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種野草是外來入侵植物,果農對其深惡痛覺,不曾想是保肝良藥

這種野草是外來入侵植物,果農對其深惡痛覺,不曾想是保肝良藥

導讀:在農村長期生活的人,估計對「小飛蓬」這種野草比較熟悉,它是一種外來入侵植物,因為它會抑制果樹、農作物的生長,所以果農對其深惡痛絕,可不曾想是一種保肝良藥。

小飛蓬、又叫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破布艾、加拿大蓬等。也有的農村地區,習慣叫它為「驢尾巴蒿」,因為其長得很高,很像長長的驢尾巴。

這種植物,常生於曠野、荒地、田邊、河谷、溝旁和路邊等地。可以產生大量「瘦果」,而「瘦果」借冠毛隨風飄散,蔓延極快,而且對其它植物具有極強的排它性,會通過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鄰近其他植物生長。對秋收作物、果園、茶園危害嚴重。農民對其深惡痛絕。

大概是1860年時,在我國山東的煙台市首次被發現,而到了現如今,其在我國各地均已有分布,可見其繁殖可怕程度!

其生長習性:喜陽,耐寒,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但周圍一般可以有水分。可見,這種植物對環境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也就是說它的生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它的繁殖能力就足夠強大了,要不然也不會從煙台漫延到全國範圍內了。

雖然小飛蓬在農民心中是一種可惡的雜草,並危害莊稼的生長,但其也是餵豬等家畜的上好青飼料。其嫩莖、葉可作豬飼料。也是一味中藥,可以用來防治肝病。用小飛蓬的新鮮葉子與辣蓼、馬齒莧配伍,一起熬汁,加糖即可。必竟是中草藥,具體使用請遵醫師意見!說到養肝的野草,還有一種更「親和」的,叫細葉龍鱗草,本來也是默默無聞,一文不值,但後面發現其輔助治慢性肝炎的價值後,政府開始鼓勵農民種植這種野草來增加收益了。現在網上的巴馬藤茶其實就是這種(人工種植的)植物成分,直接泡水當茶飲,保肝排毒效果確實更顯著。

回到本文主題,自然界中,許許多多的野草,對農田的莊稼可能是個危害,但另一面,它更會產生藥用價值、經濟價值。這也充分體現了事物的兩面性甚至多面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巴拉拉 的精彩文章:

不看不知道:常吃燒烤油炸食物,原來身體悄然發生了不可逆變化
這種野草喜歡長農田裡,農民伯伯欲除之而後快,不曾想是保肝良藥

TAG:巴巴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