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完成的完成,大師中的大師

未完成的完成,大師中的大師

今天是老王陪伴你的第57天

今天是一代大神米開朗基羅的最後一期,我將進我最大努力幫你理解這位大師的藝術理念,進一步看懂他和他的作品。

「未完成的完成」,造就大師中的大師

1. 米開朗基羅一生致力於藝術創造,創作出了大量巔峰級的作品,尤其是眾多雕塑作品,深刻的影響著後世的藝術家們,是雕塑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米開朗基羅代表著一種感性的、極具情感張力的藝術風格,要想理解他,看懂他的作品,一定要理解他的藝術理念,弄清楚他對雕塑、對藝術的看法。

這張圖中的內容代表了米開朗基羅繪畫藝術的偉大成就完全不亞於對雕塑所作出的貢獻

2.米開朗基羅在繪畫方面的成就極高,但他始終把自己看作是雕塑家,他對石料有著天然的敏銳。曾經看到一塊從佛羅倫薩卡拉拉採石場剛剛采來的石料,米開朗基羅走過去拍了拍石塊,說:「嗯,這裡面坐著摩西。」米開朗基羅覺得自己做的,只是將已經存在的雕塑形象從一塊石料中解放出來。

米開朗基羅 --《摩西坐像》,他看到這塊石料時,走過去拍了拍說:「嗯,這裡面坐著摩西。」

3. 米開朗基羅做雕塑的方法非常獨特,和很多雕塑藝術家不太一樣。大部分人拿到一塊石料,是上下左右前後同時開工,慢慢雕塑成形。而米開朗基羅是只從正面入手,讓整個雕塑從石材中脫胎而出,似乎他所做的只是幫雕塑把周圍多餘的材料去掉,讓它自己顯現出來

4. 米開朗基羅獨特的雕塑手法,顯示出了他作為藝術大師的核心能力——對藝術的想像力。他在下手雕刻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件作品長什麼樣,神韻也已經確定好了,因此也就註定會是一件有主心骨的作品。對於藝術大師來說,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是好的藝術作品,對藝術有想像、有設計。

5.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是人類藝術史上極為耀眼的兩位大師,這兩位並駕齊驅的大師最大的分歧在於對藝術的功用的理解,也就導致了他們對繪畫和雕塑的不同看法。崇尚科學的達·芬奇認為繪畫是科學性的,是基於感性觀察後的理性求證,是研究自然的一種方法,所以比雕塑要強米開朗基羅則認為藝術的任務是為了描繪造物主的偉大,造物主創造的世界就是三維的,所以雕塑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繪畫只是投影而已。

6. 米開朗基羅對雕塑的熱愛,還在於他認為雕塑的感受維度更多。繪畫只能用眼睛從一個角度欣賞,而雕塑能從不同角度去看,還能撫摸感受質地和紋理。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理念是感性的,追求感官上的直接享受

米開朗基羅 --《聖母與聖子》,很多人認為這件作品沒有完成,但這很可能是一種「未完成的完成」

7. 米開朗基羅的中晚期雕塑作品,表達了他對藝術品「未完成的完成」 的理解。《聖母與聖子》這尊雕塑,乍一看會讓人覺得非常粗糙,不夠精美,很多人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作品。然而,藝術品和它的環境組成的共同的視覺效果,才是完整的藝術品。同一件藝術品,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藝術感受會完全不同。因此,米開朗基羅的晚期作品不一定是未完成,很有可能那些沒有被去掉的石頭,就是米開朗基羅為你創造的「環境」。

相隔300年後,我們在羅丹的雕塑作品中,再次看到了疑似未完成的作品,可見米開朗基羅的超前

8. 米開朗基羅在晚年做出「未完成的完成」的藝術品,是對自己藝術地位和風格的一種超越。這是真正的大師應當去完成的一種自我突破,不只是米開朗基羅,多納泰羅晚年時敢於做出「丑的美」,提香晚年時創作出「黑暗的光明」,貝多芬晚年的作品有著「難聽的好聽」,他們都不滿足於自己的頂峰時刻,完成了超越,成為了大師中的大師。

奧賽美術館翻修時,為了讓雷諾阿這幅畫作更有衝擊力,特意將背景的牆面塗成深灰色。可見,藝術品是和它的環境共同構成的

一點小貼士

除了博物館,還能去哪兒看米開朗基羅?

聖洛倫佐(美第奇家族)教堂中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

我們一想到要看藝術品,就想到博物館、美術館。但其實還有很多作品,被收藏在私人宅邸。米開朗基羅中晚期作品《晝》、《夜》、《晨》、《暮》四尊雕塑,要去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聖洛倫佐教堂才能看到,這間教堂里還有多納泰羅的作品,非常值得去參觀欣賞。

一點預告

至此,又一位大師的故事也講完了,但實際中的米開朗基羅要比你我想像的更加偉大。下周一我們將開始文藝復興的後起之星——拉斐爾的故事,敬請期待

西方藝術史 · 時間線

西方藝術史

古希臘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希臘化

時期

公元前336年——公元前146年

羅馬帝國

公元前146年——476年

中世紀

5世紀——13世紀初期

文藝

復興

13世紀末期——16世紀中葉

巴洛克

16世紀末期——18世紀中葉

洛可可

18世紀初期至中葉

古典

主義

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

新古典

主義

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

浪漫

主義

19世紀初

法國寫實主義

19世紀中葉

印象

主義

19世紀後半葉

後印象

主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現代

主義

20世紀至今

END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一點預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知一點 的精彩文章:

史上第一自戀的畫家——丟勒

TAG:日知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