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跗陽穴:舒筋活絡,退熱散風

跗陽穴:舒筋活絡,退熱散風

名稱釋義

跗陽。跗,腳背也。陽,陽氣也。該穴名意指足少陽、足陽明二經的陽氣在此帶動足太陽經的氣血上行。

膀胱經足部上行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而化為濕冷的水氣,由於有足少陽、足陽有二經上行的陽氣為其補充熱量,足太陽膀胱經的水濕之氣才得以繼續上行。

本穴水濕之氣的上行是依靠足背上行的陽氣才得以上行的,故名。付陽、附陽穴名意與跗陽同。


功能作用

吸熱化濕。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穴直上3寸。


解剖

在腓骨的後面,跟腱外前緣,深層為拇長屈肌;有小隱靜脈、腓動脈分支;有脛神經經過。


主治

1. 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2. 頭痛。


操作

直刺0.8—1.2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腓腸肌痙攣、踝關節疼痛、下肢癱瘓、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配伍

配環跳、委中主治下肢痿痹;

配風池主治頭痛。


功效

舒筋活絡,退熱散風。


附註

陽蹻之郄穴。

今日競猜:

謎語「正坐或垂足,與內踝下取平,靠跟腱前緣處」打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第二天的推文每日一穴

查看答案哦~

歡迎大家多多參與~

積极參与留言的不定期會有驚喜哦!

【上期答案:太溪穴】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牙疼?教您1個穴位10分鐘就搞定
尿色中隱藏的疾病信號你了解嗎?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