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諮詢師」應該都是「認知教練」

「心理諮詢師」應該都是「認知教練」

「軟科學.認知篇」「心理諮詢師」應該都是「認知教練」

曾經花了巨量投入,做過所有行業前沿探索,發現「心理諮詢」概念本身就是一個不靠譜的東西。

我們人類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系統,涉及到我們最底層的種族,文明的模式。

所有有關於生存發展的知識和經驗,都是認知。包括我們目前的社會結構,生存關係,行為邏輯,都是自然生存演化的產物。

特別是我們的語言體系(廣義),價值判斷,行為邏輯,都是屬於「認知定義」。

因此,在做了很多年的「心理學探索」以後。果斷的放棄「心理諮詢」這樣的概念。

心理學本身就是一門前沿性探索型的學科,我們在此方向上積累薄弱。

心理學是一門學科,不是行業。

依託於研究性學科的,行業,本身就是不靠譜的。

至於致力於基於「正常還是不正常」作為核心判斷題的「心理諮詢」更是不靠譜。

嚴格來說,我們都是在努力認識世界,了解自我。這是「認知科學」。

也就是說,「心理學」本身就是一門「認知科學」。

「心理諮詢」也是「認知優化與行為優化」的過程。

最近這些年的「心理諮詢」需求,本質上是由於極速發展的社會文明,導致原有的認知結構與社會關係準則被打破,需要重建。

建議大家,多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方案,多關注「健康人」,多關注「認知科學」應用。

很多人,被坑了,這就是真相。

被困在「思維邏輯表達」中的「語言語義辨析」,或者醫學生理學類邏輯,出不來。

一旦用:認知科學。來解讀我們現有的理論和社會需求。一切迎刃而解。

「心理諮詢」的難以界定,難以解讀,難以規範化,是因為本身就是不靠譜的認知方式。

而作為科學實踐的「認知科學」,是可以清晰定義,規範,可以準確把握的。

「心理諮詢師」應該都是「認知教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軟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主動思考、目標感與持續性

TAG: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