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軍民融合的人工智慧發展之路

軍民融合的人工智慧發展之路

當前,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也是當前發展最迅速的技術領域之一,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乃至顛覆性的影響。高校處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在人工智慧強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優勢。

清華大學是最早系統開展了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1978年計算機系就成立了「人工智慧與智能控制」教研組,並招收第一批人工智慧碩士生。清華大學擁有包括1990年成立的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智能微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內的多個人工智慧研究基地,和多個人工智慧研究團隊。以張鈸院士團隊為例,他們在以自然語言理解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影響的成果。該團隊承擔了軍委科技委國防前沿創新特區總經費過億的「面向未來人機協同作戰的人工智慧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他們在貝葉斯記憶學習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引起國際人工智慧領域的高度重視;提出的人工智慧安全的深度學習對抗性攻防的理論和演算法取的創新性成果,在Google舉辦的國際比賽中包攬了全部3項冠軍。團隊成員朱軍副教授入選MIT科技評論35歲以下35人中國區先鋒者和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評選的「人工智慧青年十傑」。可以說,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很好的基礎和積累,在服務人工智慧強國戰略上責無旁貸。

按照中央要求,清華大學將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和人工智慧強國戰略緊密融合在一起。清華大學受軍委科技委委託,負責建設軍事智能高端實驗室。從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上看,軍事智能和通用人工智慧具有共通性,因此,清華大學將軍事智能高端實驗室的建設作為服務人工智慧強國戰略的核心抓手。

在軍事智能實驗室的建設中,清華大學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手都要抓的理念。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重視基礎研究。沒有基礎研究作為支撐的高技術是很難持續發展的,也很難有真正的競爭力。因此,夯實基礎研究是高校在國家的人工智慧戰略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人工智慧發展在中國有很大的應用場景紅利,應用技術研究也很重要。因此,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方面堅持以基礎研究支撐應用技術研究,以軍事需求為導向,推動人工智慧基礎研究的發展。

基礎研究主要指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聚焦於人工智慧學科核心基礎問題的研究,是我們能與國際頂尖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比肩的關鍵。清華大學從兩個角度切入人工智慧核心基礎研究。第一個角度是從腦科學為主切入,研究重點在於腦科學研究以及受腦啟發的人工智慧模型前瞻性探索。這方面布局不是側重於支撐現實性人工智慧主流應用,而是著眼未來應的主動布局。這類研究帶有強烈的交叉學科性質。為此,清華去年成立了實體實驗室「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推動人工智慧和腦科學的交叉研究。第二個角度是從計算切入,著重於針對目前人工智慧基本理論框架面臨的困難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人工智慧的終極競爭力取決於上述基礎研究方面的創新能力。根據美國CSRankings (Computer Science Rankings)的官方數據,過去十年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高水平論文的發表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表明清華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上已經走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應用技術研究主要指著眼於國家重大需求,尤其是軍事需求,研發關鍵應用技術,推動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軍民融合。清華在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學校與騰訊、搜狗公司已經開展了超過十年的戰略合作,一大批研究成果被應用到騰訊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系統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清華大學在應用技術研究方面還十分注重「啃硬骨頭」,聚焦感知技術,支撐真正的智能系統。清華還成立了校級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智能無人系統研究中心」,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發。

清華還從體制機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為了推動人工智慧領域的跨學科交叉研究,學校成立了跨學科交叉研究領導小組,出台了多個支持跨學科交叉的文件。如:跨院系的教師兼職制度,計算機系的教授可以在生命學院兼職;還出台了跨學科交叉學位評定製度,對於培養人工智慧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學校剛剛批准了法學院的「計演算法學」工程碩士項目,也是學校人工智慧與文科深度融合從而產生嶄新的學科專業方向的一個嘗試。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看到人工智慧應用技術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更加重視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高校應該定下心來,坐人工智慧這個熱門領域內的冷板凳,敢於啃硬骨頭,尤其是切實支撐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人工智慧強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 尤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協年會將聚焦智慧內涵
立法,如何深入影響學前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