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芳華軼 手搓辣椒

芳華軼 手搓辣椒

那時候,俺娘去省城讀大學,俺爹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

那時候,俺爹為俺扎小辮兒,送俺上學堂,幫俺做風箏、改作文、看紅高粱、品古藺郎……

那時候,俺又瘦又小,哭兮兮咽不下爹做的飯菜。俺爹無意撿起灶上的紅辣椒,用手碾成末,灑到菜碗里,辣噓噓兒、嗆嘴嘴兒、香噴噴兒,白米飯吃了兩碗兒……

晚上,俺爹在昏黃的燈光下,寫就此文。

轉眼三十年……

第10篇文章

烏蒙山區土肥水美,不乏雨路陽光,物產極為豐富,猶其盛產辣椒。辣椒品種繁多,形態千姿。有長長的、短短的、圓圓的、扁扁的;有柿子椒、燈籠椒、一撮椒、朝天椒。烏蒙人喜種辣椒,好吃辣椒,而且吃法講究,別有風味,特別偏愛「手搓辣椒」。

手搓辣椒堪稱川南調味佳品,烏蒙山一絕,能與湖南佳肴偉人毛澤東極喜好的油煎捆冬冬(整個)的干紅辣椒媲美。手搓辣椒能拌菜,作醬作佐料,又能單食成為主菜,烏蒙人個個愛吃,一日三餐都離不了。烏蒙山歌云:「天當房,地當床,辣椒當衣裳」。手搓辣椒拌菜色鮮味足口爽提神,有回歸大自然返璞歸真之感覺。素菜蘸手搓辣椒既開胃健脾又能保持菜的本味,葷肉蘸手搓辣椒,更有去膩除腥之妙用,油再多也無膩之感覺。

烏蒙人又稱手搓辣椒為「糊海椒」,其製作極為簡單,只需將干辣椒擦凈用微火烘烤,烤至黑紅黑紅溢出辣椒特有的香味後待稍冷片刻,放入手掌心裡搓碎拌上鹽便可食用。

雖然手搓辣椒的製作極為簡單,但正宗的手搓辣椒卻特別講究。一是製作手搓辣椒必須用柴火燒就的子母灰烘烤,用子母灰烘烤的辣椒焦酥酥的、黑里透紅、紅里透亮、無半點苦味。二是手搓辣椒碎食不可見刀見碓,只能將烘烤成焦酥酥的辣椒放入手掌心,兩手掌心交叉用力慢慢搓揉,待辣椒成為辣椒米大小般的碎片,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手搓辣椒。三是製作手搓辣椒醬不能用醬油等洋佐料,只能用陳年泡菜鹽水調製。四是製作的手搓辣椒醬用蔥極為考究,不能用大蔥與小蔥和香蔥,只能用烏蒙山特產的火蔥提味。

手搓辣椒在烏蒙山區由來已久,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傳說。在很久很久的那一年,天大旱、溪斷流、塘乾涸、田龜裂。山民無法種植水稻,便改種辣椒。山杠爺從很遠很遠的山溝溝里擔水澆灌辣椒苗。雖然山杠爺的肩摩破了皮,腳上爬滿了水泡,但辣椒長勢特別特別的好,結出的辣椒個大肉厚紅丹丹的掛滿枝頭。辣椒成熟後,山杠爺將辣椒一串一串吊起掛滿灶房,做飯不慎火苗串出點著辣椒,燒得糊焦焦的。山杠爺心痛極了,將燒得糊焦焦的辣椒拿到眼前,左瞧瞧,右看看,怎麼也捨不得扔掉。不經意的將辣椒放在掌心裡慢慢的搓揉、搓揉,竟溢出陣陣清香,引得食慾大增。因天大旱,山民缺衣少糧,只好挖野菜、剝樹皮充饑。食之久淡而無味,極難咽下。山杠爺拿出燒得糊焦焦的辣椒給鄉親們拌野菜、樹皮,勝過美味佳肴。吃了山杠爺的「糊海椒」,不但幫助山民渡過了饑荒抵禦了寒冷,還治癒了不少因吃野菜、樹皮傷胃脹肚的山民。就這樣手搓辣椒一傳十、十傳百、村傳村、寨傳寨、一代傳一代留傳至今。在這方圓幾百里的烏蒙山,手搓辣椒成了山裡人必不可少的調味佳品。

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的富足,烏蒙人的吃法越來越多,花樣不斷翻新,越來越有考究,但手搓辣椒仍以它獨特的風味倍受青睞而久經不衰,並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城裡星級賓館的保留菜肴。普通人家沒有子母灰就用煤碳火烤食手搓辣椒,就連天燃氣灶上也有人烤食手搓辣椒。中醫云:「手搓辣椒具有開胃除膩,消食除脹,驅寒除濕之妙用」。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丸子藍青 的精彩文章:

TAG:丸子藍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