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為啥科普我自己看看還行,一跟親戚朋友分享就難到升天?

為啥科普我自己看看還行,一跟親戚朋友分享就難到升天?

羅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處處皆美,也皆學問。對美的欣賞,只要留心觀察和思考,習慣成自然,便不至於「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對學問的探尋,不同人則有不同的方式。就像在《丈量世界》里,亞歷山大?封?洪堡親身登高山、涉險灘,卡爾?費德烈?高斯只在內心世界中孜孜以求,但兩人卻完成了同樣的偉大探索。

圖源:pixabay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著眼,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去感受它們可能帶來的不同感觸。比如,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李泉在今年《我是歌手》節目中演唱的《Sunny II》,會發現這裡面充滿了很多科學哲理;再比如,將我們的思緒擴展一下,《醉玲瓏》這部電視劇就好像是在講平行宇宙和時間倒流的問題。

各種影視劇中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台詞,「別人心裡已經認定的事情,再解釋又有何用?」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當然,我不是想去探討影視劇中衝突框架的建構問題,而是想借題發揮,用庖丁解牛的方式,以上面提到的台詞為契機,談談如何做科學傳播的問題。

為什麼某些人心裡會認定某些事情?

這個就值得我們研究一番了。

社會科學研究表明,人們會有先入之見,也就是說他們會根據自己的信仰、態度、價值觀,以及已經形成的各種知識體系去同化或抵制各種陌生的信息[1]。如果這些陌生信息與他們已有的價值體系相一致,那麼他們可能會接受這些信息。可是一旦這些信息與已有的價值體系形成了衝突,人們便可能試圖去同化這些信息;如果同化失敗,那就會抵制或者漠視這些信息。這是選擇性記憶的一種機制,同時也可能會導致認知失調[2]。

此外,人們是思維或認知上的懶惰物種,在遇到信息的時候往往會調用認知捷徑,也就是不太費腦子的那一部分系統。有關這方面的內容,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有深入的論述[3]。

其實,在科學傳播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愈發多元,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信息都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更不要說不同的信息了。這也就提出了「科學傳播者要研究不同目標受眾」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因人制宜」。此外就是對科學傳播策略的設計和執行都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情境,比如,人們的認知狀況、價值觀體系、既有知識現狀等等。

刻板印象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我們先前就對某個事物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和評判標準,那麼在日常的溝通交流當中,我們也可能會推廣由此形成的觀點、印象、價值觀。比如,曾經在小學生的印象中,科學家都是身穿白大褂,滿頭白髮,戴著近視眼鏡,坐在實驗室里,手拿各種實驗設備的形象,所以小學生畫出來的科學家圖像也一定會是這個樣子的。而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走到公眾中間,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傳播科學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刻板印象,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也能「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既然已經認定,再去解釋是否有用?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你不去解釋,那麼結果可能會不斷惡化,因為這會強化公眾心中固有的認識和偏見,最後必然「積重難返」。實際上這方面的案例也有很多,比較明顯的就是轉基因科學傳播的問題。很多科研人員認為公眾對轉基因不理解,也不願意再費口舌去開展科學傳播工作,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結果可想而知。當然,生活中還有其他一些方面的例子,在科研人員看來是小兒科的問題,公眾可能並不全然知曉,甚至是存在著誤解,如果不能及時加以糾正,那麼這樣的誤解也會越來越固化。

特別是那些具有爭議性的科學話題,一旦科學共同體保持沉默,必然會加深公眾的各種猜測和質疑,進而損害科學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損害公眾對科學以及科學研究人員的信任。畢竟信任不是天然的獲得的,它需要培養,需要通過科學傳播來實現。而一旦失去信任,重建過程要比最初的獲取更加困難。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兩名攝影師用戲謔的攝影藝術表達了他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未來的擔憂。圖片來源:designboom.com

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一種科學精神。當然,對公眾認知偏差的糾正不僅僅需要科學知識,更需要站在公眾的立場,也就是去了解公眾的既有知識、價值體系等方面的因素,換位思考。這就涉及到了所謂的「缺失模型」的問題,相關研究表明,一個人掌握的科學知識越多,他的科學態度並不一定就會更積極,特別是在具體的科學議題上,這種關係可能是兩極分化的[4]。也就是說,總體上,掌握了大量知識的公眾對科學的態度可能是積極的,但是就特定的科學相關議題來說,他們的態度則十分多元,甚至是處於兩個極端。究其原因,也許正在於我們只傳播了科學知識,而忽視了從公眾的關切點出發,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傳播。

當然,如何改變公眾心中既有的各種認知還有待於更多的研究發現,但是我們作為科學傳播工作者,不能用「別人心裡已經認定的事情,再解釋又有何用?」這樣的託詞來拒絕傳播科學。我們要做的,是讓公眾更多去了解科學精神,了解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從而形成有利於科學傳播的社會環境氛圍。

正所謂,「能者做,不能者教」而已。

參考文獻:

[1].Fischhoff B. The science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Supplement 3): 14033-14039.

[2].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7.

[3].賈鶴鵬, 范敬群. 知識與價值的博弈——公眾質疑轉基因的社會學與心理學因素分析[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6, 38(2):7-13.

[4].Kathleen Hall Jamieson, Dan Kahan, Dietram A. Scheufele.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鬃狼:隨便撒泡尿,居然也能招來警察!
世界上最古老的頭屑是恐龍留下的,這就尷尬了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