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氣虛也會發熱

氣虛也會發熱

2018.05.30

某女,29歲

主訴一年來精神不振

現病史:休息稍能緩解,多寐,多夢,夜間睡眠時自覺全身皮膚髮熱,體溫正常,顛頂頭髮變白,掉發,健忘,面色蒼白泛青,大便三天一次,偏稀溏。舌淡胖嫩齒印苔薄,脈浮數而無力

診斷:虛勞

處方:

黃芪60党參15白朮45當歸15炙甘草6

柴胡6升麻6陳皮6

五味子6山萸肉15龍骨10牡蠣10

七劑

這類型發熱,其實並不少見。

首先精神不振,或者說萎靡,有氣無力,無精打采,少氣懶言,根本不想說話。

然後才有發熱的感覺,這個熱,可以是體溫計測不出來,也可以是高熱到40度。

這是脾虛發熱。

經過一周的調理,6號複診的時候,她說己經沒有夜間皮膚髮熱的感覺了,大便也己由三天一次,變成一天一次,而且成形了。

我寫過過幾例,曾有例兒科,大約是六七歲吧,具體情況己經想不起來,那時還在三九門診吧。

參考的是岳美中嶽老的法子,滋脾陰,用四君子湯加山藥,共五味葯,三劑退熱。

另一例也是兒科,參考前文《媽媽不好當(學員作業)》,用的是補脾氣的法子,正所謂甘溫除大熱。

為什麼脾虛,也會發熱?

可能很多人想不太明白。

在千聊聽過我的發熱課的同學,估計,一點就通了。

幾個前提,我講完,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個,脾分陰陽,脾有脾陰、脾氣(陽),必須平衡,脾陰不足,會有脾陽的相對亢進而自覺發熱。

第二個,氣(或者陽)本身是有溫煦作用的,也就是有熱量的。

第三個,我們知道,津液是靠氣推動的,這個好理解。可是「氣」本身也是靠氣推動的。

綜上,

脾陰虛了,發熱,好理解,用山藥滋脾陰,但是,

如果,氣虛了呢?

氣虛了——推動不了「氣」——造成相對的氣的郁聚——熱量就會出現部份的富集——導致發熱。

所以,治療方法,就是補氣(補中益氣湯),用補充的氣,來推動郁聚的氣,把富集的熱量衝散,進而退熱,或者說,讓陽氣均勻布散,從而達到退熱的目的,或者說達到平衡的目的。

這就是甘溫除大熱的原理之一,在學校時,我問了好多老師,沒人給我把這個道理講明白,糊裡糊塗了六年,直到在12年,讀了丁光迪丁老的《東垣學說論文集》又悟了痰濕觀後,再經六年臨床,才有點感覺。

脾陰虛的患者,很容易出現花剝苔裂紋舌,仔細從脾的功能上去分析,會有感覺的。

至於脾氣虛的,就更容易去分辨了,就不多說了。

這個案子,是值得玩味的,雖然我用的劑量過大,有違東垣法度。

加的五味子、山萸肉、龍骨、牡蠣,都是從斂浮陽的角度去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范怨武 的精彩文章:

TAG:中醫范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