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究竟拿什麼裝備,才能孤身一人在野外生存下去呢?

究竟拿什麼裝備,才能孤身一人在野外生存下去呢?

原標題:究竟拿什麼裝備,才能孤身一人在野外生存下去呢?


Bushcraft里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和技能就是使用基本工具(如刀,斧,鋸老三樣)製作其它工具,這也是bushcraft和其他戶外活動的一大區別。不用花太多錢買各種花哨的裝備在這種沒有完整裝備的情況下,也能從容體會莫道山中無供給,明月清風不用錢的瀟洒愜意。




HEROINSIDE雷神 - live 小酒館 1997-2002



第一次看到這種bushcraft木錘是在YouTube一個叫DBK(Dutch Bushcraft Knife)的頻道上看到的,這個頻道主要講Bushcraft的各種工具(主要是刀)和各種技巧,有興趣能翻牆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圖中那個鎚子就是「今天教你做個鎚子」的那個鎚子。



Bushcraft裡面一個重要技巧就是「Baton」,也就是用重物敲擊刀背縱向劈開木材,讓本不沉重的小刀發揮開木的本領,之前在國內網站上看到有人翻譯為「背敲」,這是個好翻譯,發音相近而且一看字面意思就明白,表揚~~



「背敲」的效率由刀身形狀(包括開刃方式與刃厚)和敲擊的力度決定,那麼在野外提高背敲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敲擊力度了,用這種木錘取代隨手撿來的木棍,擊打力度要高很多,因為它鎚頭重手柄輕,重心前移,掄起來非常舒服。



首先找一倒下的枯樹,粗細十厘米左右或以上為最佳,盡量選擇密度大硬度高的木頭,如果太輕或者太軟,那麼鎚子就沒什麼意義了。鋸下長度大約為四到五個拳頭的寬度,盡量用鋸子,切面整齊好看,後期處理起來也容易一些。


我用的Silky GOMBOY 210毫米萬能目鋸刃,木頭直徑約100毫米,鋸下來10秒鐘左右,如果用更長的鋸刃或者專門鋸枯木的枯木鋸刃,切割會更快。



那麼今天做個鎚子所需要的工具有:一段木頭,一把鋸子和今天拿出來測評的Mora Garberg。這把刀一直是我的bushcraft和露營的攜帶首選,很大一個原因是它便宜(至少在國外賣得便宜),因為刀子帶出去就是要用的,不管輕度使用還是重度使用,都會對刀子有磨損,那麼如果每次出去帶的都是那種,比如Spyderco Puukko:



雖然好看又好用,但是對於作為一個「每把刀時刻必須保持最鋒利狀態」的強迫症來說,每次露營完回來都要磨一遍CPM S30V可不是件輕鬆的活兒,況且這種刀這麼漂(zei)亮(gui),很少捨得拿出去猛操。



Mora Garberg就不同了,整把刀從全刀設計到材料選擇都是為了便宜實用,也就是說你買這把刀的所有錢(官方定價或更低)都花在了實用性能上,所以如果你覺得我只是因為便宜而經常使用它那就大錯特錯了。評價一把刀是否為一把好刀要分兩個階段看,使用時和使用後。



使用時:手柄秉承Mora一貫作風,絕對舒適,幾乎是實用量產刀具品牌裡面最好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就算長時間使用,手也很少出現疲勞或酸痛。14C28N的全龍骨刀身,斯堪迪研磨非常bushcraft風格,Mora對14C28N的熱處理應該是我見過最好的,國內原創品牌現在大量使用14C28N作為折刀刃材,熱處理真不敢恭維,畢竟熱處理是Morakniv的核心技術行業機密,國內使用的原廠熱處理沒有Mora好倒也正常。


使用後:斯堪迪式的開刃方式幾乎是最方便研磨修復的開刃方式,這裡我把修復和研磨分開講,修復是指快速把刀子恢復到鋒利狀態,一般來講是用一個趨近開刃角度但稍微大一點的角度,來研磨刀刃那條線,也就是所謂的Micro Bevel(微刃面),而Mora Garberg原廠刃就帶有Micro Bevel,所以修復起來非常方便,甚至我試過拿條鋼尺和皮帶就能較為完美的修復到鋒利狀態。而研磨就是拿磨刀石研磨整個斯堪迪刃面了,由於是拿手擼,磨著磨著就會把斯堪迪磨成微蛤刃,著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為了彰顯自己是全龍骨(開玩笑,其實更多為了實用),Gargerg有一個從刀柄末尾處伸出來的尾錘,可以簡單用來砸砸東西,值得注意的是,整把刀的金屬部分除了刀刃,全部都是非常鋒利硌手的九十度稜角(有些地方還有點不平整,總之非常劃手),包括尾錘也是,不知道是Mora打磨粗糙還是刻意為之,反正我挺喜歡的,刮火石火花很大(基本上是我的眾多刀里火花最大的),從硬木上刮取火絨也是毫不含糊。



回到鎚子上,先用刀把樹皮剝了去,枯木的樹皮非常好分離,刀子放進去一碰就開。



然後用鋸子開鋸,下鋸的地方距離木頭一端約兩拳頭的寬度,注意不要鋸太深,深度大概在木頭直徑的四分之一左右。



一邊鋸一邊旋轉木頭,每次鋸的深度要相同,讓木頭內部形成一個環裝的截面。


鋸完之後,先用背敲的方法去除掉大塊的木頭,然後用刀削去凸起不平整的地方,增加使用的舒適程度。



最後鋸下手柄不規則的地方,以免在錘擊使用中扎到手腕。



大功告成。



試一下背敲,掄起來呼呼帶風,非常有力。其實這種木錘在露營的時候用處很多,比如把固定帳篷的防風地釘鎚進地里,或者砸個核桃什麼的。出去露營或者玩bushcraft,花個十幾分鐘時間做一個其實還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還可以把它帶回家,弄乾凈一點,菜刀剁不開豬大骨就直接用它背敲咯。



鎚子齊活兒了之後,檢查刀刃,沒卷沒缺,略微有鈍化,只能勉強削紙,在鏜刀板上不到一分鐘就修復完畢,低端鋼材也有低端鋼材的好處,順便說一下,14C28N在磨刀石上擼起來的快感,其實不亞於VG10,算是不鏽鋼裡面打磨起來非常快樂的鋼種了。


該刀還有個亮點,就是它的攜行,可以選擇皮鞘或者多方式攜帶的刀鞘系統(Multimount),皮鞘就不用多介紹了,講一下Multimount系統。



這個系統還是挺有意思的,能兼顧MOLLE,所以各位戰術控可以好好玩玩。我的習慣是在徒步是把刀反過來(刀柄朝下),綁在背包肩帶的MOLLE系統上,這樣即不會增加腰部負擔,以免刀子和背包承重腰封打架,又可以方便快速地拔出刀,大概是這樣:



等到了露營地時,直接把刀從肩帶上抽出來,掛到腰上。Multimount設計有一個可以綁在MOLLE系統上的外殼,可以在不解開MOLLE的同時,很方便的把刀子抽出來然後掛在腰上。



選購Multimount刀鞘系統掛腰效果是這樣,與現代大部分直刀攜行不太一樣,Mora的攜行設計更為傳統,位置比較低,不會和衣擺打架,我很喜歡,看來More在刀鞘和攜行上下了很大功夫,做到真正使用攜行舒適,正真人性化。



據說最近Mora出了Garberg的碳鋼版本,黑色塗層也是非常的酷炫。碳鋼版本和不鏽鋼版本的區別就在於,除了耐腐蝕性,碳鋼各項性能都優於不鏽鋼,喜歡極限使用,喜歡經常在磨刀石上面擼刀的朋友我推薦碳鋼版本。


最後還是放一下具體參數:


總長:9英寸


刀身長:4.25英寸


切割長度:4英寸


刃厚:0.12英寸


鋼材:14C28N


開刃方式:斯堪迪


柄材:Polymer


柄長:4.75英寸


柄厚:0.87英寸

結構:全龍骨直刀


產地:瑞典



總結,雖然這是Mora第一次做全龍骨的直刀,但肯定能算是一把非常成功的全龍骨直刀了,我把它定位在進階bushcraft刀具,適合用過莫拉守護者之後想換一把更強大的直刀的bushcraft玩家,也適合一輩子只想買一把刀露營使用的非刀具玩家,雖然它強大,但我絕對不會把它定義為一把求生刀,因為Garberg由於尺寸和重心設計,幾乎沒有劈砍能力,而求生刀必須是一把one knife option(能幹一切活的刀)。



作為一把純實用的直刀,我在使用了將近半年後才來寫這些使用感受和測評。使用過,修復過,這兩條是一個刀具測評師最少要做到的,沒有使用和修復體驗,光靠想像是沒有資格對一把實用型刀具評頭論足的,更不談寫測評了,所以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國內有些文章就是把刀子從盒子里拿出來拍幾張照片就能稱之為測評,還不如直接改成產品介紹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兵器 的精彩文章:

特種兵照片中的「口中銜刀」,是確有用處還是單純耍酷?真相其實你真的猜不到
一把小刀就能看清,你是想輕鬆的享受,還是在艱難的尋死

TAG:人間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