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茅盾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茅盾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茅盾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對新文學的倡導與組織

茅盾是中國現代文學傑出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他同魯迅、郭沫若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基鋪路,推動現代文學事業沿著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化的方向發展。在五四文學革命中,他以文藝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的姿態步上文壇,積極倡導「為人生」 的現實主義新文學。1920年1月,他發表了第一篇文學論文《現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麼?》,初步表達了「為人生」的文學主張。他認為,文學是為表現人生而作的。1921年,他參與發起和組織文學研究會,主編改革後的《小說月報》,並以此為陣地團結和培養了一批進步作家;1925年提出了「為無產階級而藝術」的理論主張,為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興起作了一定的理論準備準備;1930年參加了「左聯」,積極投身三十年代的左翼文藝運動,並以自己的優秀作品顯示了左翼文學運動的實績;抗戰時期,他在周恩來同志的領導下,團結國統區文藝界進步人士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並主編《文藝陣地》,促進抗戰文學的發展;抗戰勝利後,堅持反蔣鬥爭,並在香港參加了《小說月刊》的編輯工作;1949年7月參加了在北平召開的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作了重要講話,併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文聯副主席和全國作協主席。這一切足以說明茅盾是現代新文學運動的重要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

文學批評

作為一個文藝批評家,茅盾的實踐活動總是和文藝運動緊密聯繫著的,他一方面批評封建文藝,如鴛鴦蝴蝶派、黑幕小說,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培育新人。他在30年代寫的一系列作家論,如《魯迅論》、《冰心論》、《廬隱論》、《徐志摩論》等,是以對作家作品的準確把握和評價著稱的,他的《讀〈吶喊〉》、《讀〈倪煥之〉》等作家論,對在小說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也作出了及時反應。茅盾是最早認識到魯迅的意義並且給予了正確評價的批評家之一,在魯迅作品剛剛問世,並且褒貶不一時,對現代文學中魯迅的方向的確立,起過積極的作用;而他對另一些作家的評價,如對葉紹鈞的"冷靜地諦視人生、客觀地、寫實地,描寫著灰色的卑瑣的人生"的概括,對廬隱的"五四的產兒"的概括,對徐志摩的"中國的末代詩人"的概括等,也都成為了被大家所廣泛接受的經典性評價。有人統計過,茅盾一生評介過的作家達到了300多人,再加上其通過編輯《小說月報》等期刊、副刊所起到的作為文藝運動組織者的巨大作用,都使得茅盾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繼魯迅之後具有最廣泛影響的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

翻譯

茅盾一直致力於外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對歐洲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俄羅斯和十月革命後的蘇聯文學十分關注,1921年曾在《小說月報》上出過"俄國文學研究專號"和"被損害民族的文學號",從1920年到1921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茅盾所翻譯的作品就有80餘篇,後來又出版了譯文集《雪人》、《桃園》等,集中收入了12個民族19位作家的作品。

創作

茅盾的文學創作始於1927年,9月,在上海以茅盾為筆名發表小說《幻滅》。到1928年6月,完成了《蝕》三部曲。1928年7月,東渡日本,期間寫有長篇小說《虹》(未完)和《從牯嶺到東京》等。1929年,論文《讀》發表。1930年4月,回上海。不久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1年,開始創作《子夜》。1932年7月,發表《林家鋪子》。11月,發表《春蠶》。1933年,《子夜》正式出版發行。4-7月創作《秋收》、《殘冬》並發表。1937年抗戰爆發到40年代,茅盾創作了《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等一系列長篇和劇本《清明前後》。儘管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並非是茅盾完全自願的選擇,但是由於他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學素質,所以仍然在這方面獲得了較高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