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代》周刊用 958 台無人機組成了最新一期封面,它的意義超過了技術上的成就

《時代》周刊用 958 台無人機組成了最新一期封面,它的意義超過了技術上的成就

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可能會成為近年來銷量最高的一期,不僅在於 6 月 11 日將會出版的這期《時代》周刊以「THE DRONE AGE(無人機時代)」為主題,帶來關於空中攝影、現代無人機應用於環境、軍事、政治等多個領域的特別專題報道,更重要的是這次封面——

《時代》周刊以 958 台無人機「組成了」這一期的封面

。封面真正緊扣了內容,而相應的,雜誌中也帶來了一些這次拍攝的花絮故事。






這次的

拍攝是 5 月 3 日在加州的佛森(Folsom)完成的

,你可以關注幾個難點。首先

最終呈現出的封面高達 100 米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呈現這樣一個巨大的畫面——雖然合作夥伴英特爾的無人機燈光表演團隊之前也有過其它大型無人機燈光秀的經驗,但是他們也表示這次相當有挑戰性。而要安排好 958 台帶有 LED 燈的無人機,還能真正拼出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時代》周刊的標誌和紅色邊框,

每台無人機之間的距離就不能太遠,最終這個間隔只有 1.5 米

——通常來說應該保持 3 米。







這就更加需要控制好無人機不會受到陣風和下沉氣流的影響相互撞擊。想想之前在西安那場出現「亂碼」的 1374 架無人機秀(前後還花了 1050 萬人民幣),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後別忘了,

雜誌封面需要保持在絕對水平的拍攝,組成封面的無人機和進行拍攝的無人機還要相互配合,找到最終讓畫面垂直呈現的角度





兩位負責拍攝無人機操作的機師







無人機影像拍攝公司 Astraeus Aerial Cinema Systems 和 L.A. Drones 參與了這次拍攝,最終封面由 Astraeus Aerial 的

兩位機師操作拍攝無人機完成了這次劃時代的記錄

。最終呈現出來的封面邊框基本平直,字體清晰,幾乎完全到位,無可挑剔。






這是《時代》周刊從 1923 年創刊以來第一次以無人機拍攝雜誌封面——當然無人機廣泛投入民用也沒有太長的時間,但這仍然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時代》周刊也給出了一段幕後花絮。來看看具體的完成過程,最後點亮 LED 燈的那一刻你會不會熱血沸騰?





讓人熱血沸騰的顯然不僅僅是這一次項目在技術上的成就。它可以看作是《時代》周刊在以自己的方式繼續對抗這個時代,用這樣一次宏大的拍攝在傳遞《時代》周刊自己的聲音。




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太多雜誌停刊、出版集團轉型的消息,即便是《時代》周刊,這個由亨利·盧斯在 1923 年 3 月創刊、記錄了這個世界一個世紀動向的偉大雜誌也在時代洪流中掙扎,發行量和廣告早就疲軟得覆水難收,它和整個時代公司早就過了輝煌的時候,2014 年 6 月 9 日,公司從時代華納分離成為一家獨立上市公司,到去年 11 月 25 日,美國 Meredith 傳媒集團以包含債務總價約 28 億美元的價格併購時代公司,包括《時代》周刊、《人物》、《財富》、《體育畫報》、《娛樂周刊》在內全部刊物都換了新東家。




出生在中國的亨利·盧斯







與其說是時代公司委身求全,倒不如說是 Meredith 背後金主、保守派代表、石油大亨科赫兄弟(Charles and David Koch)的一種「情懷」。對於 Meredith 而言看似出版業的版圖擴大,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更像是抱團取暖,並試圖聯合轉型。



但未來會怎樣誰都不知道,下個百年《時代》周刊還在嗎?1967 年已經逝世的創始人亨利·盧斯或許沒想到今天傳統出版業的艱難,但讓人欣慰的是,至少它還在頑強地發出自己不屈服的聲音。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時代》周刊和 MSNBC。





//




- 還有這些你可以看看 -








//



和我們一起工作!【2018 夏季招聘】點這裡!


編輯、記者、市場、運營、設計師和行政崗位開放


簡歷和作品/案例郵件 

hr@toodaylab.com

,24 小時內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想生活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一切只為更舒適的閱讀體驗,「十年旗艦之作」全新 Kindle Oasis 開箱
索尼發布新機 RX100 VI,「黑卡」也有大變焦了

TAG:理想生活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