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畫家一樣攝影

像畫家一樣攝影

王炳皓 | 文

「我覺得當下出色的照片是能夠拓寬敘事可能性的照片,是能用新的方式去描繪現實景象和社會文化景觀的照片。」

隨著迅速變化的社會,創造新的攝影語言,探索新的可能性,並且嘗試突破傳統美學對於社會紀實攝影的影響和束縛,成為一種新的創作思路。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開始主動代入自己主觀的視角,積極地嘗試、探索。攝影記者出身的亞歷山大·格隆斯基(Alexander Gronsky)便是探索者中的一員。

亞歷山大·格隆斯基1980年出生於愛沙尼亞,曾在俄羅斯和一些國際組織做攝影記者。2008年,他開始進行自己的創作與探索。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2009~2012年攝於莫斯科郊區。2012年獲世界新聞攝影獎(荷賽)日常生活類組照三等獎。

Alexander Gronsky/攝

《田園牧歌》 是格隆斯基從2008年開始到2012年在莫斯科郊區所拍攝的個人項目,主要描繪了都市居民在莫斯科郊區度過閑暇時光的場景。畫面大多由自然景觀和人類的活動構成。

正如《田園牧歌》這個名字所暗示的,這個系列的作品有著濃厚的風景畫的影子。喬治·修拉、托馬斯·科爾等畫家筆下的風景似乎與格隆斯基的這一系列作品有種遙遠的呼應。

阿尼埃爾的浴場(Bathers at Asnières),1884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阿尼埃爾的浴場》描繪了19世紀法國的工人們在巴黎近郊塞納河的一個淺灘中休息的場景。畫面遠處的橋樑和煙囪向觀者傳遞出工業社會的信息,但修拉並沒有讓它們成為畫面的主體。前景休息的工人以側面、背影的方式成為畫面的重點,幾乎沒有對人正面的描繪和特寫。

19世紀中期過後,巴黎的城市迅速發展,人口從1850年的100萬增加到1877年的200萬,而阿尼埃爾的人口也在短短的10年間幾乎翻了一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阿尼埃爾的浴場》中對人類生活與城市發展關係的展示在新印象主義的和諧構圖之外有了新的解讀維度。

義大利留念(Souvenir of Italy),1866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福特山(The Mountain Ford),1846

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弗拉特浮德磨坊( Flatford Mill),1816

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有舞者的風景 ( Landscape with Dancing Figures),1648

克羅德·洛林(Claude Lorrain)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與這些風景畫類似的是,格隆斯基的畫面中呈現出的自然景觀有著非常鮮明的浪漫主義。他通過對透視、構圖的運用,和對色彩的把控,有力地將自然景觀的美感傳遞給讀者。但不同的是,表面上的和諧、平靜並不是格隆斯基所想傳達的全部。《田園牧歌》中未完工的高樓、幾層樓高的沙堆、凌亂的電線在一次次地提示讀者,這並不是完全的田園,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烏托邦。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2009~2012年攝於莫斯科郊區。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二部分,2008~2011年攝於莫斯科郊區。

在《田園牧歌》中,人類總是以十分渺小的狀態出現在畫面中。格隆斯基似乎對於具體的個人行為不感興趣。他不糾結於個體的姿態和面容,呈現的更多是人類的整體活動。城市裡的人走出城市,來到這片未被定義的地方——既不屬於城市,也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自然。荒郊里的沙灘、鐵道旁高高的土堆、遠處無盡的森林都可以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人類想要尋找一個遠離城市的避難所,這與無限制擴張的城市產生了碰撞。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米開依·楊珀斯基在格隆斯基的攝影書《田園牧歌:莫斯科郊區》的序言中寫道,「如果生活正在隨著城市向外擴張,那麼這些嶄新的建築物為何如此空曠,像是已經被人類廢棄?這究竟是開始還是結束?」

「我想要尋找那些容易被忽視的景觀,這些已被忽視的景觀往往會是社會變化的根源。這些景觀存在於邊界,城市和荒野的邊界,也就是還未被定義的區域。不同的系統發生碰撞、融合、交錯。正是在這種摩擦碰撞之中,新的系統形成了。」格隆斯基這樣說。《田園牧歌》將一種朦朧的、模糊的、潛移默化卻又實在發生的景象呈現出來——一種介於城市生活和急劇退卻並且日益破碎的自然景觀之間的景象。

田園牧歌(Pastoral)第一部分,莫斯科郊區。

Mountains and Waters(山水)。《山水》是他在2010至2011年拍攝於上海、重慶和深圳市郊的作品,用模仿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風格表現了對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的觀察。

除了敘事手法上的突破,格隆斯基還在圖片的陳列方式上有自己的風格。在他的作品裡,經常可以看到兩聯、三聯圖片的平行排列。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樣的呈現方式時,格隆斯基說:「這是在我的作品『Mountains and Waters(山水)』中開始大量運用的排列方式,我覺得這很自然。有時候我想將我的作品都貼在牆上來觀察一幅作品如何與另一幅作品互動。兩、三聯作品的平行排布讓我能夠用更加寬闊、複雜的方式探索空間,也讓讀者能夠有多層次的觀察和思考。」

就像格隆斯基所說,如何拓寬敘事內容和形式的可能性,如何更好的呈現社會文化景觀,越來越多的社會紀實攝影師正在思考這些議題。社會紀實攝影的邊界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當下似乎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關於社會紀實攝影邊界,正在不斷被人挑戰、嘗試、突破。也正因如此,紀實攝影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生命活力。

編輯 | 李崢苨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候微光 的精彩文章:

十年,五月柔軟的風吹過這片山坡

TAG:守候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