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就是康熙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最大原因:拍馬屁!

這就是康熙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最大原因:拍馬屁!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清朝的歷史沒有經歷古代史官用儒家的傳統做法修訂正史的過程。所以對清朝人物的評價和前朝相比,缺乏一貫性。沒有後世的史官去把那些過分的溢美之詞刪除過濾,並客觀的對帝王做出評價。相反,大量的充滿著歌功頌德內容的文字流傳下來直接被現在的毫無歷史訓練的人閱讀。

歷朝歷代,大臣品行之低很少有超過清朝的。兩個原因:一個是早年投靠清朝的都是些漢奸文賊無膽之流,他們留下的傳統就是無恥的拍馬屁。二是清朝的野蠻統治,尤其是史無前例的殘酷的文字獄打斷了民間文人的脊樑,敢於直言的人基本滅絕。

稍微清高一點的人,只好在家鑽研故紙堆,研究茴香豆的四種寫法或者某個字在春秋戰國時代怎麼讀之類的學問。而投身官場的人則只能被迫做一個馬屁精。

最簡單的例子:明朝的內閣有駁回聖旨的權力,而清朝的軍機處則只能跪著用筆記下皇帝的話然後照搬執行。

康熙其實是個比較平庸的皇帝,只能說,他趕上了好時候,為什麼?

歷朝歷代,大亂之後就是大治,因為戰亂之後人心思定,而且人口少了土地就多了,地主死了一大批,人人都能有田種,自然國家會有一段安定的時間。而且以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的水平之高,只要有一段安定的時間,社會經濟就能夠迅速恢復到史書上的「盛世」。這段時間對統治者的要求就是一條:不要作死。

康熙登基的時候,恰恰就是這樣的時期。更何況,此時南美洲的高產作物逐漸在國內得到推廣,糧食畝產翻了好幾倍(這並不誇張,例如,愛爾蘭種植土豆以後,糧食畝產增加了十倍,導致愛爾蘭的人口也隨之增加了十倍。)大大延緩了土地兼并的周期。所以清朝能夠獲得一個比前朝都長的穩定期,也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

但是這個「盛世」是天上掉下來的,根本不算本事。而且從康熙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來看,康熙的水平並不高:

一、鰲拜事件。

鰲拜並無造反的野心,否則不會傻到被幾個庫部制服。他會在這種地方栽跟頭說明他對康熙就沒什麼防備。一個要造反的權臣會對皇帝沒有防備?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皇帝罷黜一個大臣居然不能使用正常程序,而要訴諸於陰謀與暴力,這簡直就是恥辱。

二、三番。

吳三桂原本被削弱的很厲害,清廷曾經逼迫他率領自己的手下穿越緬北的原始叢林追殺明朝最後一個流亡的皇帝,和後來的中國遠征軍一樣,吳三桂的精銳手下在原始叢林里損失慘重,此戰他的最大倚仗關寧鐵騎死去大半;由於他親手勒死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他也永遠失去了「反清復明」的政治號召力。可以說,這一招絕戶計基本已經消除了吳三桂造反的可能。

可是,康熙的極度無能卻讓吳三桂覺得造反有望成功,結果導致戰火席捲半個中國。

三、貪腐。

一般來說,貪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朝開國的時候總歸會是比較奮進和清廉的。可是康熙當政的時候,腐敗極速蔓延,尤其是當年弓馬嫻熟的八旗,進關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就徹底的變成了混吃等死的寄生蟲,已經完全不堪任用了。八旗子弟由弓馬嫻熟驍勇善戰變成一無是處混吃等死的急速轉變就發生自康熙執政的時期。

而到了康熙的晚年,國家的貪腐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極少數的相對清廉和有操守的大臣也不得不參與貪污,以免被同僚孤立。

四、奪嫡。

康熙在對待自己的兒子們的問題上也有很大問題。他擔心太子權力太大架空自己,因而縱容其他兒子培植私人力量與太子爭奪儲位,這就導致朝堂上出現所謂「九龍奪嫡」的亂局。大臣們一方面要應付各個皇子的拉攏,另一方面因為看不清將來的形勢而不敢輕易投靠或拒絕哪一方,所以只好不斷的揣摩康熙的心思。這就給康熙操縱大臣和玩弄權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可是這樣雖然讓他能夠穩固自己的統治,卻讓國家的政務亂作一團,各個皇子的勢力相互傾軋,大臣相互結黨營私,各個集團或者為了自保或者為了奪嫡而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故意剋扣糧餉導致前方全軍覆沒,用幾萬大軍的生命來破壞對手的政治根基。

其結果就是,到雍正登基的時候,國家朝政已經極度敗壞。

總結一下:

康熙也不過就是個普通人水平,客觀地說,在古代皇帝中可以混得上一個中游水平,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瓷中玄學,瓷中玄色 -- 烏金釉
侍奉了康熙、雍正、乾隆的三代寵臣,辭官時說的一句話然後悲劇了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