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破虜傳》,時間是在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主人公是孫堅。原文如下: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靈帝崩,卓擅朝政,橫恣京城。諸州郡並興義兵,欲以討卓。堅亦舉兵。荊州刺史王睿素遇堅無禮,堅過殺之。比至南陽,眾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堅以牛酒禮咨,咨明日亦答詣堅。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堅:「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咨大懼欲去,兵陳四周不得出。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便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漢靈帝病逝後,董卓專權,在京城洛陽肆意妄為。各州郡紛紛起兵,準備討伐董卓。孫堅也率部參與,向洛陽進軍。荊州刺史王睿以前對孫堅非常無禮,孫堅途徑荊州時就將他殺死了。等到了南陽,孫堅的兵力已經達到了數萬人之多。南陽太守張咨聽說孫堅大軍來到,沉靜如常,非常鎮定。孫堅贈送酒肉給張咨,張咨也於次日來到孫堅軍中答謝。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酒宴開始後不久,長沙郡主簿進來對孫堅說:「前日來到南陽,南陽郡既不休整道路,也不為我軍準備軍需物資,請您將南陽郡的主簿抓來問話。」張咨大為恐懼,想要離開,但卻被孫堅的部卒團團圍住。過了一會兒,主簿又進來對孫堅說:「南陽太守遲誤阻礙義兵,導致我軍不能迅速前往洛陽征討董卓,請將他羈押,按照軍法處置。」於是,孫堅便下令將張咨拉出去在軍門前殺死。南陽郡士民大為驚恐,滿足了孫堅軍隊的所有要求。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以上記載中所提到的「晏然自若」,意為沉靜如常,非常鎮定。這也是由《三國志》作者陳壽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提到孫堅,後人大都認為他一心為國剷除奸賊,殺敵有功。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片面的。董卓專權,關東諸侯群起而攻之,都在這亂世中為自己謀得最大利益。在這些人中,最早暴露狼子野心的便是孫堅。身為荊州長沙郡太守,孫堅利用北上討伐董卓的機會,肆意殺害屬同一陣營的頂頭上司、荊州刺史王睿,由羅織罪名殺死了同僚、南陽郡太守張咨。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想藉機控制整個荊州。

孫堅戰功卓著,卻為何臭名遠揚,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孫堅的這一醜惡行徑也遭到了不少關東諸侯的反感。雖然他在討董戰爭期間戰績卓著,但卻是臭名昭著。袁術之所以聽從部下的建議停止孫堅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也就出在這兒。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位名士前來餞行,龐統卻首創一成語,認為三人資質平平
曹操為何不殺了司馬懿以絕後患,這則成語故事道出了兩個原因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