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藥的背後

中醫藥的背後

對一個喝中藥的次數遠多於服用西藥的孩子而言,中醫藥的味覺記憶遠比視覺印象來得深刻。

一提起中醫藥,我大腦中最先浮現的並非藥鋪中無數個開開合合的黑色小柜子、在一堆葯中引人注目的蟬蛻、額外後放的珍珠粉……而是那種濃烈的、隔著半個屋子都能聞見的苦澀的中藥湯劑味。這種味道如此強烈,以至於中醫藥一度活在我的味覺記憶之中。

小時候,當爺爺的雙手顫顫巍巍地端著瓷碗笑眯眯地向我走來時,我的心也隨著碗里湯藥的起伏晃晃悠悠,當我哭喪著想要掙脫爺爺的懷抱,逃離這苦澀的氣味時,爺爺總會輕輕地拍打著我的後背,哄我道:「囡囡最乖了,我閉上眼睛,從一數到十,再睜開眼,囡囡就能把這碗葯喝完了。」

於是,為了爺爺驚喜的眼神與驕傲的誇讚,我每回都乖乖地在爺爺閉眼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喝葯。在限制時間內喝葯的那種緊張迫切心情與對於表揚的隱隱期待蓋過了中藥味瀰漫在我的口腔與鼻腔時的那份苦澀感。

稍稍長大後,我飽受頭疼的折磨,在現代醫學高科技醫學儀器的檢測下,我的大腦毫無問題,西醫束手無策,現代人口中萬能的西藥也毫無用武之地。父親四處詢問求證後每周六都載著我拜訪一個老中醫的家中,儘管每周見面,對我的病症可謂了如指掌,那位老中醫仍然每次都堅持為我號脈,看舌,細細詢問我的近況,從未落下一個步驟。

這時,正是那碗顏色暗沉散發著刺鼻氣味的中藥,及時有效地緩解了我的頭痛,並將次數一點點地減少。於是漸漸地,面對這樣一大碗黑乎乎的東西,我的心情也從原先的避之唯恐不及到了一種希冀、敬畏與感激。

高中住校時期,這碗湯藥被盛放在了母親早上送來的保溫杯中,杯壁還附有清晨的寒冷,打開來卻仍蒸騰著白色的熱氣,伴隨著強烈的中草藥氣味,瀰漫在課桌上方,模糊了我的視線,杯中的湯藥仍是那樣的棕黑暗沉,如同母親的愛,濃郁得彷彿永遠也化不開。

遠離家鄉來到浙大,這股氣味逐漸消散,但中醫藥始終出現在家人們的聲聲叮囑之中:「上火了要多泡菊花茶,加點枸杞,能清熱散風、清肝明目」「月經來了早上喝點紅糖薑茶,活血暖宮」「冬天天氣冷,要多吃白蘿蔔,幫助消化」「晚上可以用艾草顆粒泡腳,驅寒停濕」……

中醫藥就這樣承載著愛與關懷,耐心與細緻,在我們國人間代代相傳,絕大多數的時候雖然苦口刺鼻,卻始終瀰漫著熱氣,縈繞在我們的心房,溫暖而又治癒。

以上便是從小到大我對於中醫藥以感官為主的最為感性與直觀的認知。

當我接觸到更多書籍之時,我發現中醫藥實際上活在我們理應最為熟悉卻逐漸陌生的傳統文化之中。

他紮根於古典文化。「阿芙蓉」「海月」「雪蠶」「紫蘇」「半夏」「忍冬」「白薇」「柳華」「龍修」「陸英」「決明子」……每個詞都是那樣的古色古香,輕吟這些名字,彷彿下一秒一個「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的女子便翩躚而來,或是一個眉目如畫,手搖綸巾的風流男子緩緩踱步上前。

他遍佈於我們的古典詩詞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秋菊開花遍地黃,一日雨露一回香」……茱萸、紅豆、地黃、防風、白芷、秋菊……

他們不再是那些生根在土地里無法移動的死物了,相反,入葯千年的經歷使得他們滲入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勞動人民對其深厚的感激之情、文人騷客對其的描摹讚揚都為這些其貌不揚的中醫藥增添了別樣的詩意與美感,他們在詩詞中搖曳生長,跨越千年的時光,隔著歷史的輕紗,與我們相見,流淌在我們的唇舌之間。

他存在於我們的對聯之中:「慈姑穿山采紅花,走遍生地熟地,蘇子過江尋紫草,翻越常山淮山」寥寥數語,將採藥的艱辛生動地勾勒出來。「獨有痴兒漸遠志,更無慈母望當歸」更是巧妙地嵌入了「當歸」「遠志」兩味藥名,將對母親的思念抒發得淋漓盡致。

作為中華文化的著名意象,它同時反反覆復地出現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之中。猶記得兒時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桑桑的女教師溫幼菊在她飄溢著葯香的葯寮中溫言慢語地告訴桑桑生病並不可怕之時,一個弱不禁風,多愁善感同時卻溫柔、細緻而堅韌的女子便如此躍然紙上。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也曾記載了一個在海外漂泊的艱難維持生計的中醫,「他用握毛筆的手法握著鋼筆直行書寫,故意在撤捺之間發揮一下,七分認真三分陶醉」,三言兩語,便描繪出了這樣一個心繫祖國的傳統老中醫。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無論何時何地,中醫藥所在之處即蘊含著古典中國特有的綿延與悠長。

出人意料的是,它還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遊戲與電視劇之中,著名的網路遊戲及其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中所有人物名字「雪見」「景天」「龍葵」「徐長卿」「紫萱」等便均取自中藥名,人物性格也做到了與藥性間一一對應。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代多數人們並未意識到這些美麗古典的名詞實際上就代表著中藥名,他們也毫無興趣去了解美麗名字背後的故事。中醫藥美麗的外表與深層的內涵在現代生活中就這樣被生生割裂剝離,在新一代人的腦海中只餘下了幾個少的可憐名稱,殘破、血肉模糊。我們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痛苦地呻吟著,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在無力地哭嚎著。

誠然,中醫藥的現代化進程對於發揚推廣十分重要,現代人們需要更精確的數據更嚴謹的研究證明中醫藥的療效,需要更健全的監管體系確保中醫藥的質量,需要服用時更方便高效的藥劑逐步代替傳統的煎煮。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中醫藥的發展壯大而言,對於中醫藥背後的文化傳承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人文、社會倫理條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醫藥,反過來,如今中醫藥的光復與發展也不能離開這片沃土,不能離開與其緊密相連的傳統文化思想觀念與親緣關係。

猶記某天在西區草坪與同學散步之時,那位同學驚喜地從灌木叢中拾起一個蟬蛻,說:「我母親曾經秋冬時期經常用它為我來泡茶,它可以驅除濕氣。」現今的中醫藥彷彿已入冬,但我堅信,它正孕育著等待著下一個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提醒女人們:7個檢查別偷懶,不然得病了也不知道!
中醫直言:喜歡做5件事,你會「養」出前列腺炎!

TAG:39健康網 |