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詳解小兒「脾陽虛」,癥狀、食療方、按摩法一應俱全喲!

詳解小兒「脾陽虛」,癥狀、食療方、按摩法一應俱全喲!

脾陽虛的孩子往往是抗生素用得太多了,或者是中藥里苦寒的葯吃多了,再一個原因就是受了寒,陽氣不足,比如經常吃冷飲、吹空調等,導致孩子的脾胃受傷了。

這種孩子陽氣不足,就會有「冷」的癥狀。比如說下眼袋也大,但是不發紅,顏色是淡的。嘴唇不是鮮紅的,嘴唇的顏色是正常或者發白。這種孩子往往更容易怕冷,白天一動就出汗,精神狀態萎靡,因為他往往是正氣不足。

如何判斷孩子脾陽虛?脾陽虛癥狀:

①從舌頭上來看,舌頭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滿齒痕,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牙印;

②一動就出汗,氣喘,四肢無力,少氣懶言,不愛說話;

③大便溏瀉,不成形;

④吃完飯就肚子脹,同時身體很容易浮腫。

⑤常常有鼻炎、打噴嚏等情況。非常容易受寒感冒。

我一般看舌頭,如果舌頭的顏色是淡白,不是紅的,尤其不是鮮紅的,顏色比較淺,尤其是舌邊上,舌質部分比較白的話,就要懷疑孩子是脾陽不足。

調理脾陽虛的中醫食療方

給孩子補脾陽有什麼方法呢?可以用八珍糕。

八珍糕是明代外科大家陳實功創立的。他當時考慮到很多人的外傷總是不能癒合,分析是因為脾氣不足導致的,於是創立此方。後來他發現這個方子對體虛的人也大有好處,開始大力推薦。後來,清代宮廷裡面的御醫開始用這個方子給皇帝等人製作保健糕點,效果也非常好,乾隆皇帝就是常年服用此方的。

滋脾陽的八珍糕(適合≥6歲孩子)

配方:

太子參、白朮、炒白扁豆、芡實各 3克,茯苓、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

做法:

1.把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買幾份,研磨為細粉,攪勻後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適量,蒸糕即可。但是蒸糕的方法比較麻煩,所以我推薦下面的方法。

2.如果覺得太複雜,將原配料一份加水,小火煮 40分鐘以上,煮開鍋,然後稍微放入一點白糖。一天兩次,每次一小杯。這個分量適合六歲以上的孩子,按這個比例,吃一周即可。

叮囑:

具體服用的時候,可以找附近的中醫幫忙參考一下。因為這道方子只是一個補脾的思路,而中醫補脾的方法還有很多,當地的中醫可以據此加減分量,開出最適合您孩子的方子來。再有就是千萬不要長期給孩子吃八珍糕,這只是在孩子脾陽不足的時候吃的。

製作八珍糕的原材料里,有幾味葯是補脾陽的,像人蔘、白朮、茯苓,但中醫講究的是從陰中生陽,所以方子裡面還配了補脾陰的藥物,比如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白扁豆、芡實,以平衡陰陽。如果孩子的大便乾燥,則要去掉白扁豆,可以加上同樣份量的杏仁即可。

八珍糕里用了茯苓和薏苡仁,是為了把濕氣祛掉,也是調脾的重要環節,因為濕氣是脾最討厭的,脾屬土,土最厭惡濕氣。

什麼東西能祛濕呢?

中醫用的是茯苓,它是一種菌類,藥店里賣的是切好的白色小方塊,一點味道都沒有,放進嘴裡可以直接嚼。茯苓的皮祛濕的效果最強,把皮去掉後,將裡面白色的肉質成分切成一塊一塊的,晒乾了,就是茯苓。

有人曾統計過,把所有能見到的中醫方子全都輸到電腦里去,然後看哪一味葯出現的次數最多,結果排第一的是茯苓。這說明從古到今,中醫都意識到茯苓的重要性。用茯苓以後,濕氣祛掉,好多問題都解決了。最主要的一點,茯苓的性質是平的,沒有寒熱的趨勢。另外一個帶點涼性的是薏苡仁,但祛濕的效果一般,所以用茯苓的時候會比較多。

脾陰虛和脾陽虛的區別

說到脾陰虛和脾陽虛,有的家長還是不能完全理解。這裡,我再講一下它們的區別。其實,脾陰虛和脾陽虛完全是相反的。

正好是一個坐標上的兩個極端,脾陰虛是陰虛有熱,脾陽虛是陽虛怕冷。陰虛的孩子一感冒就容易發熱,陽虛的孩子怕冷,容易受寒,然後打噴嚏、流清鼻涕。這兩種情況的孩子調整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脾陽虛孩子:特效穴位按摩法

脾陽虛的孩子要按摩陽經的穴位,比如說大椎穴、風池穴等,提昇陽氣。(註:脾陰不足的孩子按摩三陰交等會有效,但是效果沒有調理脾陽虛的那幾個穴位那麼有效。)

按摩手法就是用手摩擦,就是用手掌迅速在這個穴位上,沿著經絡來回按摩,有的家長就說用干毛巾擦就很有效。

其實大椎穴不管怎麼按都會提昇陽氣,因為它在陽經上。時間上,一般幾分鐘就行了。要注意不是每天都做,孩子受寒以後才做,平時不要沒事也去激發孩子的陽氣。脾陰虛的孩子平時補脾胃就可以,還要做一點揉腹,對脾胃很有幫助。

給脾虛孩子的中成藥

除了我前面推薦的方子,調理孩子脾陽不足的中成藥是補中益氣丸,一般吃3到5天就行了。具體的用量,可以按照說明書或者請附近的中醫來幫助調整。也可以五歲以下的孩子,吃四分之一的量,五歲到十歲的,吃三分之一的量,十歲以上的,可以半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