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零售背後的「道」與「術」

新零售背後的「道」與「術」

當互聯網思維早早席捲其他行業時,傳統的凍品行業借著天然屏障,仍維持最傳統的經銷模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推進,曾經「鐵板一塊」的凍品行業終於有了新變化。

天貓上,網店賣凍品,直播推介商品;抖音里,有人教你煎牛排,順帶著把三文魚等其他生鮮產品轉化;拼多多上,手抓餅的銷量大到要近十家工廠同時開工,來保障供應;微信社群組織的凍蝦、速凍面點等團購,客單價高,用戶粘性卻好得出奇……

以上不是營銷案例,而是近期我身邊多位凍品商「觸網」的實操。我們可以看到經銷商從「中」到「終」的變化,渠道從線下到線上線下的拓展。告別層層轉手,這些人在新平台上探索凍品售賣的新姿勢,以提高銷量和品牌曝光度。

新零售、新渠道……不但在零售界越來越火,也引來凍品廠家和經銷商的高度關注。怎麼把產品送上去,獲得高銷量,是大家探索的方向。這正是所謂的「術」。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道」?對此,有營銷專家認為,互聯網思維即用戶思維,能夠站在消費者立場看問題,並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務。把牛肉在抖音上賣到爆的陳錡則說,「飯」永遠都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種價值和服務。

說到底,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銷售永遠是需求端和服務端之間的互動,但要注意的是,也許新零售、新渠道只是偽命題,背後真正主導市場變化的是新需求。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出現,人們的消費觀念和需求發生巨大變化,誰滿足了這些,誰就掌控了未來。

有的人月薪或許不高,但願意嘗試好東西,這種變化是很多凍品商的深切感受。過去人們對品牌感知較弱,對價格極度敏感。現在,品質成了人們購物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價格不再是主導,所以產品包裝等都要做相應升級。

此外,人們還從關注產品的功能用途,轉到更加註重服務。火鍋餐飲品牌海底撈的崛起就是例證。

所以,真正驅動市場變化的,其實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這些需求能否被洞察、被挖掘、被滿足,決定著商家能否繼續屹立潮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凍食品 的精彩文章:

速看!做速凍「共享工廠」的合伙人,你心動了嗎?
龍大肉食2017年營收近66億,餐飲渠道增長113.96%

TAG:冷凍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