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葯叫「創收葯」……別傳出去!

有一種葯叫「創收葯」……別傳出去!

導言

提前說一下,這篇文章可能會得罪部分同行老師,小六在這裡先給各位老師道歉了。

這篇文章就是給大家寫的。你們都知道老六微信里有不少會員,平時溝通也比較密切,大家習慣看完病之後把化驗檢查的結果發給我看看,有時候也會把處方發給我,於是,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絕大多數患者根本不知道醫生開的葯都有啥用。

大家普遍表示反正按照醫生的要求吃就完事兒了。

可是,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中間隱藏了很多你們不知道的小秘密。

今天斗膽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做到「遇到了,別生氣;知道了,別亂傳。」

(開整!)

不瞞各位,醫生開的葯有一些確實管用,但也有一些確實是為了創收……對,就是那種直接跟個人收入掛鉤的。而且有時候不是個人行為,很有可能是整個科室的行為。

可能你們也注意到了,有時醫生開的葯特別多,每種葯都覺得必須得吃,一個小毛病看下來小几千就出去了,有時候甚至能花大幾千……然而,拿回來的一大兜子葯連名字都念不利索,更不要說按時按量服用,基本上都是堅持一段時間就放棄了。更邪門兒的是,就算沒怎麼好好吃藥,病居然還是好了!

這自然助長了患者不遵醫囑的決心,同時心裡也總是會有一個疑惑:那些葯真的有必要吃嗎?

事實上,你的疑惑沒有錯,有些葯確實沒必要吃,或者說,吃不吃意義不大,可能效果上來說只是99.99%到99.999%的差別,但卻不知不覺為此花冤枉錢——這就是題目上說的「創收葯」。

為什麼會出現「創收葯」?

原因不複雜,你們順著我的思路想一下:

1

大多數醫生的收入其實一般,當然也有收入高的,這跟職稱、學術地位、副業什麼的有一定關係,但是絕大多數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收入的確不算特別突出(注意,既不是說窮,也不是說收入很高,只是陳述現狀)。

2

在收入水平相對不高的情況下,大多數醫生會想辦法增加自己的額外收入。有的會搞副業或者做兼職,當然也包括多點執業或組建醫生集團,總之,就是用自己的時間來換取更多的收入。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做到的醫生並不多,所以,有些醫生還是會選擇從藥物方面來獲取一些回報。

3

恰好有一些藥物的特點是,不用也行,吃了也無害,運氣好的話可能還有點兒效果,別稱「創收葯」。這些藥物大多是國產葯,注意,並不是特指中成藥(雖然占多數),還有一部分是進口葯的仿製葯……然後藥物代理商(簡稱「葯代」)會找醫生溝通相關事宜,基本上都可以達成共識。當然,也有葯代直接找科里領導談合作,最後科里上下都會開那麼幾種葯,然後再以各種形式分給大家。

4

醫生當中大多數只是普通人,當然有「一股清流」的,也有「見錢眼開」的,但畢竟都是少數。所以,大部分醫生還是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用藥方案,不過也會存在「看人下菜碟」的情況

比如你看上去就是個學生,而且沒什麼錢的樣子,基本上就不會太過分;如果你看上去比較有錢,而且對自己的病或者對家人的病又很上心,或者表現得很焦慮、很緊張,那麼可能就會多開一些。當然,也遇到過患者要求必須多開一些的情況。總之,醫生會依據患者的情況來判斷

5

國內大多數醫院都存在這種情況,私立的會嚴重一些。公立也存在,只是相對比較克制,基本上不會出現把保健品當葯開的情況,畢竟吃相太難看。當然,有些高端私立醫院光挂號費就大幾百甚至上千,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不用靠賣葯賺錢。不過也有一句玩笑話——他們靠聊天掙錢。

6

近幾年因為醫藥分家的措施在不斷落實,葯代的日子也不好過。醫生的收入沒什麼改善,問題還是那些問題。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越來越多的醫生會在門診時把「創收葯」寫在紙上,讓患者去某些指定藥店買指定的葯……

說了這麼多,既不是幫醫生解釋,也不是幫患者揭露真相

只是想說,處在當下的環境中,也許這是大家都默認的狀態,只要不是太過分,一般也不會撕破臉……真要撕破臉了,哪邊都不好看。雖然老六也在其他科室的門診見過撕破臉,退款、退葯的,最終損失由科室承擔,分攤到醫生頭上。

如何避免踩坑?

好了,說了這麼多,該如何讓醫生少給你開「創收葯」呢?

教大家幾個方法:

1

有些醫生可能會通過你的外在穿著或配飾,來判斷你的消費水平。什麼名牌包包,什麼新款手機之類的,確實沒必要看病的時候拿出來。

2

盡量選擇正規的公立醫院,雖然體驗糟糕點兒,但是最起碼能把病看好。不像某些醫院,什麼病不病的,先宰了再說……

3

去醫院之前先對自己的疾病有個大概的了解,這個「大概了解」指的是在信息來源可靠的前提下進行學習,並不是百度看看就算了解了。主要作用是避免一些醫生為了讓你買葯而誇大病情或者嚇唬你。

如果上面的注意事項你都做到位了,那麼基本上被開「大方子」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但也還有可能會開一些不怎麼貴,但確實沒必要的藥物,一般就是中成藥,名字四個字那種,我瞎編幾個你們體會一下,比如:金雞百花膠囊、裸花百合沖劑、烏梅綠茶洗劑……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中成藥都是「創收葯」

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同醫生的習慣不一樣。我發現大多數醫生習慣先開那些管用的葯,後續再開一些「創收葯」,所以,可以藉此來判斷哪些是不用買的。當然,如果你見得多的話,那些明顯是「創收葯」的藥名(不吹不黑,以中成藥居多,當然,也有仿製進口葯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其次,醫生打出處方之後,你一定要看一看,有疑惑的地方當場問一下,別稀里糊塗地就去交錢了。可以問問醫生這些葯都是幹啥的,如果醫生懶得跟你解釋,你有這麼幾種方法省錢:

-醫生,這幾種葯我家裡還有,上次醫生給我開的還沒吃完。

-醫生,我今天帶的錢不夠,您看看能不能適當減少點兒?我用完再來找您開。

-醫生,這個葯我之前吃過,吃完之後身體XXX,特別不舒服。

……

一般這樣的話,醫生很有可能給你把處方改一改。當然,這個時候你也基本就明白真正管用的葯是哪幾種了……哦,對了,如果你已經買完了,想要退葯,那就必須要在拿到葯的當下要求退回,在沒有開封、沒有帶走的情況下基本都可以退,只是要多跑幾趟。一旦帶走了,基本上就不會給退了。

老六的一貫原則就是:陳述事實。

「創收葯」確實存在,如果觸碰了誰的利益,老六道歉,但是問心無愧。

寫這篇文章也沒什麼目的,就是告訴大家,有這麼一個狀況的存在。

我猜想肯定會有人問:「老六,難道你就不開那些葯嗎?」

講實話,開過。

曾經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很幸運,現在不用開了。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大部分的醫生還是會盡己所能去醫治患者,「創收葯」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

不過,我們都在努力。

質疑是思考的開始,但不要懷疑一切。

晚安,我愛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一診室 的精彩文章:

都說O型血的人命不好,真的嗎?
如果相見還能紅著眼,我一定是過敏了……

TAG:第十一診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