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馬遜文明的發現,來自雨林深處的顏色與羽毛

亞馬遜文明的發現,來自雨林深處的顏色與羽毛

在南美洲密閉雨林深處,茂林植物正在熱烈生長,飛禽走獸在這裡順其自然,土生土長的族人遵循古老的生活傳統......

認識它,是在地理課本上

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地球綠肺——亞馬遜熱帶雨林

世界流域面積最大河流——亞馬遜河

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據BBC紀錄片《亞馬遜深淵》所報道:

亞馬孫河向大西洋排放的水量達到了每秒18萬4千立方米,相當於全世界所有河流向海洋排放的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從亞馬孫河口直到肉眼看不到海岸的地方,海洋中的水都不咸,150公里以外海水的含鹽量都相當低。

雨林中生物多樣化相當出色,聚集了250萬種昆蟲,上萬種植物和大約2千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生活著全世界鳥類總數的五分之一。有的專家估計每平方公里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包括有9萬噸的植物生物量。

據考古學家發現,人類定居在亞馬遜地區至少有11200年。在農業種植、狩獵、武器製造、語言、土木工程等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如今,在雨林深處,依然居住著多個土著部落的居民,他們過著刀耕火種打獵的原始生活。

亞馬遜危機?

很長一段時間裡,亞馬遜雨林人口大範圍減少。在公元1500年,大約有500萬人居住在亞馬遜地區。1900年,人口已降至100萬,到20世紀80年代初不到20萬。

隨著雨林的減少與棲息地的入侵,亞馬遜流域的多個土著部落瀕臨消失的危險,包括他們特有的語言、文化、服飾、器物。這對地球的多樣性來講,是一種顯著的威脅,需要全世界的人們給予關注。

展覽《亞馬遜文明的發現:來自森林的顏色與羽毛》(以下簡稱:亞馬遜展)正是基於此目的,聚焦亞馬遜流域獨特的人口與藝術,展示未被公眾所熟知重視的土著文明與文化。曾經被忽略地球一角,他們的生活習性、日常習慣,藝術文化,需要被現代人所認識與尊重。亞馬遜展將拾起稀有土著文明與人文藝術,重現於觀眾面前。

亞馬遜展第一次展示多個土著部落的日常生活物品,比如服飾、容器、幾何繪畫、身體彩繪、特殊儀式用具等。尤其是羽毛製成的王冠、土質陶器、裝飾藝術。

展示部落文明獨特性與重要性的同時,引導參觀者關注目前亞馬遜核心問題,比如保護地球最大的綠肺、關注生物多樣性、對瀕臨語種的特別保護、神秘的薩滿教等。

阿爾多·羅·庫托和拉斐爾·佐尼常年帶著重要的使命在亞馬遜實地考察,他們收集了來自於私人收藏與公共機構藏品。這些藏品代表來自亞馬遜諸多部落,Kayapo部落、Asurini 部落、Bororo 部落、Manue 部落、Ashaninka部落、Ticuna 部落、Karaja 部落、Yanomami 部落等。這些藏品使亞馬遜展形成一部生動的民族志

展覽不僅從種族和生態、歷史、環境的角度展示亞馬遜流域的文明及藝術,就開放主題展談廣泛的討論,從未停留在過去,給予觀眾更加開放思考。

比如:

為什麼有的羽冠像彩色的瀑布一樣?

身體和陶器上的三維圖案是如何做到像平面上繪製一樣?

為何Asurini 部落只有女性繪畫,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一百零八項展品,兩個大主題展區,十個專題探索

更多細節就在展覽——

亞馬遜文明的發現

帶你走進雨林深處的文明

展覽檔期緊張,預訂從速。

檔期預訂2019年-2020年

展品數量:108組/件

場地面積:根據場地靈活調整。

適合場館: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文化藝術館、綜合館體等

展覽檔期預訂及更多展訊,請聯繫我們。

展期預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巡展資訊 的精彩文章:

對話西方藝術大師

TAG:國際巡展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