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沱江岸邊的縴夫驛站

沱江岸邊的縴夫驛站

沱江,是長江上游的支流,位於四川省中部。沱江,長522公里。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沱江沿岸幾乎以水路為主。那時,金堂縣城有一個航運公司,為了解決上水船行船難的問題,他們在沱江邊的上游,走馬灘的岸邊建了一個「走馬灘縴夫驛站」。

曾幾何時,沱江上游有毛淺灘、九龍灘、亂石灘、東門灘、半邊灘、馬尿灘、幺灘子、走馬灘、山王灘、雷暴灘、金龍灘、石板灘等十幾個灘涂,全程大約五十多里路。

走馬灘這個驛站,主要負責九龍灘以上的幾個最長最險的灘涂。

走馬灘驛站是土牆茅草屋,一字排開共有七間正房,旁邊搭了一間茅房。其中有五間房是住宿,兩個人一間房。另外兩間房,一間房是大家公用的廚房,另一間是工具房,裡邊放置了一些耗桿、纖繩、木棍、搭帶、還有一條用於搶險用的小木船,有幾個在氣閥船上才能見到的,那種紅白相間的救生圈。工具房的門外邊,還有一個直徑一米大小的大圓盤,大圓盤上圈的是鋼絲纖繩。這個纖繩主要覆蓋離驛站較近又比較險的馬尿灘、幺灘子、走馬灘幾個灘涂,一般是在貨船較重人手又少,拉不動的情況下和船突然斷了纖繩,就要立即啟用。大絞盤處一般要站三個人,一個負責絞,兩個人站在絞盤兩邊推,主要是起一個輔助作用,防止大船往下游退,然後在舵手和縴夫的共同努力下一點一點的往前走。

這個驛站,有十個縴夫工人,一個隊長,一個副隊長,八個員工。他們基本上是長年在驛站駐守,很少回家和家人團聚。他們有一間大廚房,廚房裡邊靠牆打了六口灶,房子外邊的台階上還有四口灶,一人一口灶。房子外邊有一塊地,一人一小塊,大家可以在裡邊種菜,或者其它農作物。他們的生活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因為他們是居民,國家要給他們米票、麵粉票還有糧票,每個月還有二十多塊錢的工資。

驛站里這群縴夫漢子很善良,那時,我們生產隊里每年到青黃不接的農曆二三月,就有一些家庭糧食不夠吃,一般就吃中午一頓飯,早飯和晚飯都不吃,的確餓了就熬一鍋野菜水喝,小孩子怕野菜苦就悄悄跑到山下的縴夫驛站,看著那些縴夫叔叔吃飯。這時,縴夫們就會把玉米粉做的發饃饃一人掰一塊給那群小孩子們吃,或者就把白米飯拿給小孩子們吃,自己飯不夠了就吃鍋巴或者重煮麵條。

他們的這些好,老百姓都記得,當老百姓的水果出來了,就會給他們送一些去,有時還會送一些雞蛋、紅薯、花生等土特產,到了雨季還會到山上撿雞肉菌和棲木菌送給縴夫們吃。

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驛站守候本公司的船隻,見到有下水船下來了,他們這群縴夫漢子就從驛站出發,順水而下,來到十幾里路以外的第一個九龍灘等候。大木船來了,船上的艄公會把一條長長的纖純拋給他們,他們接著那沉重的大纖純,就一米一個人用搭帶套住纖繩,開始吼開他們渾厚的船工號子:喲呵---嘿咗—嗨喲---嘿咗……就這樣,他們一個灘涂一個灘涂的一路爬行,一直要把大木船送到石板灘以上,然後,如果有本公司的下水船放下來了,他們又要一路小跑到第一個灘涂去等候。一年四季在灘涂上往返,拉著大木船一步一步地爬行。

多年的縴夫生涯,他們的肩上都有一層厚厚的老繭。他們的腳都比常人的大,腳掌的老繭也很厚,他們經常在拉縴途中,草鞋爛了穿不穩了,就光著腳丫踩在刀片石上走。他們的水性也很好,幾乎都能游對河。

劉光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都江堰精華灌區的復興之路 再現水旱從人、美田彌望、產業興盛的灌區盛景
業主欠下2.3萬元物業費 遭物業索賠28萬元「天價」違約金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