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好,我是蚌埠站,今年107歲……

你好,我是蚌埠站,今年107歲……

蚌埠,別稱「珠城」,是一座位於安徽北部的小城,因盛產珍珠而得名,因鐵路而重生,是一座註定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的城市。它經常被人們叫作「火車拉來的城市」,火車在蚌埠的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津浦鐵路開通以前,蚌埠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它逐漸成為淮河沿線的重要交通樞紐,人流物流集中在此,經濟也由此發展起來,火車站已經成為蚌埠這座城市的一種文化與精神的標誌。蚌埠站,就是蚌埠發展的一個縮影。

淮河鐵路大橋

1909年1月,津浦鐵路南段徐州—浦口段開工建設,1911年5月15日,淮河大橋竣工,津浦鐵路局遂正式設立了蚌埠車站。

1911年開站之初的蚌埠站站房

車站東側為旅客出口,西為售票房。站內兩股道,橫架著旅客乘車翻越的天橋。

建站通車初期,每周僅試運行兩趟旅客列車,客運量很少。

儘管是簡陋的火車站,它卻使蚌埠變成通往北京與南京的咽喉關卡。

1929年5月,孫中山先生靈柩扶入靈車,由北平南移,5月28日3時30分抵達蚌埠。

國民黨撤離時期的蚌埠站

1949年1月16日,為阻止人民解放軍南下,國民黨軍隊炸毀蚌埠淮河鐵路大橋。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火車站獲得新生!經過工人們緊張的搶修,被破壞的鐵路得到修復,蚌埠至浦口段通車。

1952年新建的旅客候車室

1952年,新建旅客候車室,站房線條粗獷、結構敦實,是典型的蘇式建築,只能容納600人。後因不能滿足旅客需要,又在原來候車室的西側加蓋了一個候車室,使旅客容納量上升到 1000人。

1954年車站站線由原來的6條增加至7條,並延長了股道長度。1995年,車站有股道24條,總長為35635米,其中到發線9條,調車線4條。

1961年5月21日,毛澤東同志南巡迴京經蚌埠。毛澤東同志漫步站台,在車站與列車工作人員合影。

1979年拍攝的車站外景圖

蚌埠站是津浦鐵路線上的重要一站,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是蚌埠站最輝煌、最繁忙的時期。

蚌埠站1987年完成旅客發送量409萬人次、中轉換乘123萬人次。

1995年日均接發旅客列車108列,年發送旅客359.5萬人次。

1992年2月20日,鄧小平同志在蚌埠東站站台上散步並聽取蚌埠市領導的工作彙報。

2011年5月,蚌埠站迎來100歲生日。

2010年8月,蚌埠站啟動了無柱雨棚建設工程,以鋼結構大跨度無柱雨棚代替現有的水泥雨棚。

蚌埠站站台改造之前的水泥地面

蚌埠站改造後的站台地面全部加高,方便旅客乘車

寬敞明亮的天橋

2011年10月份蚌埠站新站房竣工。建築風格大氣,站房寬敞明亮。候車室變成雙層,有電梯相連。

新售票大廳一角

新站房內的母嬰候車室

今天的蚌埠站,寬闊的車站大廳外牆,是象徵著淮水的玻璃幕牆裝飾,托出中間的兩片河蚌的造型,頂端含著一顆金色的珍珠。

「浴火重生」的鳳凰雕塑

車站廣場,樹起了「浴火重生」的鳳凰雕塑,預示著蚌埠在現代化的建設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1年7月1日,伴隨京滬高鐵的開通,直屬蚌埠站管內4個高鐵車站宿州東站、蚌埠南站、定遠站、滁州站正式開通運營。

2017年6月26日,「復興號」列車率先在京滬高鐵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蚌埠南站、滁州站迎來「復興號」列車的首次停靠。

宿州東站

宿州東站位於宿州市埇橋區內,站場規模為2台6線。

定遠站

定遠站位於滁州市定遠縣池河鎮青崗村境內,是京滬高鐵安徽境內唯一停靠的縣級站,站場規模為2台4線。

滁州站

滁州站位於全椒縣與南譙區交界處,是京滬高鐵上的一座二等站,站房為「線側下式」,站場規模為2台6線。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立足新起點

歷經滄桑的蚌埠站

將用智慧和汗水譜寫新的輝煌!

來源:上海鐵路局

編輯: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鐵路 的精彩文章:

震撼!今昔對比,看中西部鐵路數字經濟新版圖
3月成績單!復興號開行範圍擴大,鐵路貨運進入「電子貨票」時代

TAG:中國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