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尋已經逝去的仙山瓊閣——滇西高黎貢山上的古寺遺址

追尋已經逝去的仙山瓊閣——滇西高黎貢山上的古寺遺址

GIF

雄峙於雲南西部怒江、龍川江兩大峽谷間的高黎貢山,自古以來就是滇西地區享譽中外的名山之一。山脈緣起於青藏高原南部,自北而南延綿數百公里,山脊海拔一般都在3000米以上,多數地段懸岩疊嶂,密林蔽日,形勢險絕,景觀壯麗。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秦漢時期,隨著我國著名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的開通,就有各方僧人善士相繼來到這裡結廬建寺,救助行人,行善積德。在近年來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南方絲路文物專題調查中,筆者根據古道文化保護研究的需要,多次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實地,對這些散佈於高黎貢山各險峰要隘間的古寺名剎進行了系統地調查追尋,找到了大量與之相關的建築設施、殿閣基址、碑碣石刻、香案神台等遺迹遺物,為全面揭開這些古寺名剎的神秘面紗,提供了重要依據。為便於人們了解,謹將其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幾處遺址簡要介紹如下:

1

界頭北齋公房遺址

界頭北齋公房遺址全景

北齋公房遺址,位於騰衝界頭鄉黃家寨村東18公里高黎貢山北齋公房高山台地上,為古代保山至騰衝古道高黎貢山北線上形成最早、影響最深的古寺遺址。地理坐標:北緯25°32′50.8″、東經98°45′52.6″,海拔高程2953米。地形東高西低,東靠海拔3150米的北齋公房埡口,西臨陡峻深邃的小平河槽谷,垂直高差達500餘米,古道自谷底緣陡坡曲折而上約8公里,地勢極為險要。古寺坐東向西,依山而建,具體分設為上、中、下三台。上台為正殿,有主房三格加耳房一格,分祀佛祖、菩薩、財神等靈位;中台為左右兩廂共四格,主要為僧舍和客房;下台為山門院壩外加側房二格,主要供馬幫歇腳和餐飲。

北齋公房遺址牆壁

全寺佔地面積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從保存現狀看,建築結構均不用柱子,而是以石塊分格支砌牆體,再在牆頭加搭梁架形成屋面,因早年曾遭戰火摧殘且廢棄時間較長,原有梁架屋面已全部朽壞坍塌,僅有較完整的石牆尚可窺見古寺當年的格局風貌。北齋公房史稱「騰雲寺」,系因早前有齋公(和尚)在此建房救助行人且位於南線古道上的南齋公房之北而得名。古寺最早創建於漢晉古道形成時期,唐代中期南詔王皮羅閣「西開尋傳,南通驃國」時,曾在這裡建寺設驛以轉遞軍情。元明時期,隨著大理雲龍鹽礦的開發和騰衝鹽運商旅的激增,又有地方官紳捐資在此修路擴寺,招募僧人前來長住經營,為行人馬幫提供朝拜和食宿便利。並在明初王驥「三征麓川」和明末劉綎、鄧子龍征緬等大規模邊境戰爭中成為大軍西征的重要中轉站之一。明亡清興,曾有前明江南高士肖道成、雲南布政使徐宏泰和騰越諸生葉奕、吳茂桂、段真先後來此隱居避禍。南明遺臣胡璇、李鎮雄等地方名流也時常前來小住,使之成為當時騰衝乃至滇西眾多鄉賢名流酬唱聚集和倡導反清復明思想的重要場所,在地方文化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之後數百年,隨著古道交通的日益繁盛,香火長期不斷,成為古道上最有影響的宗教活動場所和商旅歇腳站點之一。1942年5月滇西抗戰爆發,曾一度成為中國遠征軍游擊隊出入騰北抗戰的重要中轉站。

北齋公房遺址側門

1943年初,日軍大舉掃蕩騰北,進佔高黎貢山,僧人居士逃散避禍,古寺一度成為日軍控制高黎貢山古道北線的主要據點之一。1944年6月中國遠征軍反攻佔領高黎貢山冷水溝和北齋公房埡口後,日軍退至此地堅守月余,與我攻擊部隊反覆爭奪,直至大部戰死。經過此次戰火,古寺屋面和木質梁架大部被毀,僅存石砌的外圍牆體和地基。1952年新建保騰公路通車,古道最終被廢,古寺也隨之荒蕪,逐漸為樹木雜草所淹沒。

2

界頭朝陽殿遺址

界頭朝陽殿遺址

朝陽殿遺址,位於騰衝界頭黃家寨村東約8公里的高黎貢山西坡朝陽殿山樑上,為保騰古道高黎貢山北線上除北齋公房之外一處重要的佛寺和驛站舊址。地理坐標:北緯25°31′41.7″、東經98°44′03.3″,海拔高程2349米。這裡東接高黎貢山脈,西頻界頭黃家寨平川穀地,歷為古道馬幫從界頭橋頭街往東翻越高黎貢山的半山歇腳地之一。現場實測,殿宇坐落在山樑南面緩坡上,坐北向南縱向排列成上、中、下三台。建築設置:上台為神殿佛堂、中台為僧舍和客房、下台為廚庫和伙房。古道自西向東從中下兩台間橫穿而過。遺址範圍:南北縱長40米,東西橫寬30米,面積1200餘平方米。由於年代久遠,房屋建築早已坍塌,只有部分走道台階和房基石腳尚存。據調查,該古寺是古道高黎北線上界頭橋頭街與北齋公房之間的中轉站之一,早在元明時期,由於騰衝至雲龍運鹽通道的形成,就有僧人在這裡開山建寺,供馬幫行人中途餐飲歇腳,因地處山樑南坡,故稱「朝陽殿」。之後數百年間,曾先後於明代天啟和清代道光年間兩次擴修北齋公房古道時予以維修擴建,長期沿用下來。1942年5月滇西淪陷後,一度成為中國遠征軍預備二師在騰北游擊區的後方通道和基地之一。1943年日軍大舉掃蕩騰北,遠征軍游擊隊被迫沿古道撤離騰北,古寺遂為日軍佔為據點。1944年6月中國遠征軍反攻高黎貢山,為了儘快奪回北齋公房埡口的控制權,曾繞道對敵後方的朝陽殿等地發動進攻,幾經激戰,守敵死傷慘重,遂放火將殿宇燒毀後逃離。戰後,雖一度得以恢復,但因古道交通漸被公路取代,古寺也隨之荒蕪,加之後來長期在此開荒種地,原有的牆體石腳也多被撬掉拆除,現僅剩台基遺址。

3

界頭三元宮舊址

界頭三元宮遠景

三元宮舊址,位於騰衝界頭鎮大營村東1公里山麓台地上,北距保騰古道高黎貢山北線約3公里,為古道上知名的道教院觀之一。地理坐標:東經98°42′40.5″、北緯25°29′45.6″,海拔高程1896米。這裡東靠高黎貢山主脈、西臨大營村河谷田壩,周圍古樹濃蔭,茶花盛放,環境優雅清靜。宮址依地形布設為上、下兩台共三個院落,現有大小建築共七幢,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其中,下台左院為山門和客堂,右院為觀音殿和三元宮;上台正面為玉皇閣、右廂為關聖殿。建築樣式多為穿斗硬山頂樓房,以重檐歇山頂的玉皇閣最具特色,飛檐翹角,風格古樸。據現存碑刻記載,三元宮始建於明朝末年,清康熙年間正式落成。以供奉道教「三元」(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間,有大理游僧繼昌沿古道西來佈道,因見院觀缺少管理,殿宇傾頹,乃與當地鄉紳陸品茂等人廣施募化,鳩工備材,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擴建。並根據當地信眾的要求,在院內增建玉皇閣、關聖殿、觀音殿等設施,使成一個以道教為主體、兼具佛、儒兩教的綜合性院觀,並從此延續下來,長盛不衰。

三元宮玉皇閣

1942年5月滇西抗戰爆發後,以張問德為代表的騰衝愛國人士成立敵後抗日政府,長期在界頭一帶組織民眾開展鬥爭。期間,為了有效配合中國遠征軍游擊隊打擊日軍,曾利用這裡地處山林,近接古道,易於隱蔽轉移的有利地形,派員在此開設後方基地,囤積部分糧秣物資,作為游擊隊抗敵活動的據點和中轉基地。並在日軍掃蕩騰北時,多次來此居住辦公,指揮調度各級軍政機構和廣大民眾與日軍展開周旋,推動了整個騰衝敵後抗戰的蓬勃發展。另據鄉耆黃申良先生回憶,張縣長在駐寺期間,曾寫下一幅對聯,「一官如苦行,芒鞋竹杖,踏破域西,時去時來,掛單于此;三元成帷帳,炮火槍聲,支撐騰北,再捷再勵,化險為夷。」真實描述了當年抗日政府堅守騰北,領導民眾開展敵後抗戰的艱辛歷程和重大意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古寺在大躍進和「破四舊」運動中先後遭到嚴重破壞,一度完全停止宗教活動。直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才逐步得以重建恢復。

4

芒寬南齋公房遺址

芒寬南齋公房遺址遠景

南齋公房遺址,位於隆陽芒寬百花嶺村以西約20公里的南齋公房埡口東側台地上,為保騰古道高黎貢山中線上形成最早、影響最深的古寺驛站舊址之一。地理坐標:北緯25°17′28.5"、東經98°44′12.6",海拔高程3160米。這裡地處高黎貢山極頂,兩面山勢陡峭,叢林密布,素為古道中線的天險要隘,俗稱「南齋公房」。古寺依地形坐西朝東,以古道為界分為北南兩院。其中,北院面積約150平方米,原為佛堂、僧舍和客房建築,現僅存地基。南院面積90餘平方米,原為伙房齋廚等設施,現也只剩地基。另在北院地基後側有一用石塊鑲砌的方形水井,常年有水流自井中溢出,形成一條小溪向東流去,印證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說法。據史載,南齋公房最早形成於唐代,為南詔國「西開尋傳,南通驃國」和後來經營越賧邊地的官道兵站所在地,常年有軍隊駐紮防守。元代官道改走潞江城門洞後,駐軍撤走,改為騰衝地方管理,乃由曲石江苴明善堂分派僧人在此擴修廟宇,救助古道過往行人,並與古道北線的北齋公房相對,取名「南齋公房」。此後,歷經不斷維修管理,先後在明初三征麓川,明末劉綎、鄧子龍征緬等重大邊事活動中成為大軍西征的重要防守關隘和中轉基地。

南齋公房遺址水井

1942年5月日軍佔領滇西,曾一度被中國遠征軍用作騰北游擊戰的人員物資中轉站,並在埡口西側的雪沖窪頭建有一座鋼筋混凝土碉堡輪班值守,以防日軍進攻。1943年初日軍掃蕩騰北,在多次正面進攻失敗後,採用迂迴戰術,乘夜從西坡犁頭尖繞道插入山頂,我守軍猝不及防,被迫撤離。日軍遂將其用作兵房住所,在周圍開挖大量工事地堡,作為與我遠征軍隔江對峙的主要據點之一。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渡江反攻高黎貢山,我中路第53軍在渡江奪佔大塘子前沿敵陣的基礎上,以116師主力分兩路對該地發起反攻,經過一個星期的激戰,於6月上旬將守敵300餘人全部擊潰,奪回了南齋公房埡口的控制權。之後,即以此為基地,順勢對西坡林家鋪、江苴等地的日軍發起進攻,為迅速收復騰衝龍川江以東廣大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由於古道被1952年通車的保騰公路取代,行人日漸稀少,古寺也隨之自然坍塌。1997年,為開發高黎貢山古道探險旅遊,乃由高黎貢山保護區管理局將其殘存的牆體基石拆遷至東下側50米處的台地上重建一正一廂的一個院落,仍稱「南齋公房」,為遊人提供了一個新的落腳歇息之地。

5

潞江蠻猛寺遺址

潞江蠻猛寺遺址遠景

蠻猛寺遺址,位於隆陽潞江鎮壩灣街西北約4公里的高黎貢山東坡蠻猛山上,為保騰古道高黎貢山南線上重要的古寺之一。地理坐標:北緯24°58′08.1″、東經98°49′07.8″,海拔高程1601米。這裡西靠高黎貢山主脈,東臨怒江河谷平壩,北鄰保騰古道南線紅木樹驛站,素為潞江壩灣等地上山前往騰衝的必經之地。

蠻猛寺遺址碑刻

古寺坐西向東,周邊用毛石砌牆圈圍,建築布設為四進三院,共13幢建築,佔地總面積1300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築包括山門、財神殿、觀音閣、大佛殿等,從保存現狀看,這些建築多採用土抬梁方式,用石塊分格支砌牆體,再在牆頭加搭梁架形成屋面,因廢棄時間較長,原有屋架已全部倒塌朽壞,現除大佛殿和南北廂房用簡易鐵皮重建外,其餘僅見殘牆和地基。在房基內外,還有部分碑刻、供台、香爐、水缸等遺迹。據碑刻記載,蠻猛寺因地居蠻猛山而得名。早在清代道光年間,保騰古道南線改從惠人橋、紅木樹上高黎貢山後,就有地方鄉民善士在此修路設廟,供往來行人膜拜和歇腳。咸同年間,保山發生回漢之爭,寺在戰火中遭到焚毀。光緒年間戰亂平息後,又有僧人善士捐資恢復,但因財力有限,規模格局仍較狹隘簡陋。清末至民國初年,隨著古道交通的日漸興盛,乃由潞江土司線慶詳牽頭,地方紳民廣泛捐資加以擴建,最終形成今天所見的四進三院格局,成為古道線上影響較大的寺院之一。1942年滇西淪陷,寺僧逃散,古寺一度被日軍佔用,成為與我遠征軍隔江對峙的紅木山陣地的側翼支撐點。

蠻猛寺遺址香爐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新39師渡江反攻高黎貢山,曾繞道奪占寺前高地作為側翼掩護,有效策應了正面攻奪紅木山的戰鬥。戰後,古寺雖一度得以恢復,但因古道交通被1952年建成通車的保騰公路取代,人員往來日漸稀少,寺院也隨之衰落,至1969年「破四舊」時被全部拆除,僅存石牆和基址。近年來,雖然也有當地善士鄉民每年相約前來舉辦相關佛事活動,但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至今仍未能完整地加以修復。

6

五合珠佛寺遺址

五合珠佛寺遺址佛殿

珠佛寺遺址,位於騰衝五合花寨鍋底塘東北5公里高黎貢山諸佛寺山頂上,為高黎貢山南段有影響的古代佛寺之一。地理坐標:北緯24°53′51.7″、東經98°45′42.1″,海拔高程2692米。佛寺依地形呈北南向布局,寺址範圍:南北長40米、東西寬30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上側山頂部位為山神廟,用毛石支砌成一長方形神龕,中奉山神土地靈位。其下依地形交錯建有玉皇閣、大佛殿及齋廚僧舍三棟建築。建築結構均為石牆木架房,因曾遭到大面積的人為損壞,現僅可從尚存的石牆、台基上窺見當年的部分建設風貌。據調查,珠佛寺系因主祀手持佛珠的彌勒神像而得名。這裡地處高黎貢山南段最高峰,山勢挺拔,視界開闊,向東可俯瞰深邃遼闊的怒江大峽谷;向西可遠眺龍川江兩岸騰衝芒棒、五合和龍陵龍江等地的山水風光,自古以來就是遠近聞名的仙隱道藏之地。

珠佛寺玉皇殿神龕

據了解,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高人來此結草築廬,傳播佛法。清代中期,在潞江土司線祖綬的倡導下,東坡保山潞江壩和西坡騰衝龍江練兩地合力在此擴建寺廟,延聘僧人,塑設佛像,以供信眾膜拜。清末回漢戰爭期間,一度為兵燹所毀,光緒年間再度恢復。1942年滇西抗戰爆發後,一度成為周邊鄉民躲避日軍掃蕩的重要場所。期間,為了便於眾人落腳,曾由當地小地方、鍋底塘村民捐資作過一次較大規模的復修擴建,並在寺西高地增設瞭望台一座,派人輪流值守,以防日軍來襲。戰後,一度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1969年文革中,古寺被當成「四舊」遭到人為拆毀,僅有基址尚存。古寺現屬五合鍋底塘村管轄,雖有村民每年自發前來開展相關朝山佛事活動,但因無人常住管理,至今仍未恢復舊觀。

7

鎮安古城寺遺址

鎮安古城寺遺址遠景

古城寺遺址,位於龍陵鎮安幫邁村西北約10公里的古城山山頂南側,為高黎貢山南段有影響的古代佛寺之一。地理坐標:北緯24°48′39.1″、東經98°46′13.4″,海拔高程2395米。寺址依地形坐北向南,平面略呈梯形,東西最大橫距36米,南北最大縱距40米,佔地面積約1050平方米,具體分為上、中、下三台。上台為大殿,主祀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面積200平方米;中台為香案並左右兩廂,面積400餘平方米;下台為天井、大門及馬廄、齋房等,面積450平方米。

古城寺佛殿香台

目前,這些建築除原有的房架、瓦面被拆毀外,其餘的房基、石牆、台階、走道及佛座、香案、灶台等均保存較好,尚可窺見當年古寺的一些風貌。實地調查所見,古城山地處高黎貢山主脈末端,山樑北接高黎貢山主脊,南臨龍陵邦邁竹箐河深谷,兩側分別有支脈向東連接怒江河谷、向西連接龍川江河谷,自古以來就是保山、龍陵、騰衝三縣的交接脈衝之地。據新編《龍陵縣誌》考證,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曾在山上修築城池並駐兵設防,史稱「諸葛亮城」。後人為頌揚諸葛功績,乃將該山命名為古城山,並于山上建「古城寺」以為紀念。

重修古城寺功德碑記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古寺在滇西爆發的回漢戰爭中遭到焚毀。又據現存碑刻記載,光緒年間,隨著地方秩序的恢復,乃由潞江土司線慶詳牽頭組織附近赧亢、幫邁、竹箐等地村民逐步捐資加以重修,至清宣統三年(1910年)最終落成開放。寺內建築包括佛殿、僧舍、齋廚、山門、馬廄及相關的佛台、香案、水缸等各種設備,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一方聖地。新中國建立後,寺於1958年被勒令停止宗教活動,僧尼全部驅離還俗。寺內建築也在1969年的「破四舊」運動中被附近的竹箐小學拆去建蓋教室。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雖有附近竹箐村民自發出資作了局部恢復重修,但無論規模或樣式均較原狀相去甚遠。

主要參考文獻:

(1)(清光緒)永昌知府劉毓珂主編,隆陽區文管所點校:《永昌府志》,2007年10月內部版;

(2)(民國)李根源、劉楚湘主篡,騰衝縣委宣傳部點校:《騰衝縣誌稿》,2004年12月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3)(民國)方國瑜主編,隆陽區史志委點校:《保山縣誌稿》,2003年3月雲南出版社出版;

(4)龍陵縣地方志辦公室編:《龍陵縣誌》,2005年4月中華書局出版。

文 圖/李枝彩 尚玉霞

責任編輯:楊耿耿 楊榮華

主 編:張婷婷

總 編:李成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衝文創 的精彩文章:

清明,心香一炷祭英魂

TAG:騰衝文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