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孤單
??
能為別人設想的人,也會贏得別人的友善和尊重,自己也就不會覺得孤單。
美國管理學家玫琳凱在談到人事管理時,曾說起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她參加了一整天的銷售培訓,很渴望和銷售經理握握手,那位經理剛剛做了一篇激勵士氣的演講。她在隊伍里排了三個小時,最後好不容易等到她和那位經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但經理根本沒用正眼瞧她,只是從她肩膀望過去,看看隊伍還有多長,甚至根本沒有察覺到他正在與人握手。玫琳凱等了三個小時,就獲得了這樣一個接待!她覺得受到了侮辱和傷害。
她立志做一名經理,「如果有一天人們排隊來和我握手,我將對每個來到我面前的人熱情的接待——不管我自己多麼疲勞!」
玫琳凱的宏願成為了現實。她自己說道:「我很幸運,玫琳凱化妝品公司今天已經成為一家大公司,我有很多次站在長長的隊伍前,和上百位人士做長達數小時的握手,一旦我感到自己很疲勞了,我總是想起自己從前排隊和那位銷售經理握手的情形。這樣,我便立即打起精神,直視握手者的眼睛,儘可能地說些比較親切的話,也許只是幾句簡短的閑談,如『我喜歡你的髮型』或是『你的衣裳漂亮極了』!我儘可能給予對方全然的注意,而且絕不允許其他事情來打擾我。在握手的當時,我都將對方視為最重要的人。」
玫琳凱與人握手時給予人的充分注意,正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的結果。她有過終生難忘的感覺,她親身體會過被人漠視的受傷感,她知道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重視、關照和注意,所以就將這樣充分的關注完全表現在自己的職員身上。這一做法,幫助玫琳凱融洽了公司的上下關係,調動了下屬的積極性,使玫琳凱公司發展成為擁有20萬員工的國際性大公司,她本人也成了美國企業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用別人期待的方式來對待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朋友和融洽的人際關係。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