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術前,患者經歷了什麼?

手術前,患者經歷了什麼?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們跟大家分享了患者在手術室都經歷了什麼,這一期我們再說一下,患者在進手術室前,都需要經歷些什麼。

進手術室之前的一些必要的工作對一台手術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確地做好手術前準備,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有利於避免發生併發症,儘快地恢復生理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以骨科手術為例,良好的準備包括一般準備和特殊準備。


1心理準備:

術前難免有恐懼、緊張及焦慮等情況,或對手術及預後有多種顧慮。這時您可以聯繫家屬陪同,向醫生了解疾病的情況、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術中和術後可能出現的不適、接受手術可能取得的效果等,通過了解這些問題及解決辦法,做好心理準備。

2生理準備:

是對生理狀態的調整,利於安全度過手術和術後的一段時期。

術前練習在床上大小便

跟護士和醫生學會正確咳嗽和咳痰的方法

術前2周停止吸煙(因為吸煙會刺激呼吸道產生炎症和分泌粘液,使全麻手術或術後產生較多粘痰)

提前處理齲齒或已發現的感染灶(避免術後發生手術部位感染)

手術前夜失眠時可以從醫生處取得鎮靜劑幫助睡眠

避開生理期做手術(生理期凝血功能改變,可能影響手術出血)等


1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的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往往與貧血、血容量減少同時存在,使其耐受失血、低血容量的能力降低。低蛋白血症還可引起組織水腫,影響癒合,抵抗感染的能力也會下降。因此,您決定並接受手術前要保證飲食均衡和營養充足,術前術後要保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攝入量。

2腦血管病:

圍手術期腦卒中不常見(一般為<1%),80%都發生在術後,多因低血壓、心房纖顫的心源性栓塞所致,危險因素包括老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吸煙等。若您近期曾有短暫腦缺血發作的話,應在接受骨科手術前到神經內科專科進一步檢查與治療。若您近期有腦卒中史,那麼擇期手術(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腰椎管狹窄症的手術等)應推遲至少2周,最好6周後進行。

3心血管病:

若是您患有高血壓,應繼續服用降壓藥物至術日清晨,避免戒斷綜合征,並且血壓需要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若您同時合併冠心病和心動過緩,尤其心率在50次/分以下時,可能需要在術前到心血管內科放置臨時性心臟起搏器。若您近期發作過急性心肌梗死,則6個月內不適合做擇期手術,直到6個月以上無心絞痛發作才合適。

4肺功能障礙:

引起術後肺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煙、年老、肥胖、急性呼吸系統感染,並且,無效咳嗽和呼吸道反射減弱,會造成術後分泌物的瀦留,增加肺部感染的易感性。如果您術前吸煙超過半包/天,停止吸煙極為重要。術前還應通過吹氣球、深呼吸等的呼吸訓練,增強肺功能,利於減少術後發生肺部併發症。

5糖尿病:

糖尿病影響傷口癒合,感染併發症也會增多,而且還常伴有無癥狀的冠狀動脈疾患。因此,住院前恰當地進食糖尿病飲食、規律用藥、監測並控制血糖極為重要。若您僅以飲食控制,則術前不需要特殊準備。若您平時口服降糖葯控制,那麼應繼續服藥至手術前一天晚上。若您平時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術前也繼續用胰島素維持血糖水平,手術日清晨停用胰島素。

6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由於血管內皮損傷、凝血功能改變、血液瘀滯綜合原因導致的血栓形成,導致下肢腫脹、疼痛,最危險的是,血栓一旦脫落了,可能導致腦栓塞、心肌梗塞、腸系膜動脈栓塞、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

圍手術期發生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40歲、肥胖、有血栓形成病史、靜脈曲張、吸煙、大手術(如髖關節周圍骨折、關節置換等)、長時間全身麻醉和血液學異常。因此,術前您可能需要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使用下肢間歇性加壓裝置(足底泵),最重要的是,您需要堅持每個小時行踝泵運動(即「勾腳」、「踩腳」的動作,保持6秒鐘,每個小時30個以上)、直腿抬高運動(促進大腿血液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事匯 的精彩文章:

雙膝痛15年久治不愈原因竟然是它
20-70歲喜歡運動的人,送你們一張運動處方!

TAG:骨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