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靜修心,動修身;道教動態養生離不開這兩種運動

靜修心,動修身;道教動態養生離不開這兩種運動

上古道醫會

【傳播正能量,分享大智慧】

道教知識、玄門養生、心理諮詢、疑難雜症,祈福延壽

自古道教養生者無不重導引,導引就是握固動功!道家自伏羲黃帝以來,養生煉丹修仙的無不重視導引握固動功,後世的民間的各種導引術和後世的各個門派的握固動功都是上古伏羲黃帝時養生者流傳下來的。其中,五禽戲和八段錦得到了上古自伏羲黃帝以來的導引握固術的精華!

五禽戲和八段錦都是在道經裡面有記載的,都是很好的握固、導引、動功!

現在必須得不斷的強調的是,道家的本法,也就是上古道家早期的本法,是以動功握固入手的,以動功握固為重,以動功握固見性和結丹,坐忘還在其次!因為自上古以來,修道之士無不重養生,健康長壽,這才是長生之道,如果像和尚一樣天天打坐念佛,只會搞的一身病痛,身體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這是老弱病殘的練法,不是道家的長生之道!道家的長生之道注重動靜結合,靜修心,動修身。

GIF

五禽戲

五禽戲是我國古代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它的創始人是東漢末年名醫華佗。華佗總結了前人模仿鳥獸動作以鍛煉身體的傳統做法,創編了一套保健體操,包括五中動物的動作和姿態,也就是五禽戲。

五禽戲分別是虎戲、熊戲、鹿戲、猿戲和鳥戲,每種動作都是模仿相應的動物動作。每種動作都是左右對稱地各做一次,並配合氣息調理。練習五禽戲,要做到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呼吸均勻,形神合一。而且各組動作還有不同的動作要領:練虎戲時要表現出威武勇猛的神態,柔中有剛,剛中有柔;練熊戲時要在沉穩之中寓有輕靈,將熊的彪悍特點表現出來;練鹿戲時要體現其靜謐恬然的姿態;練猿戲時要模仿猿敏捷靈活的特點,練鳥戲時要表現其展翅凌雲的氣勢,才能將身體與精神融為一體。

常練五禽戲,可活動腰肢關節,壯腰健腎,疏肝健脾,補益心肺,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GIF

八段錦

八段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醫療保健功法,一般有八節,錦者,譽其似錦之柔和優美。八段錦的「八」字,不單指段、節八個動作,還表示其功法有多種要素,相互制約,相互聯繫,循環運轉。

八段錦在流傳的過程中,曾出現了多個流派。總的來看,可分為南北兩派,行功時動作柔和,動作多為站式的,被稱為南派,相傳為梁世昌所傳;動作多為馬步,以剛為主的,被稱為北派,附會為岳飛所傳。

八段錦的運動強度和動作的編排次序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規律,屬於有氧運動,安全可靠。其練習要領為:

1、松靜自然。具體指,精神和身體要放鬆,思想和情緒要平穩安寧,排除一切雜念。

2、準確靈活。主要指練功時的姿勢與方法要正確,合乎規格。

3、練養相兼。練與養,是相互並存的,不可截然分開,應做到練中有養、養中有練。

4、循序漸進。要求練習者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應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合理安排好運動量。

古老的傳統的五禽戲和八段錦本身就是很好的握固、導引和動功!都是正統的道經里收錄記載的!五禽戲和八段錦屬於丹道鍊形,養生和修鍊,效果非常好!

自古道家無不重養生,所以也無不重導引,導引即是握固動功!從伏羲黃帝以來道家修仙之士一直都是這樣,無不重導引、握固、動功!

五禽戲和八段錦就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很好的導引、握固、動功!屬於道家之流!五禽戲和八段錦練好了可以通小周天和大周天,以及達到胎息的地步!練習時動中得靜,就是丹道,動中得靜,慢慢的就能達到見性!通達元神!

註:

如果諸位同學們,在練習五禽戲和八段錦的過程,有上火的現象和其他一些不適的現象,這是正常的,這是身體在練功過程中自我調節的一個過程的表現,氣血沖病灶的正常反應,體內排出不良的陰氣!以後身體會慢慢的適應的!但是該看醫生的還是要去看醫生,這樣是最保險的!有的也不能完全確定是身體發病還是氣沖病灶的不良反應!

傳承

杜光庭祖師為唐末五代著名高道,道門領袖,醫界聖手(著有脈學著作《玉函經》乃中國醫學大成),文成武集,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迹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虯髯客傳》等二十餘種。師事天台道士應夷節,前蜀後王衍賜封號「傳真天師」,為道門領袖。

現傳真天師杜光庭四十三代世孫杜圓辛,現內蒙古呼和浩特靈應三元宮主持,悟道堂館長。為全真龍門武當派第19代傳人,道名:圓辛。茅山上清派傳人,道名:敏高。自幼習道,遊歷全國名山大川,對玄門道法、道醫養生(遵循樹老根先死,人老足先衰的原理,自創:內病外治,上病下治,救死扶傷無數);對上古祝由術、道門符咒均有獨到見解。被中道協特邀參加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中道協第二屆道教文化藝術周進行道醫義診,對各類風濕骨骨病、內科疑難雜症均有研究,療效顯著。秉承道教濟世利人思想,唯願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本道醫師承杜圓辛道長茅山法派(杜敏高),法名:持靜,茅山八十代弟子,秉承道醫文化,弘揚國教,度世救人。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古道醫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上古道醫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