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第二季第1集:兩希文明與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基礎

第二季第1集:兩希文明與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基礎

原標題:第二季第1集:兩希文明與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基礎



.


▼ 點擊音頻收聽 ▼


? 音樂

Leslie Howard :


Franz Schubert: Zwlf Lieder von Fr. Schubert S.558 - Ave Maria


.



文 / 井中月


「中世紀」(Medieval Ages)一詞是15世紀後期義大利考古學家、人文主義歷史學的編撰者弗拉維奧·比昂多(Flavio Biondo)首先使用的概念,其時間範圍主要指「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之間。當時歐洲社會缺失強有力的政權統治,而教會神學(指羅馬教廷)則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科學精神蒙受極大打壓,封建割據造成戰爭頻繁。因此,相比人性的萌芽期——古希臘羅馬,人性的崛起期——文藝復興,中世紀則可謂「人性的壓抑期」。鑒於此,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提出「黑暗的中世紀」,同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盛行「中世紀是黑暗的千年」的言說。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文藝復興的歷史基礎是兩希文明和中世紀。正如,查理哈斯金(Charles H.Haskins)所言:「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事實上,中世紀並非那麼停滯與黑暗,文藝復興也並非那麼輝煌與光鮮。



十字架書頁 出自《林迪斯法恩福音書》


犢皮紙蛋彩畫


約34.3X23.5cm 約公元700年

英國國家圖書館



貝恩瓦爾德主教大門 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


失蠟法青銅雕塑


高約480cm 約公元1015年


德國希爾德斯海姆



聖米迦勒修院教堂內景 面向半圓室


二戰期間遭受破壞


1950—1960年修復

德國希爾德斯海姆


史實證明,中世紀曆經千年的宗教神學(天主教)洗禮,也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和生機勃勃的文化。例如,「日耳曼文化(Gemanic culture)、加洛林文化(Caroline culture)、奧托文化(Ottonian culture)、羅馬式文化(Rome culture)、拜占庭文化(Byzantine culture)、哥特式文化(Gothic culture)」[1]等,這些獨具一格的文化既彰顯著中世紀的魅力和歐洲人的智慧,又體現了中世紀對「兩希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揭示出宗教神學信仰「向上」的神本精神。而民間與宮廷生活、政治與宗教理念、神話與騎士傳奇等題材同樣賦予了中世紀文化繽紛、奇幻的色彩。



公元1265年前後的拜占庭帝國疆域



義大利 佚名 狄奧多拉皇后與侍從


鑲嵌畫


約264X365cm


拉韋納聖維塔爾教堂


中世紀貴族生活圖景


我們通過對「西歐中世紀文化(社會、政治、宗教、哲學等)中的基督教教會」[2]的研究可以得知,以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為代表的為「神」辯護的經院哲學,是希臘哲學與阿拉伯哲學和基督教神學衝突與融合的結果。經院哲學具有極強的邏輯性、系統性、秩序性、嚴密性;樹立權威,宣揚原罪,控制思想,懲戒異端(如設立羅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和加爾文的「宗教法庭」等所謂「合法」機構。這種由人替神進行裁判的審判制度明顯違背了《聖經》原則,但卻將司法權從君主權力中獨立出來,實現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衡關係,為西方基督教國家的現代司法獨立奠定了基礎。);確立神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聖三位一體」的秩序。這種思潮的影響不局限於宗教領域,也作用於諸如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和新畢達哥拉斯主義(Neo-Pythagoronism)等哲學領域。某些哲學學派被神學「附體」,甚至扮演著宗教角色,其核心理念也由本原探尋轉向原罪救贖。



坐落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內景


始建於公元960年 1065年建成 1220—1517年重建


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形式



皇家空軍禮拜堂祭奠二戰不列顛之戰的彩色窗戶



坐落在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博洛尼亞大學

(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


被尊稱為「大學之母」


始建於公元1088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坐落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西提島上的巴黎聖母院


始建於1163年 1345年建成


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形式


由於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紀文化[例如,泥金裝飾手抄本(Illuminated manu)、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哥特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等]中佔據主要地位,因此,探究基督教(格里高利所認為的「崇高學術」)的神秘主義和文化演變,有利於明晰修道院的變遷、經院哲學的形成、疆域的拓展、城市的興起(譬如,圖爾奈、斯特拉斯堡、熱那亞等)、教堂與教育機構的擴建、中產階級的崛起、知識的膨脹、貨幣經濟的繁榮(封建制莊園式自然經濟)及貿易財富的積累等;從而論述君權、教權、人權的諸多關係。在以神學為核心的政治權力的主導之下,世俗政治與神學政治逐漸結合,基督教教會也成為中世紀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院哲學的基礎上確立了文化教育最初的樣本——大學[其前身多為神學院,推行「縉紳教育」(Educayion of Gentlement)]。諸如,博洛尼亞大學(1088年)、巴黎大學[(1160年)查爾斯·霍默·哈斯金斯(Chades Homer Haskins)在其著作《大學的興起》中寫到:「從體制性意義上講,巴黎大學是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的直接產物。」]、牛津大學(1167年)、劍橋大學(1209年)等,它們為後來的自然科學、倫理學、修辭學、宗教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正如,英國學者阿蘭·科班(Alan B. Cobban)曾講:「學術自由理念的形成以及為了它的發展所付出的努力,或許是中世紀大學史上最寶貴的特徵之一。」[3]



荷 彼得·勃魯蓋爾 死神的勝利(The Triumph of Death)

約117X162cm 約1562年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反應中世紀黑死病的油畫力作,


揭露教會的黑暗和宗教法庭的恐怖。



德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 犀牛(Rhinoceros) 木版畫


約48X57cm 約1515年


義大利貝里尼家族博物館


影射一個關於大航海時代、


歐洲印刷術和畫家想像力的故事。

公元14世紀(集中在1346——1350年),「黑死病」爆發,歐洲超過1∕3的人口非正常死亡,引起了歐洲社會結構的重新「洗牌」,進而暴露了教會的殘暴與腐敗,極大地削弱了封建貴族和教皇的勢力,導致了中世紀時期的文化衰落,間接地促進了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的出現。隨著印刷術在歐洲的傳播,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1453年),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遺迹被重新發現,進而促進了「人學」[4](最先提出「人學」的是14世紀的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Petrarca),其代表作為《歌集》;由於他與中世紀的「神學」進行對抗,因此,被讚譽為「人文主義之父」)與世俗哲學的重新崛起,並重新認識到了人的價值和尊嚴。



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弗蘭契斯科·彼特拉克



托勒密「地心說」宇宙模型論示意圖



哥白尼「日心說」宇宙模型論示意圖


顯而易見,持續多個世紀的文藝復興並非是突如其來的古典文化「復興」,而是經歷了漫長的,循序漸進的演進過程。義大利出現的文藝復興與比鄰希臘的優越地理位置,繼承羅馬的偉大文化傳統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哥白尼提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論(1543年,發表《天體運行論》)對人們世界觀的更新不無關聯。同時,也與宗教改革對人性的釋放、人文主義(Humanism)思潮的風靡、中產階級的崛起、流行病激發人們對生命的反思等諸多方面存在緊密聯繫。整體而言,文藝復興是科學、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等複雜因素交織而來孕育而出的文化景象。



愛德華·吉本所著《羅馬帝國衰亡史》


約瑟夫·泰恩特所著《複雜社會的崩潰》



義大利哲學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所著的《關於人的尊嚴的演說》被讚譽為「人文主義宣言」[5]。與中世紀相比,文藝復興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出現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著重關注人的價值,破除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並為這一運動提供了重要的輔助力量。



挖掘中的薩頓骺寶窟 艦船之墓


埋葬著公元7世紀初統治英國東英吉利亞的國王雷德沃爾德


挖掘於公元1939年


希伯來星盤(Hebrew Astrolabe


約公元1345—1355年


鐫刻有希伯來銘文以及阿拉伯文字,


具有計時、勘測、定位、占卜等功能,


是中世紀宗教與政治結合的特殊產物。


19世紀初,浪漫主義思潮對啟蒙運動(伏爾泰、盧梭、康德)所蘊含的理性精神對感性(尤其是經驗主義,如啟蒙運動的口號「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的超越作出回應。19世紀下半葉,考古學的重大發現,眾多不為人知的歷史遺迹和文獻史料得以重見天日,特別是1939年,對薩頓骺[(Sutton Hoo),公元625年]寶窟的挖掘整理,扭轉了「中世紀是黑暗時期」這種一邊倒的負面觀念。20世紀中葉,世界科技思潮的變革,尤其是藝術史與文化史研究視角的轉變,使得西方學者對「中世紀」的研究態度逐漸趨於理性。同時,也越來越科學、客觀、寬容地對待基督教文化的歷史地位;特別是「中世紀作為文藝復興的基礎」的觀念得到普遍認同;對於影響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基督教(「兩希文明」所孕育)也作了相對理性、公正、準確的評價。當然,這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一些非西方學者對歐洲「中古史」的看法。直到今天,無論是研究西歐藝術史、哲學史、宗教史,還是法律史、制度史、政治史等,都不能忽視「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在歐洲文化中的作用及影響。


注釋:


①公元9世紀之前,多數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參照奧古斯丁(Augustinus)的觀點,認為人類正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與神話傳說、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科學歷史主義等這種以時間為軸線的線性演變不同),也是最後一個階段,亦即《聖經·啟示錄》中所預言的「末日」,故有「黑暗」之意。然而,對於「中世紀」的史實而言,由於人文主義者摒棄了如奧古斯丁等神學家以宗教神學看待歷史的傳統做法,而堅持以文化社會學這一嶄新視角,以古典文化為立場來審視歷史。十四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把歐洲以往的歷史劃分為古羅馬、古希臘時期和黑暗時期兩個階段,並將這一文化(主要指古典文化)停滯時期稱作「黑暗時期」,進而影響了後來的歷史學家對歐洲中古史的認識。


②比昂多著有31卷本的史學巨作《羅馬衰亡以來的千年史》(Historiarum ab Inclinatione Romanorum Imperii Ddecades Tres,1493)一書,此書所述歷史始於公元412年,止於公元1441年。在比昂多看來,羅馬帝國的瓦解與殘害基督徒、公民生活頹廢、蠻族部落入侵等因素直接相關。此後,美國學者約瑟夫·泰恩特(Joseph A.Tainter)在其著作《複雜社會的崩潰》一書中羅列出諸多關於「羅馬坍塌原因」的研究成果。例如,阿雷提諾(Aretino)認為,羅馬衰亡是由政權移主導致。阿戈斯蒂諾(Agostino)則把羅馬沒落的原因歸咎於拋棄古典風範。孟德斯鳩(Montesquieu)在1734年發表的《羅馬盛衰原因論》中利用古羅馬史料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堅持以「分權制衡」的法治學說突破「君權神授」的神學思想,倡導政治自由,捍衛法的精神。他從道德層面展開探討,進而指出羅馬的強大來自於美德,而美德喪失致使羅馬衰落。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認為羅馬帝國被摧毀則在於過度依賴殖民地的緣故,倘若一個帝國的運轉必須依賴殖民地時,那麼它就變成了殖民地。吉本(Gibbon)在卷帙浩繁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批判地認為,羅馬的崩潰不僅在於皇帝昏庸,軍紀渙散,士氣衰落;更因為基督教對當時危機感的消解,「傳統的羅馬英勇精神」在基督教日漸月染的影響下消逝了。赫德(Herder)篤信人類社會結構並非永恆不變,羅馬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暴政、蓄奴、墮落等消極因素,尤其是對奢侈品的無節制沉迷,造成社會「活力」銳減,致使帝國沒落。黑格爾(Hegel)認為,一個國家的合法政權必須建立在公民個人利益和國家公共利益協調和匹配的基礎之上,一旦國家實現偉大的目標,就會帶來自然死亡和民族毀滅。布魯克斯(Brooks)堅信人類社會根據自然賦予「能量物質」的多寡表現為不同的社會形態。集權政體,階層分化,經濟競爭,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羅馬這一「高能耗」國家,在「能量」被逐漸消耗殆盡之後,必然會走向衰落。雷蒂庫斯(Rheticus)則把君主政體的興衰與天體運行規律(如地球公轉軌道和太陽離心率等)聯繫在一起,並於1540——1543年間,提出「哥白尼式」的崩潰理論。此後,他的觀點被博丁(Bodin)等學者所繼承,進而延伸為國家命運受到歷史興衰循環模式的天然制約,當然,這不免帶有鮮明的歷史決定論的色彩。


③由於歷史觀念不同,決定了人們對世界中古史的始迄時間認識也不同,例如,英國劍橋中世紀史對上限就介紹了12種觀點。而普遍流行的關於西歐「中世紀」時間範圍的界定,伊始時間往往不謀而合,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即便一些學者對此頗有說辭,而追認公元256年,日耳曼人第一次進攻羅馬;公元284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登基(羅馬政體由共和制變為君主制),但是這些觀點往往因缺乏說服力而不被學界接受。]而終止時間常常莫衷是一。目前,關於「中世紀」終止時間的界定,學界盛行四種觀點。第一,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395年—1453年)滅亡;第二,公元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三,15世紀初,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第四,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大航海時代(或地理大發現)。就藝術及藝術史研究而言,本文傾向於第三種觀點。


④羅馬教皇為保持獨立地位,建立教皇國,並偽造《君士坦丁贈禮》文件,杜撰出君士坦丁大帝曾將羅馬城和拉特蘭宮等交給了教皇。《世界歷史》中記述,在歐洲中世紀時期,羅馬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最高代表,「權力好比太陽」;基督教神學是一切知識的頂峰,凡與宗教神學對立的主張和言論均視為「異端」。


參考文獻:


[1]【法】蘇菲·勒布朗著,李軍麇譯:《中世紀藝術:跨越千年的中世紀精緻美學塗色書》[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2]王亞平:《西歐中世紀社會中的基督教教會》[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3]Alan B. 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London:Methuen & Co.Ltd,1975.


[4]【美】勞倫斯·卡寧漢姆、約翰·賴希著,毛保詮譯:《世界人文簡史:文化與價值》[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


[5]【美】羅伯特·C·拉姆著,張月、王憲生譯:《西方人文史》(上下)[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2017年7月第一稿 2017年12月第二稿


撰寫於中國油畫院


.


學 術 顧 問: 郭 雅 希


Academic Adviser


Guo Yaxi


學術顧問


郭雅希


.


設計:臧 鵬


配音:柳懿洋


剪輯:杜正堂


.


圖片:來自網路


.


MAP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油畫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油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