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敬一丹:崔永元,蠻拼的

敬一丹:崔永元,蠻拼的

敬一丹:1955年出生,著名主持人,主持過《焦點訪談》《感動中國》《經濟半小時》等節目。

崔永元,蠻拼的

曾與大學生們聊天,他們,特別是女生們希望我談談他們所關心的幾位男主持人。

當談到崔永元時,男生女生都會心一笑,一個個變得眼神柔和,表情放鬆,饒有興緻,好像我提到的是他(她)哥。

崔永元的確有股自己人的勁兒,在他面前,人們不知不覺就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那天,我爸我媽去看《實話實說》錄像,看到屏幕下的小崔,原本就覺得近乎,這回更不見外了!

我媽親熱地用手拍著小崔的後背,眼睛炯炯發光:「我們都喜歡你!」

小崔的親和力不分男女老少。

小崔的笑有點特別。而最讓人動心的還不是小崔的笑,而是他的哭。

看得出小崔在抑制著自己的感情,他的眼圈紅了。在《繼母》那期節目里,當眼淚就要流下來的時候,他低下了頭,他轉身擦淚的鏡頭後來被編輯刪掉了。那忍住的淚,倒讓我掉下淚來。男兒有淚,也挺感人的。

有意思的是,小崔哭時,讓人覺得他挺好;而小崔笑時,倒往往讓人覺得他有點壞。

現在經常聽到各界人士談論小崔。有一位說話特別刻薄的記者在對眾主持人一頓褒貶之後說:「崔永元『讓說話回到從前』。」

那位自己不笑專讓別人笑的葛優被問到:「有沒有你看得上的主持人?」葛優沉思片刻:「嗯,有。有一丫姓崔的,根本不像丫主持人哪!」

話是糙點兒,那京味兒的前綴可能是葛優對喜歡的人的昵稱吧!

有一電視資深專家說:「小崔剛出來,看著好像哪兒不對,有點痞,可又總惦記著到了星期天看他,越看越想看他了。」這現象用行話來說,就叫觀眾期待心理。

觀眾一進《實話實說》演播室,就被撩撥得想說話。自己會說話,也許不算什麼,引得別人想說話,這是主持人的功夫。也許是自己越沒有的,越喜歡。對小崔的主持,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看小崔錄像,那是一樂兒。我常常不把自己當外人地坐在觀眾席上看小崔如何實話實說,每當小崔說出什麼妙語,我就會覺得自己挺不會說話的。

小崔離開中央電視台的時候,我們沒有說再見。

他在哪兒,他都是小崔,我不太在意他屬於哪個「單位」。就算屬於哪兒,也不那麼重要。

只是常常想,小崔幹什麼呢?於是就在馬年夏天回母校去看看他。

在研究中心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意外地看到小崔的畫:一隻戰鬥狀態的黑公雞,面對一隻蟋蟀,題字寫著「有得一拼」。我在那畫前琢磨,小崔有時真是蠻拼的!

他太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糾結,恐怕都和較真有關——為節目、為話語空間、為公眾利益、為他所堅持的原則。

他用心製作的節目沒有通過,他會一天一天纏著審片人,一點一點地磨,直到播出,《實話實說》最有反思意味的節目《老師,對不起》就經歷了這樣的較真過程。

他辦的培訓鄉村教師的公益項目,出現了官員冒充教師的事,他一追到底,毫不留情,直到公布真相,退回善款。

為了說不清的「轉基因」,小崔非要說清楚,他和方舟子吵,和農大校長辯,在互聯網上播放他的調研紀錄片,在政協會上用提案表達要求。

他做娛樂節目的時候,我以為他這回不太較真了,後來知道,他在問:「當我們在製造笑料的時候,是不是傳遞了一些不正確的信息和聲音?」

當電視一片熱鬧的時候,他說:「我想像的電視不是一個農貿市場,我想像的電視是跟哲學有關的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傳遞思想的,它甚至是產生思想的。」

如今,小崔用另一種方式傳遞思想。如果國人談起小崔,大家都會像談起自己的熟人,不用多說;如果老外問我,小崔是什麼人,我怎麼說呢?

他是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最好的作品是《實話實說》和《電影傳奇》。

他是個公益人,從鄉村教師培訓到山裡孩子腳上的鞋、碗里的菜,他都關注。

他是個鬥士,常常直面糾結麻煩沖將過去,那不是他的個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顧,有得一拼。

他是一個無黨派、有責任的政協委員。

他是一個教師。

他是一個知識分子。

他是一個認真、較真的人。

不管怎樣,他還是小崔。

他還是電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胡適:多謝你能來,慰我山中伴我看山看月過神仙生活
孫思邈的益壽之方:揉腹不斷,百病不犯!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