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政為新能源車熱降溫

新政為新能源車熱降溫

在政策鼓勵和補貼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過去幾年取得了爆髮式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4萬輛和77.7萬輛,已經連續3年在全球產銷量排名第一,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的一半以上。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新能源車產能過剩風險正在不斷累積。有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去補貼」後或將面臨過剩。而有關部門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端倪,並已展開了調整,對新能源車企生產的降溫正在展開。

A 資本追逐 產能過剩現端倪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4萬輛和77.7萬輛,分別是2012年的63.3倍和60.7倍。

在此背後,是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扶持,近年各類資本先後湧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方面,傳統車企紛紛宣布了幾何級數的產銷增長計劃。如北汽新能源計劃2020年實現年產銷50萬輛,比亞迪計划到2020年投資150億元實現60萬輛產能等。另一方面,如蔚來汽車、車和家等一批互聯網企業跨界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外,一些其他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格力集團、五糧液集團、中信集團、漢能集團等均通過各種方式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

各類資本紛紛殺入新能源市場後,快速形成大量產能。2017年4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而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已經相當嚴重。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國內已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相關投資金額高達10000億元以上,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是《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目標的10倍。按照規劃,這些項目大多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產,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能過剩已現端倪。

B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的7倍

事實上,除了新能源整車規劃產能或存在過剩外,配套新能源整車的動力電池也同樣存在產能規划過剩問題。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此前曾公開表示,就目前動力電池企業擴產計劃來看,合計產能超過170Gwh/年,產能已是需求的7倍以上。170Gwh大約可滿足年產50萬輛電動大客車和500萬輛電動乘用車總需求,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測算,這已是我國2025年後的目標。記者留意到,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已超過200家。

去年9月,天津力神電池研究院院長周江也曾表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規劃產能並不代表優質產能。」他表示,千億資本湧入到動力電池行業,存在著非理性因素。

C 新政收緊促產業發展

對於此前因新能源汽車「准生證」資質審批數門檻不夠高,致資質審批速度過快過多導致的產能過剩,有關部門顯然已經注意到並且開始了調整。

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明顯提高了新造車企業的投資門檻。其中針對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管理項目的法人和股東股權作出了明確規定。

《徵求意見稿》稱,要嚴格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管理,防範盲目布點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特別規定,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所在省份應符合四方面的條件。

此外,為了防止出現「殭屍車型」等情況,工信部對免購置稅資格的新能源車型名單實行動態管理,如果新能源車型在一定時期內沒有產量,將撤銷免徵購置稅的資格。

實際上,去年三季度開始,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重新審視,暫緩了批複新能源車生產企業的速度。去年年末,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發改委開始針對新能源車企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把關新的新能源生產資質的審批,並試圖提升新能源新增生產資質的申報門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小伙藝高人膽大 40米高空無防護秀車技還敢脫把
調和油甘與地溝油為伍概因監管不力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