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禁止比特幣交易後定價權幾乎喪失

中國禁止比特幣交易後定價權幾乎喪失

中國禁止比特幣交易後定價權幾乎喪失

6月6日,在《共享財經》《華夏時報》聯合主辦的2018第二屆中國(上海)區塊鏈新金融高峰論壇上,星合資本董事長郭宇航提出,區塊鏈全球監管冷熱不均,每家政府都有不同的訴求,中國政府目前一刀切的政策也開始在監管內部出現要求重新審視的聲音。

目前,監管部門已經看到,去年禁止比特幣交易之後,中國幾乎喪失了整個比特幣的定價權。此前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比特幣交易發生在中國,所以定價權在中國。而去年比特幣交易在國內被禁後不久的12月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立馬上線了比特幣的金融衍生產品。

可以理解有關部門對區塊鏈行業的監管非常謹慎,因為幾乎所有非法的金融活動,在這個新的領域中都有抬頭的趨勢,如傳銷、集資詐騙等。郭宇航表示,實際上,任何一項新科技、一個新行業、一種新模式的發展,一定會把壞人暴露的更加徹底。對於監管來說,那麼多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要讓監管能夠更新、實時學習。

儘管此前一系列的禁令曾使這個行業迅速進入寒冬,但沒想到行業又快速從寒冬到酷暑,經過三個月的行情之後現在又陷入熊市。「但可以看到整個虛擬數字資產門口持幣的投資者還是越來越多,幾乎可以感受到下一輪牛市在醞釀。」郭宇航提道,有矽谷傳統VC語言,2022年每個比特幣會漲到25萬美元,此前他兩次對比特幣的價格預測都已經成真。目前「最大的風險不是你投了什麼,而是你完全作為旁觀者不去參與」。

同時,行業內部發生了很多改變,郭宇航注意到,越來越多的精英慢慢進入區塊鏈行業,其中包括物理學家、尖端技術人員等。「精英不斷進入之後,整個行業會發生重塑。」 郭宇航說。

雖然看好區塊鏈,但郭宇航也表示,區塊鏈的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具體而言,區塊鏈技術還並不成熟,並沒有達到真正的共識。整個區塊鏈處在方向萎靡,落地的可能性更是渺茫,郭宇航認為,兩三年內都不可能看到跟C端用戶息息相關的應用出現。對於應用落地,在行業里的預測還是比較悲觀的。

業內認為,未來產業應用落地的快慢,決定了這個行業是否會被社會所真正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江蘇部分鋼廠停產庫存急降 鋼價不經意中瘋漲
區塊鏈熱度不減 業內:金融行業十大應用場景可期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