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型廉政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進京展演

大型廉政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進京展演

雙鴨山市傳統藝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龍江劇院雙鴨山分院)創作的大型廉政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進京參加2018年度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將於6月8日、9日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

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劇照

該劇於2014年首度創排,最初劇名為《農民的兒子》,於2014年6月24日赴哈爾濱做專場演出,之後在黑龍江省東部6城市巡演19場,並參加省級匯演榮獲多個獎項。2018年在黑龍江省龍江劇藝術中心(省龍江劇聯合體總院)協助下再度創作排演,更名為大型現代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該劇著重描寫了于海河與鄉親的鄉情、與妻女的親情、與年邁父親的父子深情。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豐滿,生動真實再現了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樸實無華、可親可敬、忘我工作、嚴於律己、敢於作為、勇於擔當的當代基層好黨員、好乾部形象。

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劇照

在藝術創作上,該劇調動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手段,融入東北特色民間舞、套子口和俏皮嗑等民間表演特色,也加入現代舞、網路語言等時尚元素。在舞台呈現上,該劇貼合時代審美需求,切入戲曲亮點,兼顧寫意與寫實。角色行當齊全,強調行當,突破行當,既尊重程式又化解程式、創新程式。唱、念、做、舞綜合立體表現,達到細膩、宏觀、鮮活有機的交替呈現。唱腔富有東北傳統音樂特色,地域性鮮明。老曲新樂,適應時代,配器完善傳統,旋律豐滿、板式齊全,節奏緊張起伏有致,首尾兼顧圓滿。舞美則寫意寫實並舉,以現代化大屏幕與沙畫傳統繪景的具象為主體,兼顧抽象裝飾性舞台空間轉換。燈光點面結合,綜合話劇的點、戲曲的面、歌舞的彩,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現。服裝頭飾堅持傳統樣式與時代色彩相融合的創新,強調藝術真實,淡化生活真實,給人以強烈的現實感。全劇藝術處理自然、流暢、緊湊、貼燙、圓滿、舒暢,運用匯合手段打造了一台現代、時尚、恢弘的民族戲曲。

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劇照

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是由中宣部、文化部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系列文件精神,展示基層院團傳承發展戲曲藝術、服務基層人民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培育有利於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推動戲曲藝術繁榮興盛,而主辦的國家級戲曲演出活動。在2016年、2017年舉辦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中,黑龍江省海倫北派二人轉傳承保護中心(黑龍江省龍江劇院海倫分院)的《海倫往事》、林甸縣龍江劇藝術中心的《百米河邊》,均獲得很高讚譽。(光明融媒記者蘇麗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欲打造「全球電競之都」
離世整整三十年,人們為何還在讀沈從文?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