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封建社會紅顏薄命女子真實寫照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封建社會紅顏薄命女子真實寫照

《金陵十二釵》既是《紅樓夢》之別名,又是書中所寫之十二女子,即為閨閣昭傳。在她們身上,寄寓了作者對女子的無限同情,並作了精心的藝術處理。

紅學家劉宏彬認為,曹雪芹將金陵十二釵處理為六組矛盾對立的藝術構思,表明了他對那個悲慘世界進行了全方位的哲學探索。

國畫:金陵十二釵

他用六對矛盾來表達自己對整個世界、整個人生的哲學見解。因此《紅樓夢》不光是一部文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歷史巨著,一部社會學巨著、哲學巨著。

《紅樓夢》

十二釵組為六組的矛盾分別是:黛玉和寶釵分別體現了情與理;迎春和探春分別體現了柔與剛;妙玉和惜春分別體現了色與空;元春和巧姐分別體現了貴與賤;鳳姐和李紈分別體現了才與德;湘雲和秦氏分別體現了樂與悲。

薄命司是警幻仙姑所管轄的天界太虛幻境里一個部門,列為薄命的幾乎都是女子。體現了作者對男性社會的憤懣和不平。

宋惠民油畫作品《曹雪芹》

作者在書中另一種說法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金陵十二釵幾乎無一能逃脫紅消香斷、花落春殘的局面。作者把她們歸入薄命司,且有付冊、又付冊之續,說明婦女受害之深且廣,並聽憑他們的眼淚由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唐代詩歌:呈現時代精神,抒發文人意氣,充滿樂觀豪放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紅樓夢》在清代是禁書嗎?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