造成的影響,很難找到一個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但蓋諾也指出,「自然保護區在遭受戰爭重創後,也並不會變成一片焦土,這裡的生態系統大多都可以拯救。而如果忽略這些地區的戰後生態重建,不僅對這裡的動物是致命打擊,對需要生活在一個健康生態系統內的脆弱人類而言,也將是一場災難。」

作者:ED YONG

翻譯:onetwo123

編譯來源:The Atlantic,When Humans War, Animals Die

來源:果殼科學人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不喜歡打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洗手液、肥皂、手工皂,到底哪個好?
把屎尿做成食物?這真不是玩笑,這是「宇航食品」!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