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筆記中關於道教龍錢改變考生命運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黃五官人

宋代筆記中關於道教龍錢改變考生命運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黃五官人

原標題:宋代筆記中關於道教龍錢改變考生命運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黃五官人


宋代段子:這也是個神秘的故事,其中的關鍵是一枚「龍錢」,本來一個讀書人已經被「鄉試」淘汰了,但是一枚銅錢救了他,這個錢是一個他不認識的農民送來的,送過來以後,主考官竟然想重新看看他的考卷。


黃五官人來自祥宏講夷堅00:0007:05


【原文】


紹興辛亥歲,豐城縣農夫夢一道人持龍錢一文付之,曰:「倩汝送與黃五官人。」農對曰:「本鄉秀才姓黃第五者非一,不知將與誰。」道人曰:「某里某巷居者是已。」既覺,茫然不曉其旨,亦不為人言。


翌日,採薪于山,果得錢,蓋俗工所鑄符篆相屬者。猛憶夜夢,雖異之而未暇持送。次年壬子,將逼秋試期,復夢前人告曰:「吾向時托汝送龍錢與黃五官人,何得遺亡?當即送之。若不如我戒,必加禍於汝。」農驚懼而寤,四體洒淅,若被疾然。悟此錢為祟,立往彼處。

所謂黃生者,名竑,捧接甚喜,謂青錢中選而神龍變化也。未幾,赴府請解。竑習《春秋》,已為考官所黜,同院建昌教授包履常得其論卷,愛之,欲置諸待補小榜,令均前後兩場草卷參讀。見首場經義批抺數十條,不可復收,乃攜謁本考官,共議將令再謄録。


其人閱所黜義,大悔前失,而當在薦級者已定。包曰:「舉人燈窗勤苦,一戰而弗易,亦大可惜。」其人曰:「前所見一時繆誤致爾,非君見臨,幾失一士。過不憚改,遑恤其他。」遂取已入等者摘其疵病,置於待補之冠,而以竑居第三。


竟登癸丑第。



【白話語音文字版】

宋高宗紹興辛亥年(紹興元年,1131年),豐城縣(江西)的一個農夫夢到一個道人給了他一枚龍錢,跟他說:「麻煩你把這個錢送給黃五官人。」農民在夢裡說:「我們鄉里姓黃的秀才,在家裡排行老五的可不止一個,不知道你要找的是哪一位呢?」道人告訴農民一個準確的門牌號碼,這農夫就醒了。他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怎麼辦好,好像也不太清楚道人到底說的是什麼。後來他也沒跟別人說這事兒。


第二天,他到山裡砍柴,無意中真得到一枚錢,這錢跟正常銅錢不太一樣,它上面有一些道家的符篆,他馬上就想起昨晚做的夢,道人說要把龍錢送給黃五,今天砍柴就碰見這錢了。但是農夫後來一直沒來得及送。第二年是個壬子年(紹興二年,1132年),馬上就要進行秋試了,這農夫又夢到以前曾經夢到的人過來跟他說:「以前我托你把一枚龍錢送給黃五官人,你怎麼沒送啊?馬上去送!如果你不聽我說的,我可要降禍給你!」農民當時就驚醒了,醒了以後,四體汗流,感覺馬上要生病了。他意識到就是這枚錢鬧的,於是趕緊拿著錢給那位黃五官人送去了。


這位黃五官人單名一個「竑」字,他接過了錢以後挺高興。自己認為青錢中選而神龍變化(龍錢是銅做的,意為青錢,上面有龍的符號,意為神龍變化)。沒過多久,他去參加舉人考試。他平時比較熟的是《春秋》(五經之一),實際上這次考試的結果他已經被淘汰了。但因為試院里有個建昌(江西南城)教授包履常看到了黃竑的試卷,覺得不錯。但結果已經確定,他就把黃竑的名字放在補考榜單里,看能否給他一個機會。


這次秋試是分了兩場,試卷比較多,本地縣令也有職責去檢查考試卷,他看到首場「經義」的試卷中有好幾十條都是塗塗抹抹的,不好改。於是他帶著這些考卷找本次考試的主考官,跟他商量能不能把這些卷子再謄寫一遍?否則不好交差。


就在這過程中,主考官又拿起已經淘汰的卷子,包括包履常推薦的黃竑試卷,他忽然發現黃竑的試卷寫的不錯,就開始後悔,但是晉級的名單已經定了。包履常說:「這些士子很不容易,燈下苦讀若干年,有這麼一次考試機會,我們要是給人家忽略了,真是太可惜了!」主考官馬上說:「以前也很奇怪,當時我看這試卷的時候沒有感覺,竟然把此人淘汰了,如果不是包教授你給我提建議,我幾乎為國家放掉了一個人才!有錯不怕改,不用考慮這麼多!」於是主考官從已經入選的舉人中找出一位能挑出毛病的放到補考榜單的第一名,把已經淘汰的黃竑給提上來了,確定他為本次舉人考試的第三名。

後來,黃竑也很爭氣,他在癸丑年(紹興三年,1133年)登第。


【祥宏點評】:這個事兒有點神秘,如果按故事的邏輯,農夫如果第一時間把龍錢給了黃秀才,可能就不會出現他被淘汰的情況,好在及時補救,送錢過來,使本來已經被淘汰的黃竑中舉,接著就進士及第,一方面說明黃竑真有這個水平,另一方面這裡看來含有定數,似乎那枚龍錢很關鍵,要是農民不給他送這龍錢,可能黃竑就考不上了。但為什麼要讓這農民給他送錢呢?冥冥之中的因果是怎麼運算的呢?搞不明白。據說宋代的龍錢目前還有實物存世,比較值錢。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别致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路。)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周倜分享上博青銅兵器
虛靖先生張天師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同州白蛇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