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時期的鬥彩工藝是否已經超過明成化時期呢?

雍正時期的鬥彩工藝是否已經超過明成化時期呢?

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斗明宣德時期的鬥彩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種,最後入彩爐低溫燒成。

清朝鬥彩瓷器的產量要大於明朝成化時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窯也有不少精品堪與成化鬥彩媲美,而且出現了較大的器型。總的來看,清朝盛世的鬥彩瓷器大多數繪畫精工,改變了成彩 "葉無反側"、"四季單衣" 的弱點,圖案性更強,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飄逸的風采。

康、雍、乾官窯都有一些仿成化鬥彩產品,特別是雍正時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燒出成化鬥彩,但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數寄託成化款。對這些器物要從胎、釉、彩繪等兒個方面仔細辨別。另外雍正時期還燒成了粉彩鬥彩,使鬥彩瓷器更加華貴。

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記:「圓明園來帖,太監劉希義交來成窯五彩瓷罐一件(無蓋)。傳旨,著做木樣呈覽。奉旨,將此罐交年希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件。原樣花紋不甚好,可說與年希堯往精細里改畫……」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成化鬥彩罐有蓋者多數為雍正時後配,所以以上所記「成窯五彩」可能就是成化鬥彩。乾隆以後,鬥彩仍在生產,圖案內容多為花草,且多團花,延續了清朝盛世時期的風格,但筆法日漸草率。

此雍正鬥彩鳳紋盤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胎體之薄幾同蟬翼,可映見手指。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鳳紋色彩豐富而華貴,紋飾鮮艷精細為雍正官窯產品。清代雍正時期,鬥彩工藝高度發展,是繼明成化來的第二個高峰期。

雍正鬥彩在康熙鬥彩的基礎上,工藝更為精湛,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的搭配,均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雍正仿製成化鬥彩噐十分成功,瓷業極為發達,民窯亦不例外,民窯鬥彩燒造成就也很高,但較官窯相比仍有差距。 典型器:雍正鬥彩仿成化鬥彩儘管可以亂真,但其中已融入了當時的文化內涵,如各式盤、碗、杯、碟、水盂、瓶、罐、蓋、盒等,造型都較端莊秀美,紋飾也雅緻。 胎釉:雍正鬥彩胎土選料精細,淘洗、制坯工藝有了很大提高,燒制溫度適度,故胎體白凈細潤,胎薄體輕,釉質溫潤,光潔如玉。雍正鬥彩民窯胎體勻細,光潔細潤,釉面堅緻瑩亮。 彩繪:雍正鬥彩色彩豐富,有紅、黃、綠等十幾種。 紋飾:雍正鬥彩紋飾有龍、鳳、牡丹、錦雞、雲蝠、海獸、鴛鴦、花鳥、花蝶、松鼠、花果、團花紋。另外,還有八仙人物、八吉祥、嬰戲、仕女、八寶、松竹梅等紋飾。 款識: 雍正鬥彩器底款多為「大清雍正年制」楷款,「大明成化年制」仿款,另有仿成化「天」字款。 雍正時期鬥彩成就非凡,無論從造型設計,還是從紋飾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藝等制瓷技術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更高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青花,元青花,總是「聽的多,懂的少」
淺析影響力最大的中國瓷器——嘉靖瓷器,大明嘉靖青花龍紋缸賞析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