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幻無常。通過看雲,常常可以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重視雲的觀測。《詩經·小雅》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意思是說,下雪的雲,在天空中是均勻一色的。的確,冬季下雪之前,雲層常常是比較均勻的高層雲;而當下雪時,就變成雨層雲了,雲的分布同樣也比較均勻。

夏季下大雨的雲一般是怎樣的呢?北宋蘇軾形容:滿座頑雲撥不開……浙東飛雨過江來。這裡的「頑雲」,就是現在說的聚集濃密、含雨量豐富的積雨雲。唐代李肇《國史補》中,則有「暴風之候,有炮車雲」的話。這種雲底部平坦、雲頂隆起,群峰爭奇,漸漸頂部伸展,呈砧狀,很像炮車。當這種結構最終形成時,那就絕對是對流強烈的積雨雲了。

古人還根據云層的形狀、薄厚、顏色及其變化,總結出一系列「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其中的「城堡雲」和「炮車雲」形狀相仿,都是可以產生雷陣雨的雲體。

不僅有「看雲預測雨」,也有「看雲預測晴」。如「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這裡的「魚鱗斑」指的是一種透光高積雲。這種雲體比較高,也不厚,一般預示著持續晴日。

在唐代有關民間天氣經驗的書籍中,最有名的是黃子發的《相雨書》。這本書收集了唐代以前的一些天氣預測經驗,有些至今還很有價值。例如書中說:雲中出現黑色和紅色,就會下冰雹。現在進行人工防雹作業時,也須判斷是否有雹雲。雹雲的顏色先是頂白底黑,而後雲中出現紅色,形成白、黑、紅的亂紋雲絲,雲邊呈土黃色。可見,對可能下冰雹的雲的顏色,二者描述基本一致。

如今,各種版本的雲圖畫冊是提高氣象科技人員看雲能力的良好工具。這些精美逼真的雲圖,一般要藉助於現代攝影技術。但在古代,依靠手工描摹和文字說明,也製作出了許多雲圖。目前發現的最早雲圖是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天文氣象雜占》(西漢帛書)和敦煌出土的《占雲氣書》(唐天寶初年)。明代典籍《正統道藏》中有《雨暢氣候親機》《雨曬氣候親機》兩篇,內有雲圖39幅。

古人製作的這些雲圖,不少可以直接運用到「看雲識天氣」的實踐之中。以明清時期的《白猿獻三光圖》為例,其中載有132幅雲圖,每幅圖上都有說明,以日、月、星和銀河作背景,根據各種雲的特徵和變化,描繪成雲圖,可用於天氣預報,而且絕大部分圖文都符合現代氣象觀測學基本原理。

古代文人也有自己的看雲心得。「有輕虛之艷象,無實體之真形。」這是陸機在《浮雲賦》的開頭,對游移於空中的浮雲的描寫。接著他又寫道:「或如鍾首之鬱律,乍似塞門之寥廓。」無形的浮雲被詩人進一步賦予了空間立體的形象,使人感到晴日的雲彩,既固有悠悠飄移的習性,又可生恢恢壯觀的場面。

雲和雨往往是不可分的。早在西漢,董仲舒就在《雨雹對》中說:「攢聚相合,其體稍重,故雨乘虛而墜。風多則合速,故雨大而疏;風少則合遲,故雨細而密。」翻譯成現在的文字就是,雨滴是由小雲滴受風合併變重下降而成的;風大使雲滴合併得快,這就使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較疏;風小使雲滴合併得慢,這就使下降的雨滴細而比較密。這種從微觀角度說明雨滴的形成過程,基本上和現代暖雲降雨理論相符。

不僅古代科學家對雲雨形成機制有論述,古代詩人還知道雲中含水的常識——「縱使清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同時似乎也清楚雲雨轉換之道理——「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只是古人對雲的認識,大體還處於直觀的感性階段。晉人張協在《雜詩十首》中寫道:「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用現代氣象觀測學的眼光看,這種似涌煙生密雨的騰雲顯然就是碎雨雲。它高度低、移動快,上有蔽光雲層,所以地面上的人看它就形似涌煙了。

本文原載於《解放日報》(作者霍壽喜),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賞花聽曲:中國十大名花,驚艷千年歲月
漢字的強大生命力源自哪裡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