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揭秘丨從會動的板磚到灰熊:超冷門的加拿大坦克線

揭秘丨從會動的板磚到灰熊:超冷門的加拿大坦克線

原標題:揭秘丨從會動的板磚到灰熊:超冷門的加拿大坦克線


說起加拿大,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冷得嘎嘎響的地方」。以前英國的殖民地大多都在南半球比較溫熱的區域,像加拿大這麼冷的地方,放眼全世界也就俄羅斯和北歐國家能相提並論了。有觀點認為生活在冷地方會導致人比較木訥,這一點放在加拿大身上似乎是「正確」的——這個國家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


無意冒犯,但關注加拿大的人真心不多


雖然加拿大的存在感不高,但他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眾所周知,雖然英國有著廣袤的殖民地,但真正的英國人卻不是很多,大英帝國不可能指望那些被統治的異族人去打敗德國人,因此本國移民最多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成為了出兵出力最多的殖民地。其實本來英國也不想徵召殖民地的紅脖子們,畢竟都擔心他們鬧事,但本國的整整一代人都快報銷乾淨了,再不徵召殖民地軍隊恐怕就得派老頭老太太上戰場了。



一戰中的加拿大士兵

光出人是不夠的,得有武器才能打仗。為了防止重蹈新英格蘭獨立(就是美國獨立)的覆轍,英國政府對於加、澳、新的軍事發展定下了極為嚴格的限制,也就是說從這三個地方招來的兵根本沒有武器可用。要是槍啊炮啊的還好,飛機軍艦這大件玩意最難辦,前線都還吃緊,真沒有餘力給殖民地軍隊生產。沒辦法,英國中央政府只好允許殖民地政府自造軍備。



加拿大人也在塹壕戰中死傷慘重


在一戰期間,一款改變了戰爭方式的武器誕生了,它就是坦克。坦克的重要性就不再贅述了,總之在一戰末期很多軍人都覺得沒有坦克這仗就沒法打了。雖然英國是第一個在戰場上使用坦克的國家,但他的坦克戰場損失率相當高,一度出現了補充速度追不上損失速度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英國開始嘗試動用殖民地產能,特別是離本土很近、便於控制的加拿大。結果,加拿大人自己設計了一個名為庫查克(Kupchak)的「陸地巡洋艦」項目。這個庫查克就像最早的那批坦克一樣,拖拉機底盤安個鐵皮箱子,裡邊裝上一門中口徑火炮,再加上幾挺機槍就完事了,活脫脫就是個機動碉堡,看上去和一個會動的大號板磚沒什麼區別。


庫查克陸地巡洋艦


英國人給加拿大軍隊提供了一些菱形坦克,根據部分資料顯示法國人也提供了少量FT-17,就這麼組建起了加拿大歷史上的第一支裝甲部隊。但一戰結束後,英國收緊了對殖民地的管控,加拿大的裝甲部隊被解散。之後的十年時間內,加拿大再也沒有裝備過履帶式戰鬥車輛,直到1930年才從英國得到了12輛卡登·洛伊德小坦克用於訓練。30年代中期開始,整個世界被大戰的陰雲籠罩著,加拿大為了做好準備又引進了14輛卡登·洛伊德。於是,憑藉著這26輛小坦克,加拿大軍隊迎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加拿大軍隊裝備的FT-17坦克


加拿大軍隊裝備過的Mk.8型菱形坦克



加拿大軍隊裝備的卡登·洛伊德小坦克


二戰中的英國比一戰還慘,隨著法國陷落,大把大把的武器裝備全都扔在了敦刻爾克,英國本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這都快亡國滅種了,誰還管得了殖民地政策啊。沒辦法,獨立、自治的報償條件開出來,大英帝國那廣袤的殖民地都被拖進了二戰的泥潭中。由於裝備缺口巨大,英國本土徵召的新兵只能端著木頭棒子訓練。迫於無奈,英國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具備工業基礎的殖民地生產武器。很快,瓦倫丁步兵坦克就在蒙特利爾的火車頭工廠中下線了,這也是加拿大生產的第一款坦克。


加拿大生產的第一輛瓦倫丁坦克


在戰爭初期英制瓦倫丁坦克還能跟德軍抗衡一下,但隨著德國新式坦克的不斷入役,瓦倫丁真的是打不過了。此時美國的M3中型坦克已經面世,M4中型坦克也呼之欲出,加拿大軍方謀劃著自己搞個新式中型坦克。於是,加拿大人弄來了M3中型坦克的底盤,結合一些M4的原始設計與英國坦克技術搞出了公羊系列坦克。遺憾的是,不知是由於英國人的雞賊小心思還是加拿大坦克確實有缺陷,公羊與完全仿製M4的灰熊都沒能走上戰場,反倒是在它們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袋鼠運輸車和司事自行火炮發揮了不少作用。



公羊1型中型坦克



公羊2型中型坦克



灰熊中型坦克



袋鼠運輸車



司事自行火炮


二戰結束之後,加拿大人就放棄了自研坦克的想法,開始使用美、英、德等國生產的坦克。但在輕型戰鬥車輛方面,加拿大軍隊還有一些自主型號。



加拿大生產的郊狼偵察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法國軍人「真幸福」:能擁有這些神奇的武器!
進階丨C系8級最強重坦原來不是WZ而是它!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