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海經》中國第一代神話:其中異獸共計400餘種,你認識下面幾種?

《山海經》中國第一代神話:其中異獸共計400餘種,你認識下面幾種?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之首,自漢代編著,作者不詳,因涉及太廣,現在專家認為,作者並非一人,而是融合文化之後的產物,也是現代對古中國地理山川文化繁衍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

《山海經》現存共計18篇,(其中大多圖文都已經消失在歷史中!)其中《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其中,《山海經》包含了,地理山川,醫藥之術,民族之分以及上古神話傳說,我們所熟知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蝸補天》等神話傳說,皆是出自《山海經》

今天我們不談其他,只是簡單的來說一說《山海經》中的異獸!

《藏山經》5:東山經 、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中山經

《海外經》4: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

《海內經》5: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海內經

《大荒經》4: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

其中18經中,共記載異獸400餘種,每一種 都有詳細記載,可以說是《山海經》是一部曠世異獸奇書。長話短說,接下來,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正統神話傳說中異獸是怎樣的!

《山海經》窮奇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似虎, 蝟毛, 有翼, 銘曰窮奇之獸。厥形甚丑, 馳逐妖邪, 莫不奔走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是以一名, 號曰神狗。

窮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記載《山海經 》,其中海內北經和西山經中全有記載,是邪惡象徵,代表至邪之物,最終被舜帝擊殺!

《山海經》九尾狐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青蒦]。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16]

三經之中皆有記載,九尾狐是瑞獸,歷史文獻中皆有記載

《瑞應圖譜》:「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焉」。

《宋書·符瑞志》:「白狐,王者仁智則至」。

《孝經》:「德至鳥獸,則狐九尾」。

可惜在商紂《封神榜》後,九尾狐被眼中惡化

《山海經》朱厭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朱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凶獸,身形像猿猴,白頭紅腳,朱厭為凶獸,與鳧篌一樣,都是兵燹的徵兆,傳說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

朱厭二形:其一猴形;其二人面猴身。

郭璞《圖贊》:「鳧篌朱厭,見則有兵。類異感同,理不虛行。惟之自然,厥數難明。」

《山海經》肥遺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璭(wei),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肥璭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的怪蛇,六足四翼。出現的地方就會有大旱。.

《山海經·北山經》:「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這種肥遺是居住在渾夕山,一個頭兩個身子。出現的地方的國家會有大旱。

這裡所說肥遺為:肥遺蛇,並非肥遺鳥

《山海經》西山經和北山經皆有記載,只是兩經記載皆不相同。西山經:是六足四翅怪蛇,與「旱魃」有關,代表天下大旱;北山經:是一條一頭兩身的怪蛇,同樣是大旱的代表。

肥遺鳥:形狀像鵪鶉,長著黃色的身體和紅色的嘴巴,傳說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麻風病,還能殺死身體里的寄生蟲。

《山海經》燭龍

《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燭九陰,又名燭龍,山海經中記載一位強大的異獸,在中國神話傳說中,燭龍更是大能力者!

《山海經》檮杌

《山海經·西荒經》中有云:「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

檮杌,別名傲狠,中國神話中上古時期的四凶之一

《山海經》畢方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譯文: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鶴,但只有一隻腳,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張白嘴巴,名稱是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怪火。

《山海經·海外南經》:「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人面一腳。一曰在二八神東。」

譯文:畢方鳥在它的東面,在青水的西面,這種鳥長著一副人的面孔卻是一隻腳。另一種說法認為畢方鳥在二八神人的東面。

《山海經》夔牛

《山海經·中山經》:「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東海有山,曰琉璃山,此山距海岸約七千里.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這種獸名夔,

《山海經》應龍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山海經·大荒北經》:「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應龍當分有兩種,其一,即處凶犂殺蚩尤、夏禹治水時之應龍,毛犢、羽嘉所生,生建馬、鳳凰、麒麟。

其二,《述異記》所記:「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山海經》旋龜

《山海經·南山經》: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此處旋龜,並非玄龜。

《山海經》精衛鳥

《山海經 北山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傳說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高達400餘種,要是全部說完,有點不太現實,其次,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要是喜歡的話,小編就接著給大家搜集,畢竟大家開心,漲知識,才是小編 最大的目的!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了,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就點一下關注,然後下方評論區留言,要是真的喜歡的話,小編爭取把整個《山海經》給大家搬回來,然後跟大家一起學習裡面的知識,謝謝大家!!!

本文由定格傳媒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抄襲轉載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定格傳媒 的精彩文章:

自古萬仙出崑崙,昆崙山到底有多神秘?
理解 寬容 善良

TAG:定格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