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仙理論經典:《抱朴子內篇》這樣論證「神仙可學」!

修仙理論經典:《抱朴子內篇》這樣論證「神仙可學」!

提到修道成仙,就不得不說葛洪和他的《抱朴子內篇》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東晉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同時也是道教的大理論家。三國高道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葛洪宣揚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其所著《抱朴子內篇》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又繼承魏伯陽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是道教思想尤其是仙道思想的重要理論經典。

而要論述「神仙可學」,首先就要反駁懷疑、否定仙人存在的「無仙論」思想。當時「無仙論」最主要的論據有兩條:其一,「仙人無驗」,就是說仙人誰也沒有見過;其二,儒家經典沒有記載,聖人不談神仙話題。

針對第一條,葛洪認為人的感官能力和感覺經驗有限,不能以此去判斷神仙的有無:

「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稟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詣老戴天,而無知其上,終身履地,而莫識其下。形骸己所自有之也,而莫知其心志之所以然焉。壽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況乎神仙之遠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淺之耳目,以斷微妙之有無,豈不悲哉?」(《抱朴子內篇·論仙》)

至於第二條,周公、孔子等聖人為何不談神仙,儒家經典為何沒有記載?葛洪解釋說,「人所好惡,各各不同」,「誠合其意,雖小必焉;不合其神,雖大不學也。」並枚舉了很多儒家經典沒有記載、周孔聖人沒有說到的事例來說明,「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還指出:

聖人不必仙,仙人不必聖……夫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黃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抱朴子內篇·辨問》))

如果仙人存在,那麼,其存在的依據又是什麼呢?葛洪主要認為前人的記載是可信的。例如劉向《列仙傳》記載了七十餘位仙人,「誠無其事,妄造何如乎?」 「若謂世無仙人乎,然前哲所記,近將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為本末,非虛言也。」

不過,即使證明了神仙存在,也還是不夠,因為在相信神仙存在的陣營中,還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神仙是不可學的,如嵇康就認為「(仙人)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但葛洪則認定「仙可學致」,仙人主要靠藥物和數術養身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從而達到肉體不朽,長生不死。凡人只要掌握了這些仙道法術,就能成仙

《抱朴子內篇》花了大量篇幅闡述各種修鍊方法,怎樣能夠長生成仙。葛洪吸收魏晉養生家的「形神互持」觀點,提出了「形神相衛」的思想,一方面指出「形須神而立」,強調精神對肉體的統率作用,另一方面又認為「形者神之宅也」,看到肉體對精神的制約作用。因此,修道成仙,形神不可或缺,二者同樣重要

此外,葛洪還非常強調個人後天修仙的主觀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志」,「志誠堅果,無所不濟,疑則無功」。但若不遇明師指點,不得修仙精髓,也將事無所成。最後還須堅持不懈,不能「朝為而夕欲其成」,「坐修而立望其效」。

但這裡還有個大問題,當時許多人矢志求仙,甚至終其一生而不可得,這又怎麼解釋呢?葛洪提出了一種「受命所值」的說法:

「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 ((《抱朴子內篇·辨問》))

這樣看來,仙雖可學,卻不是人人都能學成的。然而有時,葛洪似乎又拋開了這種仙命論,比如他批判那些「竊道士之號者」誆騙世人,「以誤於有志者之不少,可嘆可恚也」;不是說受仙命的人「必遭明師」嗎,既然未遇明師,就說明他沒有仙命,又有什麼「可嘆可恚」的呢?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這表明了葛洪的內心深處,是深信人人皆可修仙成仙的(仙命論只不過是為論戰而提出的),正如他引《龜甲文》的話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還丹成金億萬年。古人豈欺我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藏傳佛教中為什麼會有人骨法器?它們是怎麼來的?
道教最早的經典,暗示了其後來的「輔佐」地位?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