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變」的背後,是默默的奉獻

「轉變」的背後,是默默的奉獻

現年 29歲的張某,因為精神分裂症,主觀臆斷,認為住在樓下張某夫婦經常故意打擾其休息,並羞辱自己,懷恨在心,一天趁張某夫婦不備手持尖刀將其捅傷。後因故意殺人未遂,獲刑六年,被送到田溝監獄服刑。

剛到監獄服刑時,張某便表現異於常人:晚上睡覺輾轉反側,精神異常煩躁,全天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且不講衛生,氣味難聞,嚴重影響其他人的改造生活。

經醫學鑒定,張某被確診為精神分裂,隨後轉到監獄醫院。由於換了個新環境,張某的情緒變得更加焦躁了,面對幹警的管教安撫,他的情緒極度抵觸完全聽不進去。

為此,田溝監獄醫院特地安排了教育學專業畢業的朱承榮警官成為他的網格包管幹警。

「我究竟該怎樣去管理精神病服刑人員?」帶著這個問題,朱承榮開始了他的工作。

朱承榮與張某進行了多次談話,對張某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隨後,朱承榮與醫護幹警制定張某詳細的治療方案後,一遍遍地告誡他不要放棄努力,要用積極向上的方式洗滌自己曾經犯下的罪過。

細心的朱警官還發現,張某其實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與關心,便告訴他,其他人也是願意幫助他的,只要內心善良,大家會接納他。

幾天之後,朱承榮又趁熱打鐵在個別談話教育中表揚張某近期的表現。並且與張某一起探討父母對他的期望,讓張某感受到自己是有家庭支持的。

就這樣,談話一次一次又一次,幫助一點一點又一點,朱承榮像對待孩子一樣,耐心地把從前那個暴躁張某拉回到現實的服刑生活中來。

「感謝朱警官,讓我意識到我也有優秀的一面......」服刑人員張某感動地說 ,經過近三個月的努力,張某又重新融入集體生活,病情也漸漸好轉.....

來源:田溝監獄

審核:楊知奇編輯:馮忠 牛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監獄 的精彩文章:

書香浸潤心田 教育正本清源
三則留言的故事

TAG:貴州監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