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滄桑與質樸—林毓豪的雕塑藝術

滄桑與質樸—林毓豪的雕塑藝術

2017 年是林毓豪先生逝世20 周年紀念,如果林先生還健在,他應該是78 歲的老藝術家了。作為成立於1992 年的中國雕塑學會的早期會員,林毓豪先生是廣東雕塑家群體中的中堅力量,為中國雕塑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林先生的創作生涯起步於20 世紀60 年代,從1959 年進入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學習,到1964 年畢業,在校期間他就開始了藝術創作並多次參加廣東省美術展覽。20 世紀80 年代林毓豪先生進入創作高峰期,先後有《鹿回頭》( 1982~1987)、《孫中山》( 1982)、《省港罷工》( 1985)、《李綱》(1985)、《冼星海》(1986)、《張雲逸大將》(1992)、《鑒真登岸》(1993)等重要作品問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林毓豪先生還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雕塑作品。

作為改革開放後最為活躍的那一代雕塑家,林毓豪先生經歷了新中國城市雕塑的第二個大發展階段。20 世紀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率先邁出改革開放步伐的廣東,在潘鶴先生等人的不懈推動下,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紛紛建立了相關領導機構,室外雕塑在珠三角地區率先發展起來。1980 年中國美協第三次會員大會,作為中直代表的劉開渠、傅天仇、蘇暉、王克慶向大會提出了《關於發展雕塑藝術事業的建議》。1982 年建立的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是中國城市雕塑發展的領導組織機構,對於推動城市雕塑的建設,規範城市雕塑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1982 年2 月中國美協的《關於在全國重點城市進行雕塑建設的建議》中,第一句即為「城市雕塑是一個文化的象徵」,並通篇使用該詞取代原有的「室外雕塑」稱呼。在中央對此建議的批複下達後,「城市雕塑」的概念正式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使用。

老僑工 石膏 37cm×26cm×29cm 1972年

1994 年由文化部、建設部共同主辦,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覽共評選出1987 年以來的優秀作品36 件,林毓豪先生的雕塑《智慧女神》即是其中的一件。這表明,他是那個時代處在中國城市雕塑創作前沿的優秀雕塑家,也是中國城市雕塑最為發達的廣東省雕塑家群體的優秀成員。林毓豪先生的大型城市雕塑以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紀念碑群雕《先驅者》( 1975~1979)、海南三亞《鹿回頭》(1982~1987)、海南《鑒真登岸》( 1992~1993)為代表,這些作品集中地代表了林毓豪先生對於大型歷史主題群雕的創作才能,歷經歲月磨洗,它們已經成為雕塑所在地的重要文化藝術地標,成為那個年代中國城市雕塑發展的重要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林毓豪先生早在1967 年就參加了大型雕塑《收租院》在廣東的複製工作,並且在1971年到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參加歷史題材雕塑創作,這對於他以後進行的重大歷史題材創作,是重要的積累和鍛煉。

先驅者小稿

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林毓豪先生的雕塑藝術成就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研究和傳播,特別是他對於人物肖像雕塑的藝術貢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識。作為一位雕塑史論研究者,我在林毓豪先生後人的幫助下,有機會看到林毓豪先生的大量人物雕塑,深為感動和欽佩。這些人物肖像雕塑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形象含蘊而生動,質樸而滄桑,為我們留下了南中國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動形象。幾十年後我們與這些雕塑人物相遇,恍如昨日。以1983 年的《背書》為例,給我印象深刻,母與子背向而坐,母親側首傾聽孩子背書,母女之間那種心領神會的精神狀態細膩而生動。這樣的作品,只能產生於那些獻身於藝術而心無旁騖的人。著名藝術評論家李公明評價林毓豪先生的人品與作品:「他不隨波逐流、不見異思遷、不左顧右盼、不唯利是圖;他的誠實勞動,表現在他不舍晝夜、不懼癌魔、不沽名釣譽、不沾沾自喜、不賣弄小聰明。」「人世喧嘩,世事嬗替,林毓豪卻一心一意地跋涉著他的藝術之途,這蠻好。是『真名士自風流』,真也者,真誠之謂也」(李公明:《是真名士自風流》1986 年7 月《美術》)。

在我看來,林毓豪先生的人物雕塑,最大的特點是滄桑與質樸。滄桑是歷史感,質樸是藝術品格,而這些都來自雕塑家獨有的雕塑藝術語言和技術手法。在林毓豪先生的作品中,乃至廣東雕塑家群體中,我們可以看到20 世紀80 年代中國雕塑家對於以羅丹為代表的法國雕塑的熱誠研究與深入探索。羅丹是跨越19 世紀與20 世紀之交的最偉大的雕塑家,他對於西方寫實雕塑的貢獻,就是將古典雕塑以神話和宗教故事為模式的人物造型轉換為雕塑家內心的表達,以充滿激情的雕塑手法,表達個人對生活的理解。羅丹在西方雕塑史上,將雕塑家的手感與泥的韌性結合起來,使柔軟的塑泥能夠直觀地呈現雕塑家的內心,從而使雕塑的過程,成為雕塑家內心的敞開過程,使再現性的寫實雕塑具有了表現性,完成了從寫實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換。

省港罷工 黎明的槍聲 劍壇使者

在林毓豪先生的雕塑中,我們可以看到羅丹雕塑中所特有的觸摸感,雕塑家充滿感情的手,在雕塑對象的身體和面部滑過,時快時慢,將感受與思考凝結成豐富多變的泥塑肌理。我將林毓豪先生的人物肖像雕塑,看作是一個個微型的人物紀念碑,是一群得之不易的形象。為了使肖像雕塑有骨、有肉、有生命,林毓豪先生改變了過去為收集創作素材而進行的快速雕塑,從而將雕塑對象的再現過程變成了對人物的研究過程。在實踐中,他深感中國人的吃苦耐勞,質樸含蓄,感情內在,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他的藝術,使他的雕塑藝術也具有了對象所賦予的含蘊情感和質樸的品質。也就是說,林毓豪先生的雕塑既表現了雕塑對象的精神特質,也間接呈現了雕塑家的內心世界。在許多作品中,雕塑家與對象的交流,使得雕塑作品成為主客一體相互融合的藝術結晶。

在長期的雕塑實踐中,林毓豪先生總結積累了許多非常獨特的體會和經驗,這些經驗對於今天的青年雕塑家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例如林毓豪先生主張長期塑造具體的人,以多人做參考進行肖像創作,不要憑空造像。一般的美術家多由眼睛、嘴唇和眉毛的變化來表現人物情感,但是忽略了鼻子、耳朵和頭髮。雕塑家要觀察和了解雕塑的對象,看到他在生活長河中所產生的性格的多面性。進一步,應該包含著特定人物在某一特定環境中的特定心理活動,使觀眾在肖像雕塑上看到人物各方面氣質的總和。林毓豪先生的人物肖像雕塑,使我想到那幀著名的丘吉爾的肖像攝影,藝術家以其敏銳的眼光和熟練的雙手,迅疾地捕捉到人物的內心活動所呈現出來的特殊的面部表情,將其凝結於手下,從而以具體的形體和表情體現人物內在的美質。

奶汁 石膏 90cm×103cm×46cm 1984年

值得指出的是,林毓豪先生並沒有局限於寫實主義雕塑的創作,在改革開放的20 世紀80 年代,中國雕塑界也放眼世界,借鑒西方現代雕塑,積極地進行雕塑材料和形式語言的探索。林毓豪先生在日常的架上雕塑創作中,進行了多方面的雕塑語言的探索。例如《鳥》( 1981)的創作中對民間藝術的裝飾性的研究。《魚》( 1987)對於抽象性語言的探索。《大海揚帆》( 1988)中所具有的浪漫主義情懷。《大地生命》《充實》(1990)對亨利·摩爾的研究借鑒。上述這些雕塑語言的探索,並非單純的形式研究,在林毓豪先生的努力下,將其引入主題性雕塑的創作,直接影響了《群眾》等作品的創作。在《為了和平》(1987)這一作品上,兩個戰士,一個背槍,一個持弓,人物的上半身保持了寫實的形態,而下半身則像三足鼎一樣,沉穩地矗立在大地上。我們能夠看到傳統的寫實雕塑與誇張概括的表現性手法結合在一起的試驗。可以說,林毓豪先生的雕塑探索,已經深入到現代雕塑的某些重要領域,假以時日,是可以產生非常有價值的雕塑作品的。林毓豪先生的虛心好學,刻苦鑽研,正是那一代中國雕塑家的精神面貌的體現,也是廣東雕塑家群體走在中國雕塑前列的一個縮影。

回顧林毓豪先生的雕塑生涯,感悟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雕塑的迅猛發展,我們深深懷念林毓豪先生,對於他為中國雕塑特別是城市雕塑和主題性創作的貢獻肅然起敬。今日中國雕塑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對主題性創作高度重視,從創作環境和組織制度、資金等方面都大力支持。比較起林毓豪先生在20 世紀八九十代的艱苦創作,今天的雕塑家無疑是幸運的,但我們是否能夠保持林毓豪先生那一代雕塑家對雕塑藝術充滿信仰的追求和身體力行的全身心投入?斯人雖逝,風範長存。只要認真看一看林毓豪先生留給我們的這些充滿他的體溫和手感的雕塑和畫作,每一位觀眾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改革開放年代的積極進取精神,這才是林毓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也是他對於中國雕塑的無言的囑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雕塑學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雕塑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