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在中國撿垃圾的法國人爆紅網路!因為他收集的50萬張廢棄照片里,有著中國人最感人的過去……

在中國撿垃圾的法國人爆紅網路!因為他收集的50萬張廢棄照片里,有著中國人最感人的過去……




INS上的大V千奇百怪,卻有一個特別不同。



它叫「

北京銀礦

」,po的都是中國人上世紀

八九十年代

的舊照片。






照片在INS上點贊超高,很多外國人看完

驚嘆不已

:「真沒想到中國人會這樣!」







「北京銀礦」賬號,其實是一個北京居民生活的影像記錄項目,在連州、北京、香港、英國、美國、澳洲、新加坡等

世界各地

辦過照片展覽。







登上各國

報紙雜誌

,被大幅報導。



但仔細看,就會發現照片既不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記錄的也都是生活瑣碎。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它們其實是北京一個廢物回收站的「垃圾」。




這些

「中國垃圾」

,為什麼會令全世界矚目?








垃圾回收站里的「北京銀礦」




散落北京各處的廢物回收站里,經常出現一個

法國人

的身影。他叫

蘇文

,是一名法國收藏家。




蘇文從小喜歡中國文化,16歲便選修中文,不遠千里跑來中國念大學。畢業後,選擇定居北京,為英國出版商收藏各類中國影像作品。







工作中,蘇文發現了一個毛病: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又淺又窄。因此,他們拍下的中國生活,總顯得有些

極端與刻板




而很多八十、九十年代的中國藝術家,更喜歡拍攝

壓抑、嚴肅

的作品,較少涉及普通日常。






蘇文想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他立刻想到了

膠片相機

,從

1985年

大規模進入百姓視野,到

2005年

因數碼相機而漸漸退出我們的生活。




膠片相機盛行的那20年,正是中國

改革開放後極速逆風翻盤

的時代。他想,也許在記錄這20年時光的廢棄膠片中,藏著一副

真正的中國面貌







於是,蘇文跑去垃圾回收站,按公斤買入廢棄底片,不厭其煩地掃描、篩選、歸類。5年時間裡,收集了

50萬張

照片。




很多朋友覺得他傻,因為那20年離現在太近,沒什麼收藏價值。







但蘇文想尋找的,正是這種被人們無意中遺忘的

日常生活




他慢慢收集分類,發現普通人拍的照片,共同譜寫出一段珍貴的北京歷史、

中國歷史

——






十幾億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看這些照片,你會覺得太熟悉了。相隔千里的中國人,卻有著

出奇一致的生活痕迹




那時候,婚禮有個

點煙

習俗。新娘子要給每一位到場的男士點煙,表示感謝。









那時候,人們打牌輸了,會

頂著枕頭

當懲罰。








那時候,去北京一定要在

天安門前

擺拍一張。







那時候,人們都對千奇百怪的

石頭與雕塑

迷之著迷。







它還記錄著我們親身經歷的,一個

嶄新時代

的到來。




西方符號開始湧入千家萬戶,

瑪麗蓮·夢露

的海報經常出現在背景。








每戶家庭的相簿里,都會有和

麥當勞叔叔

的合照。







十幾億人開始脫貧致富,有了更

多元的生活方式




普通家庭漸漸買得起

電視機、冰箱、電話

等家用電器了,驕傲地合影。








當時

電腦

還是個新奇玩意,但已在少年心中種下科技的夢。







出行方式也有所變化,自行車變成了

摩托車








小年輕們趕起了

時髦

。男生一定要剪個小虎隊髮型再戴上墨鏡,才稱得上潮。







女生都模仿港台女星,大波浪、印花裙、墊肩外套,摩登得不行。








蘇文說,當他看著這些照片,才發現「

那個時代,也有很多幽默、快樂,有很多好的事情

」。




因為這本國民相簿里,記錄著太多中國人笑過、哭過、活過的鮮明過去。




初生嬰兒一聲響亮的啼哭。








戀人親密的依偎。








兄弟們一起干酒。







媽媽和兒子一起開玩具車。







閑暇時間,老百姓還會去看海、踏青、滑雪、晨練......特別能給自己

找樂子











他們沒有那麼多苦大仇深,

最平凡的生活里自有最難得的歡喜




20年前的人蠢萌起來,絕不比現在的人差。旅個行就能開心到模糊。







喜歡在景點擺出搞笑的pose,那瞬間他們真的很快樂。








出國展覽時,國外觀眾都表示,看到一個與想像天差地別的中國。




「我們真的沒有看過中國這樣的照片,它們

像我們自己的照片,像我們自己的生活

。工作、喝酒、旅遊,小孩和奶奶一起拍照……」







甚至有不少人和蘇文說過:「沒想到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會笑、會玩,還會有愛情!」








就像文化批評家朱大可對「北京銀礦」的評價:




「那些擁抱冰箱和電視機的幸福時刻,演繹著各種發噱的喜劇故事。沒有任何職業攝影師的作品,能比這種大規模的影像人類學檔案更真切地表達上世紀80至90年代中國人的私人夢想。」




老百姓的東西,往往最精確地呈現那個時代的精神。








在這個膠片相機已成為歷史的時代,有那麼一本中國相簿,記錄了一整代中國人的歡喜與憂愁、最普通也最珍貴的生活,這本身便是壯舉。





它不僅是北京「銀礦」,也是中國人無價的「銀礦」。







- END -



更多近期娛樂時尚熱文,訂閱FA

SHIONT

RIP:


回復「1」查看:李誕:「她就是貪圖我的美色」


回復「2」查看:阿嬌大婚,摟著伴娘阿Sa大哭……有一種友情,叫Twins永不解散


回復「3」查看:彭于晏的女神原來是這位美女學霸!36歲的她活成每個女生想要的樣子……


回復「4」查看:去了珠峰才知道,這裡的路標是「屍體」;去了瀘沽湖才知道,女兒國是真的存在。


最有態度的時尚, 最有觀點的八卦

FashionTrip,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長按添加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ashionTrip 的精彩文章:

17年過去了,張韶涵做到了這一點,讓所有人飆淚回憶青春!
被65歲的張雙利帥哭了!他演了一輩子配角,卻是中國最會穿衣服的男人!

TAG:FashionT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