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敢搞核武就往死里干,以色列當年竟然這樣對付伊拉克!

敢搞核武就往死里干,以色列當年竟然這樣對付伊拉克!

原標題:敢搞核武就往死里干,以色列當年竟然這樣對付伊拉克!


原創不易,請隨手訂閱!


毅品文團隊作者:劉伯瘟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一直將以色列視為最危險的敵人。為抗衡以色列,他推行起核計劃。按照構想,伊拉克將擁有若干重水型核反應堆,隨後就能生產出核武器所需的放射性核原料。



(當年一身戎裝的薩達姆,他有沒有想到自己的結局?)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得到消息——1975年11月,法國同意向伊拉克提供兩座核反應堆。以色列大為驚恐,總理貝京決定,採取秘密手段消除威脅。他將賭注壓到了「摩薩德」身上。

「摩薩德」隨即制定出代號為「空運行動」的計劃。1979年初,「摩薩德」證實,核反應堆即將建成並交付使用。面對伊拉克將擁有核武器的厄運,貝京下令立即實施「空運行動」。



(以色列的摩薩德特工的戰鬥力享譽世界)


1979年4月4日,三名男性遊客登上巴黎飛往法國南部城市土倫的航班。三人看上去互不認識,晚上11點左後卻各自離開酒店,來到土倫火車站附近一條小巷。小巷裡一輛轎車等候他們。轎車將他們帶到土倫郊外,與四個人接頭。三名遊客都是「摩薩德」特工,要與先期潛伏的人員共同行動。


沒有任何寒喧,一個特工表示:搞到卡車了?

對方表示:3天前就搞到了。


眾人仔細研究土倫以南7公里塞恩鎮上地中海海軍造船廠的平面圖。行動方案有兩套。他們決定先實施方案A,將核反應堆關鍵部件偷回國。如果不成,改用方案B,徹底炸掉。動手時間定在明天。偵察發現,每晚0點到3點,法國哨兵會停止巡邏。


塞恩鎮是一個小型工業城市,沒有特別嚴格的警戒措施。核反應堆關鍵部件正存放在這裡。4月5日上午,三位特工裝作遊客來到塞恩,實地察看造船廠。他們注意觀察三個大型車間的位置,仔細打量廠區四周的圍牆。三位遊客未受到任何盤問,沒人注意他們。


4月6日凌晨2點,兩輛卡車朝塞恩方向開去。卡車停在造船廠圍牆外,三名「摩薩德」特工跳下車,身手敏捷地翻過牆去。他們直奔右邊的車間,打開滑門,用破壞鉗剪斷掛鎖,切斷電源線,破壞了報警裝置。


根據事先得到的內部平面圖,三名特工對車間內了如指掌。借著紅外線夜視鏡,他們很快從纜繩、油漆和帆布中發現了核反應堆部件。左邊存放著比利時和德國的成品,他們沒有碰。特工們徑直揭開蓋在伊拉克核反應堆部件上的帆布,開始方案A:卸下被稱為「蜂房」的關鍵部件。


(不服就干,以色列出手毫不留情!)


時間慢慢過去,面對這台重約10噸、構造複雜的龐大機器,他們力不從心。40分鐘計劃時間已到,三名特工互相對視搖頭,只得放棄。方案B開始實施,他們迅速在「蜂房」安裝炸藥,接上定時引信,快步撤出,原路翻過圍牆,跳上卡車,消失在夜幕之中。


凌晨3點5分,哨兵剛開始巡邏。一聲巨響,火光劃破夜空。消防車控制了火勢,法國核專家來到現場,發現無力回天。龐大的核反應堆裝置60%以上被毀,損失高達9000萬法郎。

爆破技術高明,炸藥量計算精確,伊拉克的核反應堆部件被炸毀,其他設備安然無恙。法國警方遇到難題,究竟誰幹的?安全部門封鎖全境,清查所有可疑入境記錄,絲毫沒有發現破壞者的蹤跡。


4月7日,法國警方接到一個自稱是「法國生態保護組織發言人」的電話,宣稱對此負責。警方表示,從沒聽說有這樣一個極端環保主義恐怖組織。調查工作擱淺,法國總統德斯坦以「避免更大的暴力行動」為由,暫時停止向伊拉克提供核反應堆。薩達姆暴跳如雷,卻又無計可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當蘇聯用半噸炮彈清洗柏林時,德國第三帝國的末日如此血腥
拿日本人當榜樣? 最後結果就是卻相去甚遠

TAG: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