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星人的外形:非得像「人」不可

外星人的外形:非得像「人」不可

本文共2839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外星人題材文學歷史可謂悠久。在18世紀中葉,伏爾泰《克洛美嘎斯》便描寫了來自土星和天狼星的兩大種族到訪地球,並被人類當成太陽神崇拜。1892年,英國小說家威爾斯創作的《世界大戰》首次描寫了不同行星和人種之間的戰爭。

一張想像的飛碟墜毀圖片

1945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發生了一起墜毀事件。美國軍方宣布為實驗高空氣球墜毀,然而許多「民間愛好者」堅持認為墜毀的是外星飛船殘骸。

羅斯威爾事件之後,「美國」成為了外星人題材作品的偏好背景。20世紀50年代,一系列以美國軍事基地為主題的作品湧現出來。如《它來自外太空》《斑點》《獨立日》等。

無論如何,外星題材電影已經成了如今科幻電影中極其重要的一個分支。但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性——無論情節如何變化、外星環境有何不同,外星人的形象都與人類非常接近。

其中較經典的有《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異形》《獨立日》《2001太空漫遊》《阿凡達》等。更廣義地來說,各類超級英雄電影、恐怖懸疑電影也給出了與外星人相關的想像。

但不管怎麼設計,都不能避免「類人」這個窠臼。

《阿凡達》潘多拉星球上的Na"vi人

《E.T.外星人》中的外星人E. T.

《星球大戰》中的伍基族人楚巴卡(左一)

《銀河護衛隊》中的樹人格魯特

從身體結構來看,不同外星人的肢體及器官都符合左右對稱的特徵。同時,都可劃分為軀幹、肢體。肢體的末端承擔功能作用,常常分叉(手指)。面部器官對稱,有專門的器官負責採集光線及呼吸,而進食口與發聲器官合二為一。

當然,這些形象設計有影片製作者的「功勞」。畢竟,類人的面龐有利於觀眾理解人物情感,同時也更便於演員扮演或CG模擬

但是,外星人就不能是人形嗎?

我們能不能想像出一種不類人的外星生物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生物」是什麼。科學家至今沒有公認的定義,一種通常的定義看起來像這樣:

①在自然條件下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物體,

②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

③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④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

⑤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然而這種看起來完善的定義充滿了漏洞。舉例來說,太陽可能是一個生命

星雲殘骸可以形成天體,因此太陽可以看做這種「繁殖」的後代。太陽對於外界的擾動如撞擊、吸引等能夠作出反應,同時適應並改變外界太空環境。太陽一刻不停地放射出高能粒子、太陽風。在太陽死後,它將變成一顆白矮星。這一過程可以看做某種「變異」,而球型星體等特徵又可以看作「遺傳」。

實際上,「星球是生命」這一概念已經得到了嚴肅的學術探討。1972年,英國生態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E. Lovelock)提出了一個理論——蓋亞假說,並與美國微生物學家林恩?馬古利斯結成合作夥伴,在1975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

蓋亞假說認為,地球表面的一些適宜生物居住的環境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調節以達到平衡的。 經他本人與其他研究者發展到如今,該假說更是大膽地提出:地球是一個能夠實行自我調節的「超生命體」。

這一假設由希臘神話中的地母蓋亞命名

然而,這種假說顯然對於我們尋找外星生物沒有什麼幫助。即便地球或太陽是一個生命體,我們也無法與之溝通。「地球是生命體」這句話很難被證實,也很難被反駁。

蓋亞假說在主流科學中融入得比較艱難,卻頗為自然神學、生態女性主義、環保主義、靈性修行等思潮所熱衷,他們紛紛用它來宣揚自己的理論。因此,即便外星生物種類繁多,我們也只能承認那些與地球生命形式接近的生物。

處於宜居帶的行星被稱為「第二個地球」

根據地球生命的生活條件,科學家提出了「宜居帶」的概念。在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恰好落在這一範圍內,那麼它就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

與此同時,行星演化理論對距離恆星距離不同的行星構成提出了要求。在距離恆星較近的地方,更傾向於產生固體行星(金星、火星);而在遠離恆星的地方,巨型的氣態行星分布較多(木星、海王星)。因此,在宜居帶中,行星的地表結構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考古博物館中,陳列著25具魚龍化石。這種史前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早期,體長10-23米,長著長長的嘴和尖利的牙齒,以海洋動物為食。在生物分類上,它被劃分為爬行動物綱的調孔亞綱魚龍目。從親緣而論,魚龍與當今海洋生物相去甚遠。

然而,這種動物的外形卻與今天的海豚非常接近。身體呈紡錘型,頭部三角形。吻部突出,牙齒呈錐形,眼睛大而圓。具有背鰭、尾鰭和前肢鰭腳,尾鰭上葉短,下葉長。它的演化過程也與海豚和鯨類相似:由陸棲爬行動物回到海洋中生活。為何身體結構和繁殖方式截然不同、相距數千萬年的這兩種動物在外形上會如此接近?

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被稱為「趨同進化」。不同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由於適應相似的環境而呈現出表型上的相似性。這個概念同樣也指不同起源的蛋白質或核酸分子出現相似的結構和功能。

趨同進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普遍的。如腔腸動物門的珊瑚、甲殼類的藤壺、棘皮動物門的海百合等都有相似的輻射對稱軀體構型。歐亞大陸溫帶地下生活的鼴鼠、非洲南部的金毛鼴、澳大利亞的袋鼴分類上相距甚遠,但生活方式相似,形態也相似。澳大利亞的袋食蟻獸、非洲的土豚、亞洲的穿山甲、南美洲的食蟻獸,也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適於捕食白蟻的相似生理結構。

我們不妨推論,智慧生命的演化也有類似的「趨同進化」。例如,智慧生命需要對外界有很好的感知力。為獲得更廣的視野以觀察外界,生物的視力器官必然位於身體的頂端。同時直立行走,使得身高儘可能增高。

古埃及神話中荷魯斯或阿努比斯的身體構造是不符合現實的

這種行走姿勢導致面部器官不能太過突出,否則會使身體前後重心不平衡。因而直立的外星智慧生命面部想來不能太過崎嶇。

類似地,智慧生命掌握工具使用的要求使得他們必須具有抓握器官。而抓握器官覆蓋範圍越大越有成效,所以肢應附著於主軀幹上,末端抓握,且能夠圓周運動(覆蓋面積最大)。

除此之外,智慧生命的形成條件也值得探討。面對「硅基生命」或「海洋智慧生命」的質疑,同樣有一種觀點認為,存在某些尚未被發現的生物或物理機制,導致智慧生命只能在陸生或碳基生命中產生。這可以被認為是「人擇原理」的一種變體: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因為宇宙若不是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它。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想像一些特殊的物種,它們不符合現有生物的結構,但滿足生存條件。對於文學影視作品而言,這種想像力的發揮是吸引讀者、觀眾的關鍵要素。

然而總體而言,我們更期待在宇宙中遇到與人類接近的外星智慧生命。或許有一天,《星球大戰》或《星際迷航》中的情形將變成現實——人與外星生命和諧交流,共同構建宇宙社會。

參考文獻

[1] 侯濤.文學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入侵.飛碟探索,2010.

[2] 肖廣嶺.蓋亞假說──一種新的地球系統觀. 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

[3] Ryosuke Motani.論中國三疊紀魚龍化石及其重要性. 安徽省古生物學會學術研討會 , 2010.

[4] 張愛芳.淺談生物界中的趨同進化與協同進化. 中學生物教學,2007.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或轉發給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海齋隨記 的精彩文章:

「童年的歷史猶如我們剛剛醒來的噩夢」
佛系生活進階手冊

TAG:潮海齋隨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