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蔚為大觀的泉州古代宗教造像

蔚為大觀的泉州古代宗教造像

不少古代造像散落於偏遠鄉村的寺廟、觀宇;有的早已聲名遠播,有的則鮮為人知;這些造像大多雕工精湛,形象飽滿,令人嘆為觀止,一部分造像背後還藏著精彩的傳說故事

泉州網訊 (記者吳拏雲)眾所周知,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譽,歷史上多種宗教匯聚泉州,並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宗教遺址、遺迹。除此之外,泉州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民間信仰宮廟,它們遺存的文物古迹,燦若繁星。記者日前獲悉,祖籍泉州的陳鯉健老先生,有感於泉州宗教文化之博大精深,自2006年從泉州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的崗位上退休後,他花費了數年光陰,潛心調查和梳理泉州現存的不可移動的古代宗教造像,積累了大量的考察資料,並將它們結集成《絲路神韻——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書出版。據陳鯉健介紹,這些古代造像有的藏於深山老林中,有的尚祀於鄉村古廟裡,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迄今風采依舊,散發著特殊的魅力,極具觀賞價值、研究價值。

南安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吳拏雲 攝)

記者發現,陳鯉健在書中將其調查的泉州古造像分為佛教造像、道教及民間信仰造像和外來宗教造像三類,從材質上還可分為石雕造像、木雕造像、泥塑造像及銅鑄造像等,全書集結的造像共計148尊。陳老表示,他在調查泉州古代宗教造像前,參考閱讀了包括《泉州宗教石刻》《泉州東西塔石雕》《學術泉州》《中國文物地圖集》《福建道教史》等在內的資料書,這些書籍給他提供了大量的線索,再加上一些來自景區、寺廟及文友的資訊的幫助,才使他能順利搜集到那麼多古造像的資料。陳鯉健還稱,包括泉州市原副市長周焜民在內的一批泉州文化研究學者為他的這本書提供了無私的襄助,這些都成了激勵他編輯出版該書的動力。

陳鯉健(右)向記者講述造像背後的故事(鄭冰芳 攝)

陳鯉健感慨地說道,光拿「西方三聖」造像來說,泉州不少地方就有各自不同的版本,如,晉江卓望山西資岩的晚唐「西方三聖」立像、岱峰山南天寺宋代「西方三聖」坐像、紫帽山宋代「西方三聖」造像、永春魁星岩宋代「西方三聖」等,都別具一格。同題材一對比,更襯出泉州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石窟造像方面,陳鯉健認為,尤以德化海拔1658米高的九仙山「彌勒洞」的宋代彌勒佛坐像最為吸引他,那裡岩洞幽邃,造像古樸蒼勁。離該洞不遠處還有「補陀岩」洞,裡面也立著一尊神韻獨特的元代觀音大士造像,由於藏於深山老林之中,外界罕聞。另外,在晉江金井溜江洞、惠安輞川虎嶼岩石洞、南安官橋小身洞等處,均有宋元石窟佛像;安溪龍門雙髻山之巔,則有宋代祖師造像端坐於金沙岩洞之中,這些都是古代造像中的佳作,文物珍品。

泉州市文物研究保護中心研究員陳鵬表示,《絲路神韻——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書對於喜愛泉州宗教歷史文化的人來說,是一本大有裨益的書。通閱該書,不難看出陳鯉健為了這本書的付梓花費了大量的心血,這種奉獻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文物的鑒別、資料的搜集、實地的採訪和專業的攝影,都是造就這本書自身價值的因素。可以說,這部書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增添了一份極好的研究成果。」

外貌著裝太相似的兄弟造像、雕藝精美的三世尊佛造像、罕見的盤古大帝木像……

藏於偏遠之地的驚喜

泉州存世的古代宗教造像,數目龐大、歷史悠久,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遺物,其中又以宋元時代的居多。這些幾乎遍及泉州各縣(市、區)的造像,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其背後的種種傳說、故事同樣惹人驚嘆。

泉州市區及周邊的著名古代宗教造像人們可能早已耳熟能詳了,如清源山的老君岩老子造像、開元寺的唐代觀世音大士造像、印度教毗濕奴石造像、泉州海交館的元代景教「四翼天使」石造像等等。今天就讓我們隨《絲路神韻——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書的編者陳鯉健老先生以及攝影師成冬冬的腳步,去看看泉州較偏遠地區有什麼驚喜在等著我們吧。 記者 吳拏雲 通訊員 成冬冬 文/圖

鮮為人知的祖師造像

初見德化上涌鎮中洋村英顯廟(古稱臨水宮)大堂神龕內的聰靈、威正二侯王造像時,陳鯉健也有些詫異,以為是同一神靈的兩種不同造型,因為他們的外貌、著裝太相似了。後來才了解到這兩尊神像是張謨、張烈兄弟二人。

張謨、張烈兄弟倆造像。

根據中洋村地方傳說,五代十國時期,有張謨、張烈二昆仲徙居於此,他倆忠勇正義,除匪患有功,深得民眾愛戴。在他們去世後,民眾為二人及其兩位夫人立祠「臨水宮」。宋紹定三年(1230年),張謨、張烈因「捍汀寇功」,被朝廷冊封為侯王:張謨封聰靈侯王,張烈封威正侯王;賜額敕建王侯府第形制的英顯廟。

如今英顯廟內的張謨、張烈像,高約1.66米、肩寬0.6米。張烈像據傳為宋代遺物,項王冠,頭部封泥粉面,五綹長須飄於胸前,兩目直視,耳長垂肩,身穿黃色五爪龍帝袍,手足及四肢皆可活動。雙手分別置於雕有龍頭的扶手上,右握拳,左食指和尾指伸出,其餘三指屈握,足踏官靴。張謨、兩夫人及其他神像毀於上世紀中葉,1980年重塑。張謨像應是仿張烈像而制,二者神似,但在細節上又略有不同。

英顯廟大堂後屋還藏著兩尊鮮為人知的造像,它們是蘇凌祖師及其副座的造像。兩造像皆呈坐姿,採用樟木雕刻,刻技風格相近,古樸逼真,傳為宋代遺物。蘇凌祖師像高1.2米,肩寬0.38米,底寬0.55米,底座高0.24米,頭戴僧帽,兩耳垂肩,裸露右肩和右臂,臂上有戴臂釧,下戴腕釧,雙手抱拳於腹前,雙腳不露禪坐,僧袍下遮及台座。神像表面有些許剝落之處,給人較為斑駁的視覺觀感;副座造像頂光頭,臉部圓潤慈祥,兩耳垂肩,披僧衣,兩手握金剛拳,兩拇指豎直並立,置於腿上,雙足不露禪坐,身躬簡練,神韻頗佳。據說這兩尊神像原為中洋村萬豐岩之物。萬豐岩毀於上世紀中葉,迄今無重建,故此二神像被村民移入英顯廟珍藏。

萬豐岩蘇凌祖師造像

英顯廟1991年被列為德化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據介紹,每年農曆二月十一乃聰靈侯王、威正侯王二王壽誕,中洋村(古屬桂林坊)及附近鄉村從南宋起就形成了「侯王聖壽廟會」,廟會從農曆二月初十開始,綿續十日。壽誕當天是英顯宮廟會最熱鬧的一天,很自然地成為一年一度的集市墟日,熱鬧非凡。

三世尊佛雕藝精美

供奉於南安石井鎮揚子山清水岩寺大殿佛龕內的「三世尊佛」以雕藝精美著稱。據陳鯉健介紹,三尊佛每尊高約1.65米,胸寬0.7米,頭頂螺髻,雙耳垂肩,法相莊嚴,均胸飾佛號,雙手分別按於膝上,雙腳盤曲趺坐於雙層蓮花座上,內斂神聖。此三尊佛均為明代之物,佛像通體鎏金,與蓮花座分離雕刻。藥師如來居左,釋迦牟尼居中,阿彌陀佛居右。清水岩寺始建於唐代,原名水泊庵。因梵宇建於半山腰,背依巨石,面臨深壑,又稱半山岩、大坑岩;寺邊有一泓清澈泉水,常年不涸,後人便稱之為清水岩。該寺為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說到三尊佛像,在惠安東園鎮琅山村有一個三寶公宮,宮內壁龕中也浮雕著三尊造像,為明代作品。這三尊神像浮在三塊花崗岩之上,神像大小相似,高約0.31米,寬約0.25米,神態也相仿,慈祥端莊,雙目微閉,似在冥想,似在參禪,亦似在悟道。三尊造像的線條圓潤、簡樸。陳鯉健表示,一直以來,部分村民稱這三尊造像為「三寶公」鄭和,但當地善信卻認為應是「三寶佛」,故在2010年重修宮宇時,懸掛「三寶佛」牌匾,並按佛教之禮祀之。

在晉江東石鎮許西坑村的南天寺大雄寶殿內,則祀有「西方三聖」造像。這三尊佛像依天然崖壁雕鑿而成。阿彌陀佛居中,髮狀螺髻,胸飾佛號,雙手疊於膝上,開相莊嚴;東邊觀音菩薩,頭戴花冠,慧眼平視,右手持凈瓶,左手上舉施說法印;西邊為大勢至菩薩,頭戴緣雲片花冠,左手持經書,右手上舉亦施說法印。三尊佛像均臉龐豐腴,兩耳垂肩,身軀雄偉,寬袖袈裟著裝,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南天寺初名石佛岩,始建於宋代,據清代《重興南天寺碑》載:「宋嘉定丙子年(1216年)一庵凈師過此,夜見峭壁燦光三道,是山萃眾岳之靈,遂募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按此說,石佛雕就在先,依崖壁建造廟宇在後。寺成之後,屢有興廢,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將軍吳英重建該寺,改額為「南天禪寺」。而這三尊佛像存留至今,神形兼備,雕藝精湛,堪稱宋代泉州石雕藝術之瑰寶。

南天寺西方三聖造像

永春石鼓鎮魁星岩寺後左側懸崖絕壁間,也有「西方三聖」摩崖造像。這三尊立像由天然巨石因勢雕琢而成:中為阿彌陀佛,頭呈螺狀髮式,額嵌寶珠,身披袈裟,袒露右臂,露足踩雙蓮,頭頂蕉屏形光圈;左為大勢菩薩,頭戴僧帽,雙耳垂肩;右有觀音大士菩薩,頭戴平古帽,飾耳墜,露左腕。後兩者均著寬袖衣衲,中結蝴蝶結,露足踩雙蓮。三尊佛像為宋代雕刻,兼具唐風,氣勢雄偉。

魁星岩西方三聖摩崖造像

罕見的盤古大帝木像

相對而言,盤古大帝的造像在泉州已經十分罕見了。在安溪虎邱鎮美庄村深山的一座小廟內,原供奉著一尊明代雕刻的盤古大帝木質像。後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廟廢圮,這尊神像即被村民藏於家中,幾無破損,實在幸運。該盤古大帝造像高0.36米,肩寬0.13米,座高0.25米,長發披肩,滿臉威嚴。其上身赤裸,肩披樹葉,左手托月,右手托日,下系長裙,赤足坐於龍椅之上。神像古樸逼真,形象剛猛,大有開天闢地之勢。

據陳鯉健稱,盤古大帝亦稱盤古氏,古人稱其為「天地萬物之祖也」。唐宋以後的道經,將他同元始天尊描繪為同一神明,如《歷代神仙通鑒》即云:「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盤古大帝既為神話中的人物,也為道教傳說之神。美庄村當地村民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六家家敬祀盤古大帝。

盤古大帝造像

供奉於永春蓬壺鎮白鸛山脈南麓百丈岩內的馬氏仙媽肉身造像,高達1.45米,為宋代遺物。該神像頭戴鳳冠,身披錦袍,手捧玉笏,慧眼慈祥,臉部據說因常年受香火熏蒸而變成黑色。相傳仙媽系馬氏女,宋代人,入山修鍊,為當地人療疾治病,其德感天,坐化後當地人以其肉身塑像立廟,祀以香火。百丈岩,原名馬德山,因其一峰獨聳,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燭火,得名「百丈岩」,為永春縣文物保護單位。相傳,馬氏仙媽是在五彩巨石前修真坐化的,被道教界尊為「三顯真仙」。

泉港後龍鎮下田自然村裡有個觀蓮洞,殿堂之後崖壁有石構佛龕,分成兩層。底層依崖壁雕鑿彌勒佛一尊,開相和藹,笑容可掬,雙耳垂肩,袒胸露腹,屈膝而坐,安然地釋放自己的氣場,一如傳說中的性格。據介紹,此造像為清代文物,寬0.43米,高0.32米,下有蓮座,寬1.87米,高0.8米,深0.43米。

不同觀音造像各具魅力

在泉州也有很多單獨的觀音菩薩造像,其造型也各不相同。祀於晉江金井鎮塘東村西資岩寺右旁的「白衣庵」內的白衣觀音像,依獨立岩石雕琢而成,像高約1.1米,肩寬0.42米,披頭巾,束髮髻,髻中化佛,胸飾蓮花一朵,慈目低垂,身披白衣,衣紋的處理簡潔明了,亦如絲綢般服帖柔軟。佛像手腿不露,趺坐於鯉魚背上,形象溫柔慈祥。其頭部後浮雕一個光圈,右肩旁刻一頭鷹,左有一花瓶。該造像為西資岩的附屬文物,但刻於何時無考,據傳為宋代文物。

惠安黃塘鎮後郭村岩峰寺內龕壁岩上浮雕著一尊觀音菩薩造像,此像跣足立於捲雲座上,高1.85米,兩手交疊於右肋下,旁刻「觀世音菩薩三殊勝」之文,以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經句。造像線條飄逸,形象古樸,下方還刻有「吳道子作」字樣,應是仿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作品而刻,但系北宋遺物。

在德化九仙山西側的補陀岩洞外的露天之處,有一尊利用天然岩石雕鑿的戴冠觀音造像,且為男性觀音。此像高1.65米,肩寬0.53米,趺坐在一塊高0.45米的岩石上。觀音頭頂戴冠,冠中有佛祖像,濃眉大眼,雙眼微閉,長耳垂肩,胸前飾瓔珞,右足下垂,左腿交於右膝上,左足指頭向下。手袖捲起,右手掌放於右膝蓋上,左手掌按於左足邊的石座上。服飾講究對稱,線條較為精細。據稱,此像為九仙山彌勒佛石佛的附屬文物,其面額風化較嚴重,後有修補。神像背後有天然石洞,深4米多,洞頂刻字;「大元至元甲申,補陀洞,乙伯貫字」,即造像時間為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

惠安輞川鎮西部虎嶼岩山上,有數塊花崗岩堆壘成的奇異的自然洞窟,被稱為「佛國」觀音洞。洞內依岩壁浮雕一尊觀音菩薩坐像,高1.15米,寬1米,頭戴毗盧冠,端莊凝眸。該神像周邊浮雕善財、龍女、鸚鵡及柳枝凈瓶,均鎏金,線條流暢,雕工精緻。據山門旁石碑文載,此造像刻制於元至正辛未年(1343年)。

既然說到觀音菩薩像,有一尊十分獨特的觀音造像也頗值關注,雖然它並非保存於深山老林當中,那就是現今珍藏於泉州市區承天寺內的銅鉚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菩薩造像。這尊神像結跏趺坐於蓮台上,高2.4米,幅寬1.5米。據《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載:此觀音的十一面中,前三面為慈相(即菩薩相),見善眾生;左三面為瞋相,見惡眾生;右三面為白牙上的出相,見凈業者;第十面是爆笑相,見善惡雜穢眾生;第十一面為佛相,是為說法相。造像具六臂,其中一雙手臂從雙肩上舉過頭部,原托著釋迦牟尼佛像,現已不存;另有兩雙手臂環至胸前,作接引狀。兩邊有護屏,刻畫出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又稱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是密宗六觀音之一。承天寺內的這尊神像經國家文物局專家鑒定為明代遺物。

承天寺十一面觀音菩薩造像

古藝術品值得用心呵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泉州古代宗教造像內容的豐富、表現範圍的廣泛、雕刻技藝的成熟,都在向世人展示著泉州自古以來寬博的城市胸懷。

陳鯉健表示,由古至今,泉州的宗教造像實在太多了,難以窮盡。不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部分古代宗教造像也曾遭受過破壞,還有一些受風雨侵蝕,日漸變得面目全非,這著實是泉州歷史文化寶庫的損失。所以,現存的古代宗教造像,更值得我們用心去呵護。泉州造像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曾創作出眾多精美的藝術品。這些作品大多形象逼真傳神,整體富有神韻,反映出泉州人的智慧與技巧。我們現在還能瞻仰這些穿越時光的作品,不能不說是一種福氣,既是人的福氣,也是一座城的福氣。

【責任編輯:黃冬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泉視界 的精彩文章:

現場慘烈!福州一大貨車側翻壓扁皮卡,1人不幸遇難

TAG:泉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