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玉天地】古玉鏤空製作——戰國時期

【古玉天地】古玉鏤空製作——戰國時期

戰國玉器鏤空在春秋基礎上繼續發展,除沿用小型管具與金屬薄刃線具作為主要工具外,另加入尖錐狀桯具,並對加工方式作出一定改進。

戰國玉器的鏤空,通常經由片具與砣具組合切割造形輪廓、砣具琢刻標示鏤空部位、管具配合桯具鑽磨定位圓孔,以及金屬薄刃線具拉切成空四個加工步驟。製作出的鏤空較前代區域增多、範圍擴大,透空形狀也呈現不規則化,明顯具有突出強化彎轉流暢造形的傾向,因此這一時期的鏤空也被稱為「造形鏤空」。

戰國時期造形鏤空工序

戰國時期 龍形佩

一、獨立造形鏤空

戰國玉器的鏤空以凸顯造形為首要目的,透空處依造形需要而設計,呈現出一種隨形彎轉的不規則狀態,這種情況在S龍形佩上表現尤為顯著。

戰國時期 龍形佩

戰國時期S龍形佩一般採用片狀玉料加工,龍身若S形彎轉,周身歧出鬣毛及足爪多呈圓勾狀。為表現具體形象與動態張力,S龍形佩大都於首、身、尾三處鏤空,其形態分布往往在歧出鬣毛或足爪間呈現或直、或曲、或寬、或窄的不規則狀。此類鏤空可參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對未完工龍形佩及河北、山西、山東及湖北等地所出戰國S龍形佩。

戰國時期 龍形佩

值得注意的是,為追求流暢的造形線條,定位鑽孔逐漸不僅在鬣毛和足爪內側,亦可在其他位置的邊緣,以便穿入金屬線具進行後續拉切,而金屬線具的拉切方式,除龍嘴部位採用直線法塑造凌厲氣勢外,龍身周邊則另以弧線拉切法形成弧狀彎轉,使修長帶狀的龍身更為靈活流暢,這與春秋時慣用的加工方式略有不同。

鏤空定位示意圖

戰國時期 未完工龍形佩

二、組合造形鏤空

戰國玉器鏤空除用以強化龍形佩等玉器的獨立造形外,也可用於多重組合造形玉器的表現,使其在保有完整形制輪廓的同時,凸顯各構成部分的單元形態及組合關係。

戰國晚期 雙龍鳳紋玉珩

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玉珩,整體呈弦月狀,珩體透雕作左右對稱排布的四條S龍及鳳鳥、虺龍各二,不同紋樣輪廓皆以鏤空處理,透空形狀隨各紋樣彎轉呈不規則狀,在保留玉珩基本形制的基礎上,清晰顯現出各紋樣形態及其組合關係,為典型的組合造形鏤空。這種利用鏤空區隔單元構成的處理方式,使一件器物能夠同時清晰呈現數量豐富的單元形態並顯示其組合關係,由此而產生的以多重組合造形為基調的鏤空玉器,成為戰國時期頗為盛行的玉器形制。與此相類的鏤空還可見於河南省信陽縣長台關1號墓出土的玉雙龍佩。

戰國時期 鏤空龍鳳紋佩

戰國時期 鏤空龍紋佩

戰國玉器雖也利用釘線打稿、鑽孔定位與線具拉切製作鏤空,但鏤空因應造形靈活多變的需求,使得其加工方式在春秋制玉基礎上逐步改變,這些細微的變化,亦成為戰國玉器風格最終形成的必要條件。

版權聲明:

1.本公眾號所有原創內容圖文的著作權、版權,均歸微信公眾號「震旦博物館」所有。

2.其他方式轉載或引用本公眾號內容與觀點,請表明轉載及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秦國為何能一直由明君執政,其中原因值得現在人深思
【姓氏尋宗】賓姓——歷史來源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